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關于桂枝麻黃合方的困惑
樓主garolee 2010-06-21 00:30:11

先看三段經文:

23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25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27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這都可看作正邪皆衰,尚在表陽的狀態。大抵是有幾種

基本條件,時發熱惡寒,少陰證不明顯,沒有少陽、陽明證

1、脈陰陽俱微緩:這個是否下接27條?脈微緩與脈微弱是否相近?為何偏偏選桂枝二越婢一而不是桂枝麻黃各半

2、脈微,稍有惡寒:這個是否就偏少陰表陰?是否當以小劑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3、面有熱色,身癢: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而不用桂枝二越婢一

4、大汗后脈浮大而弱:桂枝二麻黃一湯。

看桂枝湯為太陽中風而設,振奮脾胃,解肌。麻黃為太陽傷寒,發汗解表。越婢湯療風水。這個面反有熱色的反字,我們在諸經文中都是提醒之義。個人以為,不可發汗是指不可重用麻黃湯,這幾條都應該不可如麻黃湯之汗。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這個再和金匱之黃家相對比,是個輕癥,反有熱色,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里熱始起?用桂枝二越婢一更適合點;而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則是太陽傷寒就缺個脈浮緊故不可用麻黃湯發汗,改用麻黃桂枝各半?

個人理解有限,請各位達人指點。

解惑者皆鮮花相贈,謝謝!

