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得了感冒,怎么辦?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是不能去醫院打抗生素和點滴的。那么感冒的中醫治療法有哪些?
下面為您提供“感冒備急方”——“感冒中藥方”和“感冒食療方”,繼承漢唐中醫倪海廈老師的經典感冒經方,經幾千年歷史沉淀和經方醫師多年臨床驗證的驗方,相信對您的感冒治療大有幫助!歡迎您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惠及更多人。
*切記謹慎使用
【讀圖說明】:判斷癥狀的重要性的順序是自上而下,方法如:由最上方的有汗、無汗開始讀起,再依分支癥狀往下走到對應方劑為止。
如 發燒、頭痛、口渴欲飲水、但一喝就吐、或有(拉肚子)水瀉 → 【五苓散】
【注釋】:以上感冒治療簡易圖,整理、節選自醫圣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金貴要略,以下是簡圖的使用原則及感冒處方:
【感冒簡圖的使用原則】
1、若對證下藥,病情多半24小時內可以得到明顯改善,若連續服用1~2日仍然無效時,應該轉方或停服,并立刻咨詢醫師就診,避免延誤病情。
2、小孩的服用量參照成人體重的計算,如60公斤的成人需喝一碗,30公斤的小孩就喝半碗。
3、小兒(3歲以下)的喂食方法:請以溫開水與少許中藥粉混合稀釋服送,或請父母以潔凈的手指直接沾少許中藥粉末給小嬰兒吸允即可,盡量避免以牛奶混合服用。
1、飲食清淡
2、少食肉最佳,復原速度將更迅速
3、感冒愈后應在家多休息一天,可避免外出再次感冒
桂枝9克(3錢) 白芍9克(3錢) 炙甘草6克(2錢) 生姜切片9克(3錢) 大棗擘(用手掰開)12枚
用法:以上五味藥,用七碗水煮成三碗。每次溫服一碗。服完藥后再喝一碗熱稀飯,以幫助藥力
延伸:
1、【桂枝湯加葛根】:【桂枝湯】再加入【葛根】9克(3錢),用法同【桂枝湯】。
2、【桂枝湯加厚樸、杏仁】:【桂枝湯】再加入【厚樸】9克(3錢)、【杏仁】9克(3錢) ,用法同【桂枝湯】。
使用時機:
有汗、怕冷、怕風吹、頭痛、有點發燒、肌肉有些酸痛、沒胃口、舌苔薄白(如有咳嗽氣喘,可加些杏仁及厚樸,若喉嚨痛,則可加葛根)
注意事項:
1、喝完藥后以全身微微出汗為最佳。切記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頇擦干,避免吹風受涼。
2、若微出汗后,病狀消失,則可以停藥,不用再服。若是兩小時后汗仍不出,可服第二碗,再不出汗,每一小時到一小時半再服一碗,余此類推。
3、照顧者要在旁觀察病人病情的變化。若是病狀有改善,但仍未消除,可以繼續服用桂枝湯。若汗一直不出,可以連續服用到兩、三劑藥都可以。
4、服用桂枝湯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葛根12克(4錢) 麻黃9克(3錢) 生姜切片9克(3錢) 桂枝6克(2錢) 芍藥6克(2錢) 炙甘草6克(2錢) 大棗擘(用手掰開)12枚
用法:以上七味藥,以水十碗,先煮麻黃、葛根,等水量減少三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
延伸:
1、有做過心臟手術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黃,請改用荊芥15克(五錢),防風9克(三錢),浮萍9克(三錢)來取代麻黃
2、小孩子好動成性,常常在身體出汗時得到感冒,這就是【葛根湯】癥
使用時機:
項強(脖子緊)、頭痛、發熱、怕冷、無汗、喉嚨痛、怕風吹
注意事項:
1、喝完藥后以全身微微出汗為最佳。切記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頇擦干,避免吹風受涼。
