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喜歡自行服用六味地黃丸補腎;一些中老年男性,更是把它當作補腎壯陽的保健品長年服用;此外,許多女性聽說六味地黃丸有美容保健的功效,也會經常服用以延緩衰老。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六味地黃丸,以免大家走入誤區,以為凡是腎虛都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
歌訣
六味地黃益腎肝,茱薯丹澤地苓專,更加知柏成八味,陰虛火旺自可煎。
養陰明目加杞菊,滋陰都氣五味先,肺腎兩調金水生,麥冬加入長壽丸。
組成
熟地黃、山萸肉、干山藥 、澤瀉、牡丹皮、茯苓
用量
熟地黃,八錢 [24g];山萸肉、干山藥 ,各四錢 [各12g];澤瀉、牡丹皮、茯苓 去皮,各三錢 [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水化下三丸。
配伍特點
本方“三補”配伍“三瀉”,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并補,以滋補腎之陰精為主
主治
腎陰虛證。腰膝痠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
辨證要點
本方為補腎填精之基礎方,亦為“三補”“三瀉”法之代表方。以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沉細為辨證要點。
附方
附方一
知柏地黃丸
組成
六味地黃丸加知母 鹽炒 黃柏 鹽炒 各二錢[各6g]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錢(6g),溫開水送下
功用
滋陰降火
主治
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痠痛,遺精等證。
附方二
杞菊地黃丸
組成
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 菊花 各三錢[各9g]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9g),空腹服
功用
滋腎養肝明目
主治
肝腎陰虛證。兩目昏花,視物模糊,或眼睛干澀,迎風流淚。
附方三
都氣丸
組成
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 二錢[6g]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9g),空腹服
功用
滋腎納氣
主治
腎虛氣喘,或呃逆之證。
附方四
麥味地黃丸
組成
六味地黃丸加麥冬 三錢[9g] 五味子 二錢[6g]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9g),空腹時用姜湯送下
功用
滋補肺腎
主治
肺腎陰虛,或喘或咳者。
故事一則
北宋太醫院里的兒科名醫錢乙原本是一個民間的知名兒科醫生,療效卓著,聲名遠播。之所以能進太醫院,憑的完全是自己的真本事。
話說有一段時間,皇帝的小兒子,突發抽搐,遍請太醫院的醫生診治,效果不佳,于是,眾醫束手,經過大臣的推薦,錢乙被召進宮來,一番仔細地望聞問切之后,錢乙便心中有數,斷定太子的抽搐是因為脾虛所致,因此,開了一副同樣來源于《金匱要略》的方子,名叫黃土湯。
顧名思義,方中的主藥就是黃土,請注意,這黃土不是普通的田間地頭的黃土,而是鍋灶灶心里經過天長日久煅燒過的黃土,最終太子服藥之后,疾病無所遁形,太子順利康復。皇帝當然非常開心,就留錢乙在太醫院工作。
錢乙對于中醫的巨大貢獻不是給太子開了一副黃土湯,更重要的是,他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小兒體稟純陽,遇到外感疾病很容易就化熱,導致抽風死亡等嚴重后果。同時,他在民間多年行醫經歷中,他發現,很多孩子因為先天稟賦不足,或者后天營養不足,發育遲緩,用中醫的話說,就是以囟門遲閉為主要表現的“五遲”現象,這對于孩子未來的發展是巨大的障礙。
所以,錢乙經過慎重的考慮,并且小心探索,最終發現,如果將成人常用的補腎方子——金匱腎氣丸中的肉桂和附子兩味藥拿掉,則既能保證小孩的補腎效果,又沒有升陽動風動火的擔憂,于是,他就在臨床上開始使用起來,并且將其命名為地黃丸。
這一成果,就收錄在主要由其弟子閆孝忠記錄編撰的小兒科專著——《小兒藥證直訣》一書中,從此,六味地黃丸名揚天下。
⊙注: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老郎中祖傳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