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近七旬了,從40歲開始堅持洗冷水浴,嘗到了健身的甜頭。
我從小怕冷,常患感冒,特別受折磨的是皮膚對寒冷有過敏反應,遇冷即風疹突發,尤以臉部、頸部及四肢發病嚴重,奇癢難忍,困擾數十載,多方求醫,藥治無效。
有人說“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此話有一定的道理。我尋思:怕冷,說明我的身體不適應寒冷。為什么很多人不怕冷?為什么有的人甚至在冰天雪地時還可以游泳?難道他們是天生不怕冷嗎?應該不是,他們總會有一個對寒冷的適應過程,我不妨嘗試一下這個過程。于是,我開始洗冷水臉和洗冷水浴,并且循序漸進。秋涼了,我用冷毛巾先擦平時我對冷最敏感的部位:臉、脖子和四肢,然后擦全身,擦得皮膚發紅發熱,最后再全身沖冷水。這樣的程序能夠給皮膚一個適應的過程,雖然開始的時候還是會比較冷,但是堅持了一段時間后身體已經適應了寒冷,感覺越來越好,這也就增加了我戰勝寒冷的勇氣。隨著冬天的到來,氣溫越來越低,但是我的身體在經過一個秋天的持續鍛煉后似乎對寒冷的感覺沒那么明顯了。就給了我莫大的信心,即使在冰封雪飄的數九寒天,我仍然堅持著這個習慣。堅持就是勝利,這20多年來,我的身體似乎有了特殊的御寒抗病能力。在湖南,冬天我都無需穿棉衣,而且我二十幾年都沒有感冒過,同時皮膚過敏癥也已經不藥而愈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需要提及的是,當我步入五十多歲的時候我做了一些調整,我開始采用少擦、輕擦或直接冷水沖洗,因為老年人的皮膚不能用濕毛巾過分擦洗,否則破壞了皮膚的保護層也是對健康不利的,況且我的皮膚也適應了寒冷,不再需要過多的洗前擦拭了。
后來,我從健康雜志上又看到一種冷熱水交替的洗法,說是洗冷水時血管收縮,洗熱水時血管擴張,冷熱交替有利于增加血管的彈性,延緩血管老化。我認同了這種科學的洗法,便實踐冬天先冷水后熱水,夏天先熱水后冷水。這樣的方法讓我身體感覺更好,健身效果也更理想。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現在我的身體無病無痛、無“三高”,皮膚少皺紋,臉上無色斑。多年的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冷水浴真是好處多啊!(龔生)
專家點評
國家高級臨床營養師、康寶萊產品培訓主任胡俊峰先生認為:確實筆者提到的“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所以平時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去設定自己的鍛煉方法,而筆者提到的冷水浴,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冷水浴它能提高機體對寒冷刺激的適應能力,當人體一接觸冷水刺激時,皮膚血管急劇收縮,使大量血液流向人體深部組織和器官;繼而,皮膚血管又擴張,大量血液復又流向體表。這樣,全身血管都參加了舒縮運動。這種血管一舒一縮的鍛煉,可以增加血管的彈性,有利于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同時它可以提高身體對于耐寒能力,減少感冒的發生。
改善機體血管彈性還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充足的營養。血管由蛋白質組成,所以平時應該多攝取優質蛋白質比如牛奶、雞蛋、大豆分離蛋白等,而各種維生素礦物質也有利于促進機體平衡,改善血液循環,尤其是精氨酸,它可以擴張血管,改善血管彈性,提高機體的應激能力。因為冷水浴刺激性較大,所以兒童、孕產婦、中老年人、疾病患者最好先咨詢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