2、和桂枝湯不同處是使用葛根湯時,不需要喝稀飯助藥力。
3、若微出汗后,病狀消失,則可以停藥,不用再服。若是兩小時后汗仍不出,可服第二碗;再不出汗,每一小時到一小時半再服一碗,余此類推。半日內可喝完三碗。若是病情比較嚴重,可以早晚各服用一劑藥(共六碗)。
4、照顧者要在旁觀察病人病情的變化。若是病狀有改善,但仍未消除,可以繼續服用桂枝湯。或是汗一直不出,可以連續服用到兩、三劑藥都可以。
麻黃9克(3錢) 桂枝6克(2錢) 炙甘草3克(1錢) 杏仁12克(4錢)
用法:以上四味藥,以水九碗,先煮麻黃,等水量減少二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汗出后停服
延伸:
有做過心臟手術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黃,請改用荊芥15克(五錢),防風9克(三錢),浮萍9克(三錢)來取代麻黃
使用時機:
頭痛、全身關節痛、身體疼痛、發高燒、無汗、極度怕冷、舌苔薄白
注意事項:
1、和【桂枝湯】不同處是使用【麻黃湯】時,不需要喝稀飯助藥力。
2、喝完藥后以全身微微出汗為最佳。切記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頇擦干,避免吹風受涼。
3、服用麻黃湯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柴胡24克(8錢) 黃芩9克(3錢) 人參9克(3錢) 半夏9克(3錢) 炙甘草9克(3錢) 生姜切片9克(3錢) 大棗擘(用手掰開)12枚
用法:上述七味藥,以水十二碗,煮成六碗,去滓,再煎成三碗,每次溫服一碗。一天三次
使用時機:
女人生理期感冒、忽冷忽熱、惡心、胸脅脹滿感、無食欲、口苦目眩、心煩、舌紅苔薄白
豬苓9克(3錢) 澤瀉15克(5錢) 白朮9克(3錢) 茯苓9克(3錢) 桂枝6克(2錢)
用法:將上述五味藥材打成粉末,一次吃一平湯匙。原方是用很稀的米湯配著服下,不習慣者可以用溫水送服,一天吃三次,吃完后多喝溫熱水,汗出則愈,還有小便也會增加。
使用時機:
發燒、頭痛、口渴欲飲水、但一喝就吐、或有(拉肚子)水瀉
麻黃12克(4錢) 杏仁9克(3錢) 炙甘草6克(2錢) 石膏,打碎用棉袋裝,24克(8錢)
用法:以上四味藥,以水七碗,先煮麻黃,等水量減少二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汗出后頇擦干,避免吹風受涼。
延伸:
有做過心臟手術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黃,請改用荊芥15克(五錢),防風9克(三錢),浮萍9克(三錢)來取代麻黃
使用時機:
有汗、咳嗽不止、喘咳、氣粗、痰出黃粘、發熱口渴、苔黃薄、胃口尚可(兼治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
注意事項:
1、 服用麻黃湯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麻黃9克(3錢) 桂枝9克(3錢) 白芍9克(3錢) 炙甘草9克(3錢) 干姜9克(3錢) 細辛6克(2錢) 半夏9克(3錢) 五味子9克(3錢)
用法:以上八味藥,以水十碗,先煮麻黃,等水量減少二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
延伸:
有做過心臟手術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黃,請改用荊芥15克(五錢),防風9克(三錢),浮萍9克(三錢)來取代麻黃。
使用時機:
