唐 孫過庭《書譜》神
孫過庭《書譜》不僅是一篇文辭優美的書學理論,也是草書藝術的理想典范。
北宋米芾評價孫過庭說:“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
唐 孫過庭《書譜》神
孫過庭認為,書法具有形質美和情性美,可以“達其情性,形其哀樂”。
唐 孫過庭《書譜》神
其實,歷代名家對于書法“性情”說的認識不勝枚舉。
南北朝時期的書法家王僧虔《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這也揭示了書法好差的評判標準,以至于古之神、能、妙品的分類也源于此。
唐 孫過庭《書譜》神
王羲之云:“夫欲書者,先于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先,然后作字。”
這或許與“胸有成竹”有異曲同工之妙。
結字、章法、墨法等能夠用理性來掌握,但藝術成就的最高發揮是感性的升華。當書者內心的感性內容豐富到一定程度,并揚揚灑灑于紙上,這樣的創作才應該是佳作。
唐 孫過庭《書譜》神
王羲之雅集友人流觴曲水作《蘭亭序》,顏真卿失侄悲憤至極作《祭侄稿》,蘇東坡晚年被貶黃州失意作《寒食詩》......,遙想古今之經典之作的出現絕不是偶然!
唐 孫過庭《書譜》神
唐 孫過庭《書譜》神
唐 孫過庭《書譜》神
唐 孫過庭《書譜》神
唐 孫過庭《書譜》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