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網易科技「聚焦」欄目
作者︱溫泉
你認為高風險理財產品只在不知名的P2P一類的平臺上?你錯了!
如今,這些產品正在涌入像百度錢包、京東金融、樂視金融等平臺,它們來自地方金融資產交易所,并且正在占據這些大型互聯網金融平臺“定期理財”的主要位置。
當下,“國民級理財產品”余額寶一類的貨幣基金收益僅在3%—4%之間,但是這些來自地方金融資產交易所的產品收益往往可達5%—6%左右,加上大平臺的背書,這些產品對互聯網金融平臺上的小白們越來越有吸引力。
可問題在于,這些產品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安全。實際上,來自地方金融資產交易所的產品風險相對較高,這些產品本來應該賣給具有一定風險識別能力和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可是卻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賣給了普通大眾。招財寶僑興債違約就是前車之鑒,京東白拿被監管部門盯上也是這個原因。
奇怪的是,在這兩個事件之后,來自地方金融資產交易所(以下簡稱“金交所”)的高風險理財產品并沒有退潮,而是越來越多地通過大流量平臺出現在每一個人的身邊。
“只有這些產品”
湯凡(化名)相信,這些理財產品是“性價比”最高的。
工作幾年之后,工程師湯凡小有積蓄。他想著錢不能只放在銀行里,因為銀行利息太低。他把一小部分錢買了余額寶一類的貨幣基金,可以一邊賺利息,一邊當活期存款用,隨用隨取。更多的錢分散投資了百度錢包和京東金融的定期理財產品。
湯凡告訴網易科技,他在多個理財類的APP中進行了對比,發現只有來自地方金融交易所的產品是比較有吸引力的:不知名的P2P平臺不敢投,因為P2P跑路的新聞太多;比P2P收益稍低的產品就是這些產品。它們一般收益在5%以上,比余額寶高了不少,而且是在百度錢包和京東金融的APP上賣,來自地方金融交易所,看上去“很正規”。
湯凡告訴網易科技,一般他進入這些APP之后,會被要求做一個“風險測評”,之后會被評為“穩健型”或“保守型”,然后系統會不定期地向他推送這些產品。“不是我刻意選擇買這些產品的,而是在我的視線范圍內,只有這些產品。”他告訴網易科技。
但是,對于其中的風險,湯凡并不確定。他告訴網易科技,一般這些理財產品,它們的“產品詳情”或者“項目說明”中并沒有寫清楚錢最終是投向了哪里,無從判斷風險。唯一給他信心的是,他相信百度和京東這類的企業肯定跑不了。
金交所產品風險相對較高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金交所的產品,風險確實相對較高。理由很簡單:在金交所融資的成本較高,也就是說融資需要支付的利息較高,如果這些項目在傳統金融機構能夠以更低的利息借到錢,就不會去金交所掛牌尋求資金。
金交所在中國的金融體系中誕生時間較晚。中國第一家金交所,是成立于2010年的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之后又陸續成立了十幾家金交所。2012年,證監會牽頭建立了“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之后設立交易所需要經過聯席會議的批準,難度增加,于是各地類似新設立的交易所都稱為“交易中心”。據網易科技了解,目前全國的金融資產交易所和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大約共有60家左右(以下統稱“金交所”),它們大部分由省級金融局或者金融辦批準設立。
金交所的設立,最初主要是為了盤活不良資產和弱流動性的金融產品。但是業內人士告訴網易科技,在后續發展中,金交所并未完全沿著這兩條線往下走。目前,在金交所交易的資產主要有三大類:
第一類是基礎資產交易業務,直接對金融資產、不良資產、私募股權、委托債權投資、應收賬款等資產進行交易;
第二類是資產收益權交易業務,存量資產以應收賬款收益權、小貸資產收益權、融資租賃收益權、商業票據收益權等形式盤活;
第三類是信息撮合業務,交易所在市場上發揮其中介職能,提供企業投融資信息,登記托管等服務。
這些資產類型多樣,風險不一。業內人士告訴網易科技,在金交所,通道類業務占大頭,直接融資類業務占小頭。通道類業務,指的是來自銀行、保險、券商等機構的資產,這些機構之所以選擇通過金交所融資,是為了規避對傳統金融機構的一些監管規則,因為監管對傳統金融機構比較嚴格,金交所金融創新的空間比較大。直接融資類業務,就是原始資產直接在金交所融資,融資成本相對較高。總起來看,在金交所交易的資產,其風險高于銀行,因為融資成本高于銀行,如果一些項目能夠拿到成本更低的資金,就不會到金交所。該人士告訴網易科技,具體到每個交易所,風險偏好也有所不同,一些純國資背景的交易所會相對保守,但是引入了民營資本的交易所會更加激進。
與風險相對應,一般來說,金交所對投資者有一定的門檻,要求會員在注冊時提交身份證信息、資產證明、投資經歷證明。比如,武漢金融交易所和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都要求個人會員的金融資產在100萬元人民幣以上。
