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是人就得吃飯。平時吃飯都講究四菜一湯,減肥餐必須慎之又慎,今兒,咱們說說減肥中,主食有哪些門道!
重點提煉:
飲食控制為什么比運動消耗更有利于減肥?
“碳水致胖”為什么沒有道理?
減肥期間,怎樣選擇主食?
人體主要三大產能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他們分別蘊含的熱量:碳水化合物每克含4大卡熱量,蛋白質每克含4大卡熱量,脂肪每克含9大卡熱量。(一大卡=1000卡路里)
1、 被高估的運動消耗
以跑步為例,圍著跑道(一圈為四百米)跑一公里(兩圈半),可以消耗多少熱量?這關乎到速度,性別等其他因素,所以并不好精確拿捏,但是可以被粗略計算。跑步一公里消耗的熱量約等于你體重(千克計算)的一半。
舉個例子,你100斤,跑步一公里,大約消耗50大卡,就算只消耗脂肪的話,才消耗不到6克的脂肪,你早飯吃的油條中的油都大于6g吧?就算你跑上十圈,也才消耗200大卡,折合消耗脂肪34g。更何況,人體的供能物質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下面統稱碳水),脂肪可以說基本沒怎么動。
你肯定要發聲了:不對啊,運動流汗不減脂嗎?
運動出汗多和減脂的關系,他倆就像蒜臼子和筷子的關系,簡言之就是沒關系,汗是水分,你流下來的是水不是油,出汗多少和個人體質有關,和減不減脂沒啥關系。
我放一張圖片,你們自己看一下,不同的品牌,配料自然不一樣,這只是一個平均值。
打個比方說,一包方便面的熱量為382.5g(以面餅為85g的老壇酸菜牛肉面為例),也就是說,你跑上10圈,還沒消耗一包方便面的熱量,前提還是你能跑得上10圈。這個圖片只是冰山一角,零食花樣繁多,你自己留意。看完這些數據,你還敢拿正眼瞅這些零食么?
有的人把減肥的重心放在運動消耗上,其實并不科學,但是,并不是說運動消耗“無能”。如果在攝入小于消耗的基礎上,又輔以運動消耗,還怕打不開能量缺口嗎?
我先來回答一個問題,減肥不吃主食會不會瘦?答案是:會瘦。但是,問題來了,瘦的那一部分是脂肪嗎?到底是碳水胖人,還是脂肪胖人?咱們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
1、碳水致胖有沒有道理?
①碳水主要為人體的供能和儲能。
這里所說的儲能并不是轉化為脂肪,人體內有專門儲存碳水的“倉庫”,但“倉庫”大小是有限的,并不能無限制的儲存碳水,只有“倉庫”存不下時,才會向脂肪轉化,這一過程太難太復雜了,而且并不是1g碳水等價轉換成1g脂肪,再加上這中間的消耗,就算碳水真的轉化成脂肪,也不能跟批發似的轉化。
②一克碳水三克水,啥意思?
一克碳水能夠留住三克水,假設你體內含碳水500g,被留住的水就有1500g,也就是說,減肥初期,因為沒有碳水的攝入,“倉庫”就會開倉放碳水,等倉庫里的碳水也沒有了,身體的水分就留不住了,不吃碳水在減肥初期效果明顯,完全是因為水分的流失,脂肪基本上沒怎么動。
③胖的源頭還在脂肪那里
人體自身可以合成脂肪,也可以從食物中攝入脂肪。自己合成真的很麻煩,消耗大,工序繁雜,費力不討好。食物中的油變成脂肪就簡單多了,相當于懶人版自制巧克力,買來巧克力,化了再冷卻,就是自制巧克力。
很多人鼓吹生酮飲食,先不說健不健康,就算你一點碳水也不吃,只吃脂肪,體內的熱量達到了,一樣是會長胖的。
2、不吃主食會怎么樣?
①肉眼可見的變化:皮膚變差,粗糙、暗沉、松弛,發質也跟著變差,甚至脫發。
②記憶力減退,情緒不穩定,易怒易暴躁,失眠。
③口臭。
④對女性來講,嚴重的會導致閉經。
最主要的是,誰會長年累月地不吃主食?一旦復食,體重馬上就恢復原樣,甚至會比原來更重。身體會儲存更多的能量。
1、 主食是什么?
從構成上來說就是碳水,這就又說到碳水。碳水有單糖(直接供能)、二糖、低聚糖和多糖(后面的三種糖稱為復合糖),但不管是什么糖,進入到身體后都要被分解為單糖,才能提供給人體能量。值得注意的是,復合糖被分解時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2、 主食應該怎么吃?
根據上述理論,挑選主食時,食物含的糖越復雜越好,說白了就是多吃原生態的粗糧(比如玉米、紅薯等,主要成分為復合糖),少吃加工過的精糧(比如大米、白面等,主要成分為單糖)。
舉個例子,假設100克的大米和100g玉米熱量都是100大卡,大米主要是單糖,能直接為人體供能,而玉米主要是復合糖,要想為人體供能,就得先分解為單糖,再假設分解過程中消耗人體原有能量10大卡,算下來,玉米實際供能90大卡,大米實實在在100大卡。
而且,精糧所含的糖分主要為單糖,很容易被人體吸收轉化,在腸胃中存留的時間短,容易產生饑餓感;粗糧中的復合糖需要被分解,所以粗糧在腸胃中存留的時間長,抗餓!
整篇文章看下來,是不是覺得世界觀被顛覆了?其實,現如今為了迎合減肥市場,很多看上去高大上的理論,都經不住科學的敲打!我們要做的就是辨偽存真,不要被高大上的外表所迷惑,樹立科學的減肥觀,合理飲食配合適當運動,長久地堅持,減肥才能事半功倍。持續關注小編,小編會給你最真實的減肥“情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