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來出月支窟,背為虎文龍翼骨。
—唐·李白·《天馬歌》
漢武帝為求汗血寶馬,派將軍李廣利,兩次遠征大宛,前后歷時四年,損兵五萬,終究得償所愿,志得意滿下將其命之為“天馬”。
唐玄宗天寶初年,為得奇珍五色玉,也曾遠征西域小勃律國,而在這次遠征中,四萬大軍一朝化為暴雪冰尸,并離奇消失!
這支大唐遠征軍的失蹤,成為如古羅馬第一軍團、波斯帝國五萬大軍失蹤一般,至今無解的千古謎案:
時任洮州(今甘肅臨潭)刺史的安思順,給唐玄宗進獻了一條,自稱來自西域的五色玉帶,光暈流轉,五彩斑斕,令唐玄宗愛不釋手,驚嘆連連。
當時大唐國勢正隆,此前西域諸國莫不俯首貼耳,稱臣納貢。李隆基又令人去皇家左藏庫,去找西域進貢的這種五色玉,好讓他細細把玩。
沒想到宦官回報,只在庫藏中,找到一只五色玉做的酒杯,此外并無所獲。
唐玄宗聽了有點郁悶,難不成這些化外生番,有好東西都藏著掖著,年年進貢都只是裝裝樣子?隨即就命人星夜飛馬去到安西諸蕃,當面問責批評一頓。
沒想到,安西諸國紛紛委屈道,冤枉呀!這種好東西,怎么敢不孝敬天子?我們是年年上貢,不敢懈怠,可是,全部被小勃律國給劫走了!
這還了得?聽了使者回報的唐玄宗龍顏大怒!當即就要派大軍把這個小勃律國給收拾了。
當時一堆大臣跳了出來,引經據典勸諫一通,不外是漢武帝求汗血寶馬,結果靡費億萬,損兵折將之類的。
唯有右相李林甫極力贊成,并且還推薦了一位大將王天運,稱其智勇雙全,足以擔任這次遠征軍的統帥。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為何李林甫在唐玄宗時,能夠前后擔任宰相長達十九年。皇帝要砍人,他不僅無條件同意,還把砍刀都給準備好了,活該人家升官發財!
唐玄宗遂以王天運為統帥,調撥四萬大軍,同時匯合西域諸國,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聯合部隊征討小勃律。
等到了小勃律國都城下,其國君嚇得腿肚子打抖,可能城中所有百姓加起來,也沒有對面大唐聯軍人多呀!當即乖乖獻出所有五色玉,自縛請罪,并且信誓旦旦,以后一定年年進貢不絕。
或許是萬里遠征,想借點人頭撈點資本吧。王天運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次請降,并下令大軍屠城!
最后,僅留下三千俘虜,滿載包括五色玉在內的無數奇珍異寶,心滿意足地班師回朝。
當時,小勃律國中,有精于天文術數的高人,見此一幕,仰天長嘆:“這位大唐將軍,為求珍寶而伐國屠城,其行不義,必將死于風雪之中。”
王天運的大軍走了數百里,突然天起飆風,雪花大如羽扇,其寒刺骨。甚至狂風卷起旁邊湖水的浪頭,瞬間就凝結成為冰柱,然后又被大風吹折,如此往復。
所有人見此,無不大驚失色,個個竭盡全力,艱難攀爬。
如此過了大半天,旁邊冰湖之水竟被大風吹漲,滔天巨浪撲到岸上,大軍都被湖水澆透,瞬間凝結成冰,頓時,四萬大軍及三千俘虜,俱被活生生冰封起來,全部凍死!
只有一個蕃人、一個漢人得以幸存。這個幸存的漢人,正是統兵大將王天運!
不知道經歷了何等恐怖與曲折,王天運終究還是返回了長安,見到唐玄宗,哭訴遠征軍的慘狀。
唐玄宗聽了也大為驚愕,后面派兩名中使帶著隊伍,跟隨王天運去到慘劇發生的地方查驗。
到了那片冰湖,果然看見,經歷了這么多時日,那湖邊岸上,還聳立著一片冰雕崢嶸,堆砌猶如山巒。
湊近一看,只見這片冰山內,晶瑩剔透,一具具唐軍和俘虜的尸體,或坐或立,甚至面目表情也清晰可辨。
所有人都被眼前慘狀,震撼地沉默無言。返程的時候,中使回頭一看,只見那冰山似乎消融了一般,而里面的四萬大軍及三千俘虜的尸體,全都消失不見了!