建立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也是國家相關規定要求的。《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國發 〔2011〕 38 號)要求,“各類交易場所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嚴格遵守信息披露、公平交易和風險管理等各項規定。建立與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知識和經驗相適應的投資者管理制度,提高投資者風險意識和辨別能力,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不單中國,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在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都有建立。2013年,時任四川金融資產交易所總裁秦仕魁等在《產權導刊》撰文討論《建立金融資產交易所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其中指出,建立這項制度具有重要意義: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控制交易所自身風險、規范交易所的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門檻悄然降低
但是,網易科技發現,金交所的資產上了互聯網金融平臺之后,投資者門檻卻變相降低了,百度錢包、京東金融、樂視金融等APP都存在這一問題。
百度錢包,以正在募集資金的定期理財產品“新客專享·百安1月170314”為例。這個產品的資產來自武漢金融資產交易所,該交易所實行會員制,只有成為會員才能參與交易。該交易所官網《武漢金融資產交易所會員管理辦法(試行)》中規定:
個人入會須向本所提出申請(或向本所授權的相關機構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
1、《武漢金融資產交易所入會申請書》;
2、個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3、本所認可的金融機構出具的個人金融資產在人民幣100萬元以上的證明文件;
4、本所規定的其他相關材料。
但是,在“新客專享·百安1月170314”的《項目說明》中,交易條件與受讓資格悄然降低,沒有了硬性的門檻,變成了一些描述性的詞語: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能夠識別、判斷和承擔擬投資項目的相應風險;
3.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和支付能力;
4.具有良好的商業信用;
5.投資本金融資產收益權后不可撤銷、不可提前贖回
這些APP對投資者也并不是完全沒有任何“硬性”要求,這個“硬性”體現在投資者剛剛下載注冊時,APP會要求注冊者做一個風險測評,特定的理財產品只對特定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但是,這些“硬性”要求形同虛設。
以京東金融的風險測評為例,風險測評一共7個問題,網易科技幾乎都勾選了最低選項,其中包括:年收入5萬元以下,用于理財投資的資產不超過2萬元,投資經驗是存銀行理財、從未買過其他產品,計劃投資期限少于1年,投資時首要目標是資產保值、不愿意承擔任何投資風險,自己能承受的短期最大投資損失在10%以內(沒有更少的選項),年齡在31—40歲之間。測評結果,網易科技記者的投資類型為“穩健型”,購買京東金融APP上來自金交所的定期理財產品沒有障礙,直接就到了支付頁面。
以京東金融的定期理財產品“京穗盈系列8號理財計劃”為例,這個產品來自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網易科技在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官網上看到,《廣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會員暫行管理辦法》顯示,該中心要求個人投資者“個人金融資產在人民幣100 萬元以上”。但在京東金融上,沒有這個硬性要求。
資金流向信息模糊
在這些APP上,如果要自己識別這些來自金交所的定期理財產品的風險,幾乎是不可能的。
以百度錢包的定期理財產品“新客專享·百安1月170314”為例:產品介紹中附了兩份文件——《項目說明》《百富安盈計劃金融資產收益權轉讓協議》。
先看《項目說明》,這份說明顯示,募集資金的項目名稱是“金融資產收益權項目(2017)B0118177號”,投資對象一欄顯示:“本項目募集資金100%投資于西安春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即轉讓方)認購金融資產所產生的收益權。該金融資產為符合監管要求的優質債權類資產等。上述金融資產由專業投資團隊按照嚴謹規范的投資流程進行投資管理,建立了良好的風險控制機制并設計了多重的安全保障,在力求資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穩健的投資收益。”此外,再無關于項目的任何具體信息,實際上看完這些說明,投資者并不知道錢最終投到了哪。
再看《百富安盈計劃金融資產收益權轉讓協議》,這個協議只是說明,西安春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通過武漢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將【新客專享·百安1月170314】金融資產收益權轉讓給受讓方(也就是購買這個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以及相關支付事項的說明。這個協議后面還附了一份《武漢金融資產交易所個人注冊投資者網上注冊協議》。全文看下來,都沒有資金流向的具體信息。