怕冷(病人自覺身體里面非常冷)、無汗、發燒、喉嚨癢咳嗽重(喘咳)、痰白清稀、口不渴、身體痛、舌淡苔白且滑、浮腫身重、沒有胃口、有時感覺背后兩肩胛骨之間有一塊如拳大的冷塊區。
注意事項:
1、喝完藥后以全身微微出汗為最佳。切記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頇擦干,避免吹風受涼。
2、服用小青龍湯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麻黃18克(6錢) 杏仁6克(2錢) 石膏(打碎用袋裝)12克(4錢) 炙甘草6克(2錢) 桂枝6克(2錢) 生姜切片2片 大棗擘(用手掰開)12枚
用法:以上七味藥,以水九碗,先煮麻黃,等水量減少二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
延伸:
有做過心臟手術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黃,請改用荊芥15克(五錢),防風9克(三錢),浮萍9克(三錢)來取代麻黃。
使用時機:
怕冷(病人自覺體外怕冷體內很熱)、無汗、發燒、咳嗽重、咳出黃痰、頭痛身疼、口干煩躁、喜喝冷水、苔薄微黃白、沒有胃口(這也是SARS、禽流感、H1N1等流感的主要證型之一)
注意事項:
1、如果一小時內汗出燒退咳止,就不需要喝第二碗。
2、如果三小時內無出汗,就再喝第二碗,汗出時就不用再喝了。
3、當身體出汗時頇待靜室中,等到出汗自然停止后,再出房間,切不可以出汗時吹到風,如此病毒將無法排盡,還會再發的。
4、成人每次一碗,小孩每次半碗,嬰兒每次四分之一碗。
5、記住:一旦汗出,就不用再喝第二碗了,因為已經好了,再喝恐怕傷到津液。
6、一般病人在服藥后第二天中午時會很餓,胃口大開,這表示痊愈了。
7、服用大青龍湯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知母18克(6錢) 石膏打碎用棉袋裝,45克(1兩半) 炙甘草6克(2錢) 粳米18克(6錢)
用法:以上四味藥,以水十碗,煮米熟湯成,去滓。每次溫服一碗,一日三次。 燒退停后服,服過量易傷胃氣
使用時機:
發燒、怕熱、大汗、口渴重、喜飲冷水、面紅舌燥、沒胃口
射干9克(3錢) 麻黃12克(4錢) 生姜切片12克(4錢) 細辛6克(2錢) 紫菀9克(3錢) 款冬花9克(3錢) 大棗擘(用手掰開)7枚 半夏9克(3錢) 五味子9克(3錢)
用法:以上九味藥,以水十二碗,等水量減少二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
延伸:
有做過心臟手術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黃,請改用荊芥15克(五錢),防風9克(三錢),浮萍9克(三錢)來取代麻黃。
使用時機:
怕冷、咳嗽、痰多而清稀、口不渴、喉嚨癢而不舒服、胸悶、胸部做水鳴之聲、肺氣不得順暢
注意事項:
1、服用射干麻黃湯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茯苓12克(4錢) 炙甘草9克(3錢) 干姜9克(3錢) 細辛6克(2錢) 半夏9克(3錢) 五味子9克(3錢) 杏仁9克(3錢)
用法:以上七味藥,以水十碗,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半碗。一日三次。
使用時機:
咳嗽、白痰、無表證(惡寒、發熱、身痛)時使用
注意事項:
1、服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湯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葦莖45克(1兩半) 薏苡仁30克(1兩) 冬瓜子18克(6錢) 桃仁9克(3錢)
