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難,表揚更難!“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為昨晚本報“教育熱線”的“中心議題”,不少家長坦言,對自己的孩子夸也夸了,罵也罵了,好話、壞話說盡了,孩子的成績依然是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兩位熱線主持人“會診”后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家長“不會”表揚或批評。
【案例1】肖女士在電話中說,她的女兒寫字太慢,做作業時寫了又擦,擦了又寫,常常一個字要重復寫4遍以上才放心,真不知道該說她“認真”還是“磨蹭”。
【案例2】陳女士的兒子成績不太好,偶爾考出好成績,她也不敢表揚,因為怕一表揚, 兒子就會“飛上天”。
教師會診
熱線主持人、市二中學心理教師周宇認為,這兩位母親遇到了相同的問題——不會有針對性地表揚和批評。她建議肖女士將問題一分為二,既表揚女兒寫字認真,又批評孩子動作慢,以達到“又快又好”的目標;對于陳女士,主持人建議她弄明白每次兒子考出好成績的原因,復習搞得好就夸他復習好,答題細心就夸他考試認真,將表揚細化,孩子就會將好的行為堅持下去,就會避免一味地沾沾自喜。
周宇老師認為,諸如“囡囡真聰明,沒怎么用功就比其他孩子考得好”、“兒子最棒,媽媽相信你”這樣的表揚是最拙劣的,不僅不能起到激勵孩子的作用,反而會滋長孩子的惰性,使孩子盲目地樂觀甚至驕傲起來。正確的表揚應該是細化、具體化的,譬如“你今天讓座了,這很好”、“你今天的作業書寫很清楚,要保持喲”、“你這張畫雖然粗糙,但顏色很好”,等等,讓孩子明了保持哪些行為與進步有關系,他才會繼續追求這種行為。
批評也一樣。有的家長訓斥孩子學習不好,愛說“你這樣下去,長大了要找不到工作(以后只能睡馬路、長大了連飯都沒得吃……)”這樣的批評,與孩子的現實生活離得太遠,孩子沒有概念,所以作用也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