沙發回復蔡旺盛 2010-06-21 07:15:05 不錯呀,樓主是傷寒高手,學傷寒要在心悟,以藥測癥,用于臨床.
板凳回復jiutian321 2010-06-26 10:09:15 1.脈微緩與脈微弱是否相近,我認為不相近,一個是快和慢,一個是強弱。2.為何偏偏選桂枝二越婢一而不是桂枝麻黃各半?此無陽也,不可發汗 桂枝(去皮) 芍藥 麻黃 甘草(炙)各2.3克 大棗(擘)4枚 生姜(切)3.1克 石膏(碎,綿裹)3克,,無陽不可發汗為禁忌癥麻黃桂枝各半湯   【處方】麻黃(去根節)、桂枝、芍藥,各二錢半;甘草(炙.二錢),杏仁(去皮尖.十個)。 對比一下,可以看出麻黃桂枝各半湯 發汗力強,桂枝二越婢湯為發汗預留了空間,并且加了石膏。從這點看后者更適合。你的第三點正好相反,小⊙﹏⊙b汗不愈,寄予桂枝麻黃各半湯強其發汗。
4樓回復黑糊糊 2010-06-26 10:49:45 這三個條文,均為正虛邪弱的狀態,后面示范的用方,都是合方輕用。就你提出的問題試回答一下:1、脈陰陽俱微緩:這個是否下接27條?脈微緩與脈微弱是否相近?為何偏偏選桂枝二越婢一而不是桂枝麻黃各半?--這條說“為欲愈”,就是有自愈的可能,不必治。至于27條為何偏偏選桂枝二越婢一而不是桂枝麻黃各半。文中已經說明,“此無陽也”,無陽,是指津液傷,出現燥證,所以不可發汗,所以方中量最大的是石膏,而不是麻桂。2、脈微,稍有惡寒:這個是否就偏少陰表陰?是否當以小劑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脈微而惡寒,和前面說的熱多寒少意思不同,用來做鑒別,陰陽俱虛,汗、吐、下法均不可,也有自愈的可能,當靜養為宜,出現變證再議用藥。如果沒有變證出現,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3、面有熱色,身癢: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而不用桂枝二越婢一?--這里身癢是因為不得小汗,所以小發其汗為妥,桂枝二越婢一湯,通常是不能發汗的。面有熱色,身癢,表現仍然集中在表,有從表而出的可能,就要從表而治。4、桂二麻一湯這條,說的是起始為太陽中風而用桂枝湯,服湯后因汗不得法,有尚未完全解除的表證,形似瘧,一日再發者,用桂二麻一湯善后。
5樓回復garolee 2010-06-26 11:57:28 【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去皮) 芍藥 甘草各十八銖 生姜一兩三錢(切) 大棗四枚(劈) 麻黃十八銖(去節)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右七味,(口父) 咀。以五升水,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方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黃各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掰) 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一、用藥差異:桂枝二越婢一較桂枝麻黃湯 去杏仁加石膏,減少桂芍草麻用量加姜量。若除去煎煮服用法每服當是【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去皮) 芍藥 甘草 麻黃各九銖 生姜十六銖(切) 大棗二枚(劈)石膏十二銖(碎,綿裹)【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十銖(去皮) 芍藥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黃各八(去節) 大棗一又三枚(掰) 杏仁八個(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雖均為五升煮取,取兩不同,若考慮到石膏的吸水性,應該桂枝麻黃湯煎煮稍久(有機會做個相應對比實驗)。得之八九日,就只余下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又微(緩 先不看這個)此為欲愈,如何自愈,陰陽自和則愈。可以陰陽可以不平和,調整嘛要不就是脈微而惡寒者,要不就是面反有熱色。以其不得小汗出解釋身癢,(這個參看關于濕家黃疸),這種狀況不用桂枝二越婢一反用桂枝麻黃各半確有不妥。再看27條,連個得之xx日都不說,肯定有所指。可能就是剛得病就這么樣了,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無汗,體痛,不嘔不渴,偏偏脈就浮而不緊。就這樣的脈,你可以麻黃湯發汗?無汗又可以桂枝湯?2個單獨用都不得行,合方治之。咋個偏要用到石膏呢?杏仁都沒了,要病人咳喘呢?還用石膏呀。二、從合方比較看桂枝麻黃湯基本上算是原湯比例給煎煮的,也就是說你煮一鍋麻黃湯一鍋桂枝湯,然后各給一般混合混合與桂枝麻黃各半湯整個煮效果差不多。可桂枝二越婢一則不同了,如果分開煮桂枝湯越婢湯,大約是10升得2升。而合方只要求7升得2升,這個用的量就輕多了,為啥嘛,邪氣已衰,調陰陽而已。我們看見多,調味承氣湯不是說微溏而調胃氣,這個也是調嘛。得個小汗出,不必如桂枝湯就可以,更不如麻黃湯的汗了。呵呵,個人是這么看的。存疑存疑先。謝謝各位指教!
6樓回復slb654321 2012-06-19 00:14:30 這些東東,我認為都是張醫圣為求精確搞的,其實用哪個估計都是可以好,只不過可能時間長了或是有的用藥重之后,病好了,又出現別的問題。不過我認為這些其實現在基本都可以不考慮,因為他那時候藥量用的大,一兩15克算的,現在一般用藥都按3克,不必搞那么細致。只要能治病,治的時間長點,不出問題,這才是自保之道,快速治愈是很牛氣,但是萬一弄錯了,會出大事,延長點時間,萬一方子哪里不合適,也有適當調整到最佳的時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倪海廈感冒治法
《傷寒論》全新破解
傷寒論類方(2)
麻黃湯及其類方
三步開方法學習筆記 10
《傷寒論》------張仲景(21!30)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票市| 上饶市| 衡阳县| 泉州市| 竹北市| 平湖市| 宣恩县| 绥江县| 齐齐哈尔市| 衢州市| 苏尼特右旗| 高碑店市| 焉耆| 丹阳市| 扶绥县| 云霄县| 枣强县| 镇坪县| 清水县| 巩义市| 安平县| 云霄县| 普宁市| 阜阳市| 宁强县| 镇江市| 开封县| 阳江市| 镇沅| 惠东县| 津南区| 郸城县| 家居| 鹰潭市| 林周县| 江源县| 邻水| 昌江| 寿宁县| 汕头市|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