五年后,天寶六年(747年),一直對此事耿耿于懷的唐玄宗,派名將高仙芝率領步騎一萬人,再次征討小勃律國。
在連云堡(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之戰中,唐軍與增援小勃律國的吐蕃軍隊展開了激戰,時任高仙芝麾下陌刀將的李嗣業,在地形極為險惡的情況下,身先士卒,手中一把陌刀,殺的敵人血肉橫飛,心驚膽喪,不到一個上午就攻下了連云堡。
是役,斬首五千,俘獲一千,戰馬一千,衣裳物資器械鎧甲數以萬計。李嗣業一戰成名,被西域諸蕃稱為“神通大將”。
隨后高仙芝乘勝揮師,終于滅了小勃律國,俘虜了其國王蘇失利之和他迎娶的吐蕃公主。使得當時的拂菻(拜占庭)、大食(阿拉伯帝國)等西域七十二國,統統歸順大唐。
高仙芝這次大勝,《新唐書》、《舊唐書》中均有明文記載。而此前王天運四萬大軍的全軍覆沒,卻不見于正史,或者因其匪夷所思之極,又或許讓朝廷覺得顏面掃地,所以刻意隱瞞了此事。
幸而,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卷十四·諾皋記上》中,還有關于這段秘聞的記載,可是真假已經不可考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小勃律國,就是今天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爾西北地區的斯卡杜,直到現在,這里仍是南亞著名的玉石產地之一。而其都城孽多城,大約在今天的吉爾吉特。
征伐小勃律國,必須翻越帕米爾高原,作為世界屋脊,這里氣候條件極度惡劣。高仙芝也正是因此,被當時的吐蕃(今青藏高原)和大食譽為山地之王!現代軍事史認為,此次行軍難度,遠超漢尼拔、拿破侖等翻越阿爾卑斯山。
至于王天運大軍遇到的狂風大作的小海在哪里,迄今沒有定論。不過,讓得勝的唐軍往東“行數百里”,就到了克什米爾東南部的拉達克,然后通過山口就能到達阿克賽欽盆地了。
阿克賽欽盆地位于昆侖山與喀喇昆侖山間,因為地表徑流歸宿于山間局部洼地,形成許多咸水湖,如阿克塞欽湖、薩利吉勒及騰格湖等等。
這里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天氣最冷的時候能達到零下六十度,地表積雪能達到一兩米,有一些地方甚至能達到十多米。
冬季的冰雕在這里變得異常平常,而這里的夏天,也是說來就來,又或者湖水暴漲,眾尸被卷入湖中,當然會有“冰忽稍釋,眾尸亦不復見”的情況。
在暴風雪的襲擊下,大軍一夜之間被凍死,在概率上不是一點可能都沒有。
無論如何,這支軍隊在湖邊被殘酷地凍死了,而且最后神秘地消失。從這個角度來看,《酉陽雜俎》中記載的也許并非只是故事而已。
距小勃律國滅亡后四年,天寶十載(751年)四月三十日,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征討南詔,在西洱河與云南蠻族軍交戰,損失慘重,大將王天運陣亡。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十八日,擔任平定安祿山大軍副統帥的名將高仙芝,因戰事不利,被監軍邊令誠構陷,斬首于潼關。
天寶十五年(756年)三月丙辰,曾經獻上五色玉帶,時任戶部尚書的安思順,因其與安祿山是遠親,被宿敵,時已起用為平定安祿山叛軍統帥的哥舒翰,誣陷謀反被殺。
乾元二年(759年),繼香積寺大戰力挽狂瀾,大敗安祿山叛軍后,“神通大將”李嗣業在攻打相州時,中箭負傷而死。被唐肅宗追封為武威郡王,謚號忠勇。
月下髑髏草蟲鳴,對影空談野狐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