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8月起正式施行《關于加強無人機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的通告》,違規飛行或被追刑責
廣場公園景點是“限飛”不是“禁飛”
8月1日起,廣東省公安廳發布的《關于加強無人機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正式實施。為何要對無人機發布“禁飛令”?哪些區域嚴格“禁飛”?飛行無人機,如何申報飛行計劃?違反“禁飛令”,將會有什么后果?日前,廣東省公安廳就《通告》中群眾關心的焦點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
為何要出臺“禁飛令”?
廣東省公安廳透露,近年來,無人駕駛航空器行業蓬勃發展帶來的安全隱患日益凸顯,廣東省多個機場以及核電站等重點部位也屢受無人機“黑飛”干擾影響,嚴重威脅航空安全和公共安全。
尤其是今年以來,廣東及周邊的重大活動陸續安全舉辦,接著還將迎來多個國家重大活動及國際盛事等。切實加強無人駕駛航空器安全管理,確保不發生涉無人駕駛航空器滋事破壞活動,意義重大。
根據國家空管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廣東通過發布《通告》、開展試點等方式,積極探索建立公安機關地面執法機制。
公安機關介紹,《通告》在不突破現行管理體制和法律框架的前提下,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參照其他省有關做法,按照廣東省規范性文件管理規范,由省公安廳草擬,經省政府法制部門審查同意后頒布實施。
是否全省范圍“禁飛”?
《通告》中明確規定了嚴禁在以下區域的上空飛行無人機等“低慢小”航空器:
一是機場凈空保護區(暫以機場跑道中心線兩側各10千米、跑道兩端各20千米范圍)以及民航航路、航線,高速和普通鐵路,公路以及水上等交通工具運行沿線、區域;二是黨政機關、軍事管制區、通信、供水、供電、能源供給、?;锲焚A存、大型物資儲備、監管場所等重點敏感單位、部位及其設施;三是大型活動場所、公民聚居區、車站、碼頭、港口、廣場、公園、景點、商圈、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區域。
“禁飛區”涵蓋如此多場所,是否意味著“全省禁飛”?
對此,公安機關解釋稱,對第三類禁飛區域,有些群眾的理解不夠準確,甚至片面誤解為“全省禁飛”。
公安機關表示,對廣場、公園、景點等區域,《通告》僅禁止在人員密集、易致人群恐慌或傷害的情形下飛行,對位置偏遠、地勢空曠、人煙稀少的情形并未作出飛行限制,望廣大群眾予以準確理解把握。
“禁飛”后咋用無人機?
公安機關透露,除了實名登記外,未來駕駛無人機或將須持有相關證照。
《通告》中還規定,對因現場勘查、施工作業、航空拍攝等工作需要,確定在禁飛區域飛行無人機等“低慢小”航空器,有規定需提前申報批準的,須按規定獲得批準后開展作業。
如何申報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計劃?應該向哪個部門申報?實際操作中,許多群眾仍有不少疑問。
對此,公安機關解釋稱,《通告》發布后,有群眾誤解為需要向公安部門申報飛行計劃。
實際上,根據現行規定,在飛行無人駕駛航空器前,使用者應當向空管部門提出飛行計劃申請,經批準后方可實施。
違反“禁飛令”怎么罰?
《通告》出臺后,應當申報飛行計劃而未申報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活動,將被認定為違法違規飛行活動。那么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如何處理?
公安機關介紹,對無人駕駛航空器違法違規飛行活動,公安機關采取以下措施分別處理:
一是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分別以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重大飛行事故罪等立案查處。
二是未構成犯罪的,公安機關首先予以批評勸阻。對不聽勸阻,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分別處理。
此外,在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過程中,行為人阻礙人民警察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以阻礙執行職務予以處罰;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以涉嫌妨害公務罪立案查處。文/張璐瑤 黃康靈 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