用法:以上四味藥搗碎,以水六碗,煮取三碗,每次服一碗,分三次服用
延伸:
現今藥房買不到葦莖,多以蘆根代替
使用時機:
咳嗽、黃痰、不易咳出、無表證(惡寒、發熱、身痛)時使用(常配合【大青龍湯】、【麻杏甘石湯】使用)
注意事項:
1、服用千金葦莖湯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麥門冬18克(6錢) 人參6克(2錢) 炙甘草6克(2錢) 粳米9克(3錢) 大棗擘(用手掰開)12枚 半夏9克(3錢)
用法:以上六味藥,以水十二碗,煮取六碗,溫服一碗,早中晚及睡前各一碗。
使用時機:
干咳無痰、聲啞、無表證(惡寒、發熱、身痛)時使用
注意事項:
1、服用麥門冬湯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麻黃6克(2錢) 炮附子9克(3錢) 細辛6克(2錢)
用法:以上三味藥,以水十碗,先煮麻黃,待水量減少二碗,撈去浮在上層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溫服一碗,一天三次。
延伸:
1、有做過心臟手術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黃,請改用荊芥15克(五錢),防風9克(三錢),浮萍9克(三錢)來取代麻黃。
2、請務必使用不含膽巴的炮附子。膽巴就等于防腐劑,會造成肝腎功能異常,甚至衰竭,害人性命。
3、辨別有炮附子有無含膽巴之方法:以舌尖舔一下炮附子,若有咸味即是有膽巴。
使用時機:
發燒、咳嗽、喉嚨痛、鼻病、無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
注意事項:
1、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葛根15克(5錢) 炙甘草6克(2錢) 黃芩9克(3錢) 黃連9克(3錢)
用法:上述四味藥,以水四碗,先煮葛根,煮成三碗,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一碗,去滓,分二次溫服。
使用時機:
發燒、瀉肚子(肛門有灼熱感、惡臭)
【讀圖說明】:判斷癥狀的重要性的順序是自上而下,方法如:由最上方的有汗、無汗開始讀起,再依分支癥狀往下走到對應食療方為止。
【兩大記憶原則】:感冒有喉嚨痛,即用【檸檬蜂蜜】。沒有喉嚨痛,即用【紅糖姜湯】
【注釋】:以上感冒治療簡易圖,整理、節選自互聯網,以下是簡圖的使用原則及食療方的說明:
1、建議使用有機或無農藥食材。
2、感冒期間宜食清淡飲食,如清粥。并宜居家多休息,避免外出,否則病情易反復。
3、食材短缺時,橘皮、檸檬皮、金桔可互相替代。
4、蔥有青色白色兩部分,只用白色部分,此即為蔥白。
5、高燒不退,導致抽筋,角弓反張,喝飽和濃度紅糖水(飽和濃度即將紅糖加入溫水攪和,直到不能溶解為止)。
6、若高燒不退,可配合大椎穴、耳尖、或耳垂點刺放血,刮痧或提捏亦可,上法擇一、二種使用,詳細的取穴要訣見“時空銅人”App
7、若此感冒廚房簡易療法在一日內無法改善病情,請參考“1.1感冒中藥方”或盡速就醫。
8、孕婦基本適用,有個別情況,請咨詢并遵照醫師指示。
9、兒科醫師建議,一歲以內幼兒不可食用蜂蜜,請咨詢并遵照醫師指示。
1、出門前含薄姜片,直到口腔、鼻腔有辛辣感,即可減少感冒。
2、平時多喝姜湯。
3、用海鹽漱口或刷牙。
4、家人或朋友多互相拍背。
5、常保持心情愉快、笑口常開、早睡多運動,是增強免疫力最佳方法。
有機橘皮適量,約1/4~1/2顆橘皮 有機生姜 3~10片(不去皮)
制法及注意事項:
1、橘皮切碎,加入姜片與水(三碗煮成一碗),早晚各服用半碗。
2、只用橘皮,不用橘肉。
