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如果懷孕,孩子也會患類風濕嗎?”
“醫生,我家里沒有痛風史,我怎么會有呢?”
這樣的問題相當常見,很多患者都有疑問,風濕免疫病與遺傳之間究竟有何關系呢?
黃閏月大夫今天就來說一下,這些常見的風濕免疫病會不會遺傳?
根據資料顯示,家族中有痛風病史的人,其發生痛風的概率更大。一般來說,如果痛風患者的年齡很小,那么其受家族遺傳的概率就很大,而且年齡越小,家族遺傳的概率越大。
有相關報道證明,12~19歲之間的痛風患者中有大約80%的人有家族史,25歲的痛風患者中有50%的人有家族史。不僅如此,還有研究表明,在痛風患者的近親中有15%~25%的人容易出現高尿酸血癥。由此可見,遺傳對痛風的影響之大。
與其他遺傳性疾病一樣,痛風遺傳的本質起源于基因突變。人體中有一些專門控制尿酸生成的酶,當這些酶的基因發生突變時,人體內的尿酸代謝就變得異常,出現尿酸堆積的現象,從而導致痛風的發生。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痛風的遺傳方式主要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盡管痛風的遺傳傾向很高,但并不是說有家族史的人一定會患痛風,痛風的遺傳還會受到年齡、性別、飲食習慣、腎臟功能等因素的影響。
因此,大家要積極做好定期檢查,一旦發現痛風疾病,要馬上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但并不是引發疾病的唯一因素。
曾有人按家族調查,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近親中,類風濕因子陽性率比一般人群高2-3倍。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家族中,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10倍!
曾有相關研究者對91例患者和正常人的一級親屬的患病率進行了家系調查,結果發現91例患者的一級親屬588人中有38人患本病,患病率為6.4625%。
91例正常人的一級親屬664人中共發現7人患此病,患病率為1.054%。
結果表明:患者一級親屬的患病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一級親屬。同時家族內發病的較多,與患者血緣越近的其發病率越高。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關親屬的人群的患病率較對照人群平均高3.6倍!
許多患者害怕HLA-B27陽性一定會把疾病遺傳給后代,其實不然。HLA-B27等潛在致病基因可以從父母遺傳給后代,表明這種疾病是有一定的遺傳性,但是并不代表在強直的家族人群中每個人都會患病,也不代表每個HLA-B27陽性的人都會發病。
我國HLA-B27的陽性率為4%~8%,這些HLA-B27陽性的個體中,僅有1%~5%發展為強直。從中不難看出,一般只有少數人患強直,而大部分人不會患病。強直的發病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遺傳因素只是一方面,還包括環境、感染、腸道菌群失調等因素。
遺傳風險的研究數據提示:紅斑狼瘡患者同胞的患病率/一般人群的患病率=20, 也就是說,如果家族有狼瘡,你的發病率是一般人的20倍。
但因為狼瘡的整體患病率不高,即使家族里有狼瘡,其他血親患病率平均 1.4%,如為女性則2.27%。
狼瘡病友的孩子患病風險偏高,能否行抗核抗體檢驗來預測其發病呢?
答案是否定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免疫系統慢性及反復激活、伴有自身抗體和炎癥反應的疾病。狼瘡家族史、抗核抗體陽性都不足預測發病。
雖然狼瘡更“青睞”女性,但關鍵在于是否會出現相關癥狀,如果出現皮疹、發熱、肌肉關節痛、脫發、乏力等,那要引起重視,到醫院排查。
目前,很多風濕病的發病機制研究得不是很透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硬皮病、皮肌炎等,以及其他的自身炎癥性疾病,如白塞病、血管炎等。
普遍認為這些疾病都是多基因參與致病,具有一定的遺傳性,但總體發病率不算高,不用過于擔憂,但也留個心。
如果出現了類似的風濕病癥狀,記得及時來找專業的風濕科醫生。
參考文獻:
[1]侯蕾蕾,趙心童,賀圣文,趙仁宏,張東方.痛風遺傳易感基因及相關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9-31.
[2].強直性脊柱炎會遺傳嗎[J].人人健康,2019:61-61.
[3]唐雪梅.系統性紅斑狼瘡遺傳學研究進展[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6: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