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美、英、法三國發射100多枚導彈,對敘利亞政府軍事、民用設施發動空襲。伊拉克戰爭重演!
應俄羅斯的要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召開緊急會議,辯論俄羅斯提出的決議草案,該草案的內容包括“譴責美國及其盟國違反國際法及《聯合國憲章》,對敘利亞進行侵略的行徑”,以及要求美國及其盟國“立即停止對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的侵略,避免今后再次發生違反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使用武力的行為”。由于美英法三國擁有否決權,該決議草案未獲通過。國際法又一次被踐踏,美英法逍遙法外。
除《聯合國憲章》第51條行使自衛權以外,對于主權國家實施武力攻擊,繞開安理會采取的單邊軍事行動都有悖《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嚴重違反國際法原則和基本準則, 應當承擔國際責任。
惡有惡報,時間未到。2012年7月15日頭號納粹通緝犯拉斯洛·喬塔里在匈牙利落網,被控犯戰爭罪。此時喬塔里已經97歲,18日上午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被警察逮捕。此時訴訟時效已經超過六十年,遠遠超過通常二十年的最長時限。1968年1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戰爭罪及危害人類罪不適用法定時效公約》的決議,規定戰爭罪犯不適用“法定時效”,不論經過多長時間均不能免除其法律責任。因此,時至今日,漏網的納粹戰犯仍在被追捕之列。
國際刑事法院(ICC)2017年12月15日發表聲明表示,羅馬規約(Rome Treaty)締約國一致通過'啟動國際刑事法院對侵略罪的管轄權'決議。未來侵略罪如同反人類罪、戰爭罪一樣,都將受到國際刑事法院的調查和審理以及裁決。
國際刑事法院追究侵略戰爭罪行并且不受時效限制,表達了國際社會對于侵略罪行的深惡痛絕,也表明人類社會嚴厲懲罰侵略戰爭罪行的決心,向往永久和平的共同愿望。
在此我們奉勸熱衷于侵略戰爭的'領袖們',國際刑事法院大門敞開,等候著你們。國際正義終究一定得到伸張!(作者西南政法大學軍事法研究所 潘國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