3、橘皮姜湯亦可用來治妊娠害喜嘔吐。
有機紅糖 1~5茶匙 有機生姜 3~10片(不去皮)
制法及注意事項:
1、生姜3~10片,加入適量紅糖與水(三碗煮成一碗),早晚各服用半碗。
2、小朋友怕辣者,可去姜改用蔥白。無蔥白時,以洋蔥替代。
3、若需加蔥白時,加入蔥白3~7根。 無蔥白時,以洋蔥替代。
4、若需加檸檬時,加入2~7片檸檬。
有機檸檬 2~7片 有機蜂蜜 1~5茶匙
制法及注意事項:
1、檸檬切片,連皮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入蜂蜜,拌勻即飲,早晚各服用半碗。如沒時間煮,檸檬切片也可直接泡熱水加蜂蜜飲用。
2、若需加蔥白時,大約蔥白3~7根。無蔥白時,以洋蔥替代。
有機白蘿卜切片約半碗(不去皮) 有機蜂蜜 5~10茶匙
制法及注意事項:
1、將白蘿卜洗凈,連皮切片剁碎成蘿卜泥,以蜂蜜拌勻,浸泡約三十分鐘后,即成白蘿卜蜜。以此沖泡適量熱開水飲用。早晚各服用二分之一。
2、若需加蔥白時,大約蔥白3~7根。無蔥白時,以洋蔥替代。
海鹽適量
制法及注意事項:
1、用飽和濃度的海鹽水漱喉嚨后,隨即吐掉,可一日重復多次。
2、飽和濃度的海鹽水之制作:取適量溫水于杯中,一邊加海鹽,一邊攪拌,直到海鹽不再繼續溶化,此即飽和濃度的海鹽水。
有機米醋適量
制法及注意事項:
1、米醋加水稀釋(比例為1:1),漱喉嚨后,隨即吐掉,可一日重復多次。
2、各類天然食用醋均可。
金桔 5~8顆 蜂蜜 1~5茶匙
制法及注意事項:
1、金桔切片,連皮加水(三碗煮成一碗),調入蜂蜜,拌勻即飲,早晚各服用半碗。
有機橘子 1顆 蜂蜜 1~5茶匙
制法及注意事項:
1、橘子洗凈,烤至橘皮無苦味,連皮切碎成橘子泥,以蜂蜜拌勻,浸泡約三十分鐘后,即成烤橘子蜜。以此沖泡適量熱開水飲用。早晚各服用二分之一。
浙貝母 三錢(9克) 有機梨子1顆
制法及注意事項:
1、浙貝母壓碎,將梨子在有蒂一頭用刀橫切一片為蓋,用小刀挖出梨芯,撒入浙貝母粉后蓋上,置入電飯鍋或烤箱蒸燉約40分鐘。每日服用一顆。
有機大蒜 2~5瓣 有機白蘿卜切片約半碗(含皮) 有機生姜 5~10片(含皮)
制法及注意事項:
1、洗凈白蘿卜(含皮)剁成泥,加入大蒜片、生姜片與水(三碗煮成一碗),早晚各服用半碗。
川貝母 二錢(6克) 有機梨子1顆
制法及注意事項:
1、川貝母壓碎,將梨子在有蒂一頭用刀橫切一片為蓋,用小刀挖出梨芯,撒入川貝母粉后蓋上,置入電飯鍋或烤箱蒸燉約40分鐘。每日服用一顆。
有機白胡椒 1/4 ~ 1/2茶匙 有機蔥白 3~6根
制法及注意事項:
1、蔥白加入白胡椒與水(三碗煮成一碗),早晚各服用半碗。無蔥白時,以洋蔥替代。
有機檸檬 2~7片 有機蔥白 3~6根
制法及注意事項:
1、檸檬切片,加蔥白與水(三碗煮成一碗),早晚各服用半碗。無蔥白時,以洋蔥替代。
蘆薈適量
制法及注意事項:
1、以刀切開洗凈的蘆薈,取透明膠質部分敷用。大面積燙傷時,這個方法只能是送醫急救前的輔助。
海鹽適量
制法及注意事項:
1、燙傷無破皮時,將海鹽撒在患部,每隔三~五分鐘換一次,直到減輕灼痛為止。大面積燙傷時,這個方法只能是送醫急救前的輔助。
花生衣適量
制法及注意事項:
1、用滾熱水將花生米燙后取皮,烘干或曬干研碎成粉,分撒于患部。分撒時,以手壓住傷口近心端處的動脈,效果較好。
2、若大量流血不止時,這個方法只能是送醫急救前的輔助。
3、花生衣又稱花生皮,即花生仁外表面的那層軟的紅色種皮,具有止血消腫的功效。
人的頭發適量
制法及注意事項:
1、用清水洗凈后擦干或曬干,以火將頭發燒成灰燼,分撒在患部。分撒時,以手壓住傷口近心端處的動脈,效果較好。
2、若大量流血不止時,這個方法只能是送醫急救前的輔助。
3、頭發灰燼又名血余炭,可幫助止血。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