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宋朝,很多人會覺得那是一個非常孱弱的朝代,除了宋太祖、宋太宗時期外,在軍事上不用說對外擴張,就是不被強敵入侵都很難。但從社會經濟角度來看,北宋時期的經濟發展達到了中國封建王朝的頂峰,經濟生產總值是當時世界的百分之八十。
北宋時期還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城市——東京城,也就是現在的開封。
開封在北宋時期為什么叫東京呢?
開封,迄今已有4100多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多個朝代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 除了北宋“東京”外,開封在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古稱,北周時被稱為汴州,五代和北宋時被稱為東都和東京,金朝時被稱為汴京和南京,明清時被稱為開封府。
在北宋時期共有四京: 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南京歸德府、北京大名府,它們的名稱是根據每座城的地理位置來命名的,當時開封處于北宋的東邊,所以取名東京,洛陽在西邊,命名為西京。
北宋東京不但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農業發達、商業繁榮、文化領域多元,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著名的清明上河圖畫的正是北宋時期的東京,生動地勾畫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的城市面貌,也見證了當年北宋在經濟上的繁榮昌盛。
新中國成立后選首都,開封為什么落選了?
在新中國成立后,要選首都,有著“八朝古都”之稱的開封跟上海、北京一樣也成為了候選城市之一。
當時共有11座城市候選,開封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濃厚的地域文化,但在新中國成立時期,開封的城市規模、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等,都缺乏足夠的發展空間和潛力,經過國家嚴格地考量、討論和投票,最終把首都定在了北京。
在1954年,河南又將省會從開封遷到了鄭州,要知道從元朝開始,開封一直作為河南的行政中心存在的,影響著河南的經濟發展。
也是出于對河南長遠發展的考量,開封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以及地域資源都不及鄭州,才會將省會從開封遷移到了鄭州。
當時還是毛主席親自來到開封視察,看到了被黃沙席卷,一片荒蕪的開封,才作出了河南省會西遷的這個重大決定,從此鄭州成為了河南的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