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論中,密度是沒有極限的,理論上是存在著密度無限大的物體的,比如說奇點,就是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物體。
我們熟悉的水,密度為1克/立方厘米,而黃金的密度達到了19.26克/立方厘米,是水的密度的幾十倍,在我們看來,黃金的密度已經是大得可怕了,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質是金屬鋨,密度達到了22.59克/立方厘米。但是放眼全宇宙,這點密度還真的算不了什么,宇宙中有的是物體,它的密度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為什么物體密度的差異如此之大呢?這是因為原子中是存在著很大的空隙的,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概是原子核直徑數量級的10000倍,可見原子的內部還是非常空曠的,所以只要是原子可以被強大的力量所擠壓,它的密度理論上就可以增大。如果將原子核比作是一個小鋼珠的話,那么原子就相當于一個足球場這么大。一般說來,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的金屬,其密度也就越大,當然這不是一定的,因為這還跟其原子的空間排列有關。
正是因為原子中間存在著那么大的空隙,所以這就是地心物質密度遠遠高于地球表面物質的原因,在地球的內部,由于受到了強大的壓力,這里鐵和鎳的密度達到了15克/立方厘米,比正常狀態下的要大上不少。在木星壓強極大的核心,氣體氫被壓縮成了金屬氫,在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地方位于太陽的核心,這里的密度達到了150克每立方厘米,是水的1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