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點擊上方關注,小編跪求
最近我的一個很要好的朋友丹丹,晚上跑到我家,哭喪著臉,向我訴說和她丈夫吵架的事,她說:“結婚后丈夫不夠愛我,許多事不順我的心,似乎婚前對婚姻的美好憧憬都成了泡影。”
丹丹告訴我,那天她丈夫回到家,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好像很累的樣子,但是她非要讓他去買東西。
丹丹的丈夫說,明天吧!今天他疲勞,但丹丹卻固執地撒著嬌,丈夫不理她了,但她依舊嘮叨著,丈夫不耐煩了,吼了她一下:“要買你自己去買,今天就是不買,煩死了。”
丹丹自從結婚以來,丈夫從未有過這樣的態度,于是她就哭著跑到我這里來了。
我聽了,就將心比心慢慢地和她交談,感覺她所遇到的問題,過去也闖入過我的生活。
沉思片刻后,我對她說:“剛結婚的時候,我好像還跟父母住在一起一樣,總是隨手扔東西,吃飯時還挑三揀四,看電視只管挑我愛看的節目;
如果丈夫提出異議,我就認為他對我不夠體貼、不夠關心。”
丹丹似乎在家里也是這樣,點了點頭表示同感。我接著說道:“周末我就只想宅在家里,丈夫喜歡和朋友去玩,我卻剝奪了他的權利,硬拉著他留在家里陪我;
即便出去看電影,我也總是挑自己愛看的片子,從不考慮丈夫是否喜歡;每次兩個人鬧別扭,我總自以為是地覺得我對你很好,為什么就不能遷就我?”
丹丹沒想到我的日子也沒那么舒服,就勸我說:“我還以為你們的日子過得很好呢,沒想到和我一個樣,哎”丹丹顯然并沒有理解我的意思;于是我又給她講了一個故事,一個我過去自己的故事。
“在大學時我交了個男友,那時候他每月的學校補助是800塊,他幾乎毫無保留地全都花在我身上;
我想吃70塊錢的肯德基全家桶,他寧可逃課也要去買來給我吃;可我從來都沒問過,他喜歡吃什么、喜歡做什么。真的,我一點都沒問過,沒關心過。”
“都說愛是付出,但在我們交往的那段時間里,都是他在付出,我在享受、索取。我曾經天真地以為我也在付出,可是我究竟付出了什么?我完全不知道,那時我就那么不懂事。”
丹丹聽得入了神,她的眼神在告訴我,要我繼續說下去。“經過這幾年的婚姻生活,我才發現,一味地付出和一味地索取只是少年男女不懂生活真諦的愛戀表現。”
“當兩個人走進成熟婚姻生活的時候,你會發現,愛是兩個人一起的付出和成長。除了父母,沒有人會長期忍受你漫無節制的撒嬌;不求任何回報的愛也是不現實的。”
“愛是雙方的,是心里和骨肉里透出來的,世界上真沒有想象的超然現實的單向的愛”我總結著說。
丹丹靜靜地,用心地看著我,她似乎若有所思;
“當你對丈夫提出種種要求時,要先想想,自己是否在愛情里做到了付出,包括時間精力、喜好陪伴,他的需求、他的事業……”
丹丹心有所動,露出了她平時燦爛的笑容,她如釋重負地對我講:“看來是我不好,我真的不懂事啊;這么幾年下來,我還以為自己很懂生活的情調,矜持地以為自己要讓丈夫服服帖帖被我掌控,真是糊涂;未來的日子里,我真得要慢慢學會怎樣‘付出’!”丹丹喁喁發自內心地說。
我們倆會心地笑了,我說:“當然要這樣,這樣就好!”
愛情婚姻情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