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讀完一個悲劇的故事,我總會想竭力想把故事的結局扭轉。如果沒有發生那件事,也許事情就不會這樣了。
所以,我們也可以設想一下《茶花女》能有什么不同的結局?
如果阿爾芒沒有遇上瑪格麗特,他可能會有別的情婦,像平常的上流社會的子弟一樣,尋歡作樂幾年,然后娶妻生子,擁有還算可以的財富,名聲,安穩度日。
他唯一失去的是,這一段足以銘記一生的愛情。
如果瑪格麗特沒有接受阿爾芒,她依然是很受青睞的名妓,她可以坐擁豪車,漂亮的首飾服飾,她可以每天看戲、唱曲兒,燈紅酒綠,夜夜笙歌。她不會付出真心,也不會那么傷心。
但是她的結局依然不會很美好,要么病入膏肓,要么像普呂當絲那樣,晚景凄涼。這是那個時代對她們的惡意。
如果迪瓦爾先生沒有出面阻止,那么阿爾芒就能和瑪格麗特從此幸福美滿地生活在一起了嗎?在本書中,阿爾芒還只是想瑪格麗特做自己的情婦,就已經如此艱難。
像他父親說的那樣,縱使瑪格麗特愿意拋棄一切跟阿爾芒過平淡的日子,但是瑪格麗特過去的生活是存在且不可磨滅的,世人不會對他們評頭論足嗎?
我們都知道輿論有多么可怕,只要他們的愛情有一絲不堅定,就會開始懷疑付出的一切是否值得,然后慢慢崩潰瓦解。
如果阿爾芒能放下自己的嫉妒心和自尊心,他們之間會少了許多誤會嗎?這個假設不成立。
愛情本來就是自私的,如果阿爾芒能對瑪格麗特同時和別人交往毫不在乎,那么他真是圣人一位了;其次,如果連自尊都放下了,我相信他在這段感情中最終也不會很幸福。
如果瑪格麗特早點說出真相,就不會受那么多折磨了嗎?事實上,瑪格麗特不說出真相,是因為她已經決定做出犧牲,來實現自身存在的價值;其次,她不想阿爾芒和父親產生矛盾。
如果她說出真相,或許她依然會拒絕阿爾芒,兩人終是遺憾,只是她不會死得那么委屈;或許她和阿爾芒重歸于好,那么阿爾芒父親的種種預言有可能成為現實。
況且,我們知道阿爾芒最后知道了事實,也沒有過多怪罪父親,畢竟,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愛阿爾芒的人
有了這些如果,我們依然不能判定事情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凡事有因有果,對于已發生的事,盡管不盡如人意,也不能重新來過。
世界上沒那么多如果,缺憾和不完美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因為如此,阿爾芒和瑪格麗特的故事至今都讓人嘆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