有趣的是,雖然這些隱藏在內文中的協議中處處表明,投資者需要風險自擔,但是在顯示在外的“投資說明”中,卻處處暗示資產安全、有保障:
百度聯合知名銀行,券商,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為用戶提供多重安全保障。
本產品投資于金融資產收益權,該金融資產是符合監管要求的優質債權等低風險資產。上述金融資產由專業投資團隊按照嚴謹規范的投資流程進行投資管理,建立了良好的風險控制機制并設計了多重的安全保障,在力求資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穩健的投資收益。
信息流向最模糊的是樂視金融的定期理財產品“樂享其成”系列。以“樂享其成177期1號”為例,產品簡介中只有寥寥數行:
“樂享其成177期1號”是由樂視金融平臺推出的產品,產品的底層資產是在交易所掛牌的債權收益權。平臺不對本產品承諾本息兌付。“樂享其成177期1號”的理財金將投向優質債權項目。項目甄選高信譽的機構合作,明確基礎資產操作風險,確保多重還款來源。相關合作機構根據基礎資產的具體情況制定了貸后監督的實施方案,進行多重貸后管理,提供完善的風險警示機制。
通篇,能夠表明風險水平的只有形容詞,沒有任何實質信息。除了這幾行字之外,再無任何關于理財產品的信息和文件。甚至,連理財產品來自哪個金交所都沒有寫明。
系統性風險之憂
一位資深銀行界人士對此現象表達了深深的擔憂,他向網易科技表示,核心問題在于,他認為金交所的產品風險相對較大,這是產品風險的主要根源。而且金交所只是做資格審查,并沒有對非結構化資產的風險評級能力,所以在金交所的交易平臺發布資產信息都沒有涉及資產風險評級或風險提示信息,這就像只要擁有金融辦批發的小貸公司,通過一定包裝就可以把風險資產通過交易所轉化成公募產品,向大眾吸納資金,這其中風險巨大。
對于產品風險,他解釋:“金交所主要是做企業應收賬款、各類小貸和融資擔保公司的資產交易轉讓平臺,資產主要來源各類小貸公司和擔保公司,以及企業應收賬款的資產。小貸公司本身控制風險的能力較弱,資產較為集中,因此風險較大。監管嚴格、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管理較為嚴格的銀行,在從事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貸款業務都非常謹慎,才導致資金無法流向實體,更何況是風險、監管和準備金較為薄弱的小貸公司資產。這個是產品風險的主要根源。”
對于由此導致的風險的擔憂,他表示:“金交所只是做資格審查,并沒有對非結構化資產的風險評級能力,即使是中國銀行業也沒有全面實施新資本協議并達到高級內部評級法,所以在金交所的交易平臺發布資產信息都沒有涉及資產風險評級或風險提示信息。這就像只要擁有金融辦批發的小貸公司,通過一定包裝就可以把風險資產通過交易所轉化成公募產品,向大眾吸納資金,金交所做的事和P2P平臺的性質并沒有本質差異,只是把本來P2P一個主體做的事情拆成3個主體來完成——小貸公司,交易所和理財分發平臺來完成。小貸公司作為商業主體在金融辦的弱監管下通過此種方式也會趨于充當交易通道的角色,做起交易業務,交易量大,獲利更高。這個就像引起美國次貸危機的CDS一樣,所有環節參與者認為風險不屬于自己承擔,轉而成為交易角色,而最終的基于CDS的衍生品的風險對終端債權人來說是沒有對稱信息,最終導致了系統性風險的爆發。”
不過一位金交所人士對此表示了不同看法,該人士曾在銀行工作過。他向網易科技反駁,中國的銀行業風險控制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無懈可擊,很多時候還有官僚氣息。他之所以投身金交所,也是看到這個領域的活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他也認為自己所在機構的風險控制能力與一些銀行不相上下。之所有由企業愿以更高的成本到金交所融資,是因為在金交所融資更加快捷,銀行審批流程太長。
對于一些大流量平臺資金流向模糊的問題,他向網易科技解釋,很多時候是因為融資方不愿向外界透露具體信息。在目前普遍面臨資產荒的情況下,平臺為了拿到好資產,生存下去,只好犧牲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可是如果回到投資邏輯上,對普通投資者而言,看不到自己的錢最終流向了哪里、無從判斷風險,同時平臺對投資的適當性沒有硬性要求,可以作為投資判斷的依據,就只能是對大平臺的盲目信任。這個邏輯本身也有問題。
中央財經大學應用金融系主任韓復齡向網易科技表示,信息披露不清晰、變相降低投資者門檻的問題,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確實存在。很多平臺為了生存下去,拿到更多的資產,往往對資金流向披露得比較模糊。“水至清則無魚”,為了獲得更多的資產、更多的客戶,把規模最大,都放松了信息披露方面的標準。從監管方面來看,中國金融業實行分業監管,但是實際上金融業務和金融風險是聚集在一起的,監管的相互協調配合也需要加強。實際上,現在這個變革也正在路上。
他認為,這個現象應當引起非常的重視,因為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最大的問題就是系統性風險。這正如美國次貸危機一樣,大家都認為在自己的環節不會出問題,最后爆發了系統性風險。一旦爆發系統性風險,那就是全社會買單。
以下為網易科技發現的存在類似問題的理財產品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