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氣候干燥,氣溫多變,過敏原增多,容易引起咳嗽、咳痰。吃什么都沒有效果。
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款湯劑——百合固金湯。
百合固金湯
歌訣
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甘藏,麥冬芍藥當歸配,喘咳痰血肺家傷。
組成
熟地、生地、歸身、白芍、甘草、桔梗、玄參、貝母、麥冬、百合。
用量
熟地、生地、歸身各9g,白芍、甘草各3g,桔梗、玄參各3g,貝母、麥冬、百合各12g。
用法
水煎服。
配伍特點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為滋腎保肺,金水并調,尤以潤肺止咳為主;二為滋養(yǎng)之中兼以涼血止血,宣肺化痰,標本兼顧但以治本為主。本方以百合潤肺為主,服后可使陰血漸充、虛火自清、痰化咳止,以達固護肺陰之目的,故名“百合固金湯”。
主治
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咳嗽氣喘,痰中帶血,咽喉燥痛,頭暈目眩,午后潮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而致咳嗽痰血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咳嗽氣喘,咽喉燥痛,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痰多而色黃者,加膽南星、黃芩、瓜蔞皮以清肺化痰;若咳喘甚者,可加杏仁、五味子、款冬花以止咳平喘;若咳血重者,可去桔梗之升提,加白及、白茅根、仙鶴草以止血。
附注
附方
補肺阿膠湯
組成
阿膠(麩炒) 9g,牛蒡子(炒香)3g,甘草(炙)1.5g,馬兜鈴(焙)6g,杏仁(去皮尖,七個)6g,糯米(炒)6g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6g,水煎,食后溫服
功用
養(yǎng)陰補肺,清熱止血
主治
小兒肺陰虛兼有熱證。咳嗽氣喘,咽喉干燥,喉中有聲,或痰中帶血,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出處
《小兒藥證直訣》
化裁方之間的鑒別
百合固金湯與補肺阿膠湯治證均有肺虛有熱。但前者主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之咳嗽痰血證,偏于滋腎養(yǎng)陰潤肺,并能清熱化痰;后者主治小兒肺陰虛兼有熱之咳嗽證,偏于補益肺陰,兼以清肺化痰寧嗽。
故事一則
故事的主人公姓“陳”,我們暫且就叫他陳醫(yī)生。陳醫(yī)生多年臨床經驗中,有這樣一名患者記憶尤其深入。一天凌晨,陳醫(yī)生剛剛開門,就進來一名7十多歲的老爺子,他說在附近遛彎,看到這里可以看病,就摸索著進來了。
陳醫(yī)生連忙招呼他坐下,問他有何不適。他說不知道是否是天氣變燥的原因,最近老覺得咽喉特別干,還伴隨咳嗽,有時候還有氣喘,所以他鍛煉都不敢走太遠,萬一走不回去那可麻煩了。
陳醫(yī)生讓他張開嘴,發(fā)現(xiàn)舌紅少苔,說明是內熱,再摸摸脈搏,也是細數(shù)的。然后,陳醫(yī)生問他還有什么癥狀么?老爺子猶豫了一下,仿佛經過了重大思索告訴驚天秘密一樣,“我今天早上咳嗽的時候,發(fā)現(xiàn)痰中帶著血絲,我會不會是得了肺癌?”
聽到這個訊號,陳醫(yī)生也更加慎重了,陳醫(yī)生仔細再三地詢問,看還有沒其他細節(jié)遺漏,老爺子均以否定回答。過一會兒,他又告訴陳醫(yī)生,吐出來的痰發(fā)黃,質稠。陳醫(yī)生告知他,痰中帶血不一定是肺癌,通常氣管、支氣管疾病,如腫瘤、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都有可能導致痰中帶血。
故此,陳醫(yī)生給他用了百合固金湯加側柏葉、仙鶴草、白茅根以涼血止血。百合固金湯專治肺腎陰虛火旺為主的病因。
我們知道咳嗽肯定和肺有關,那么方中就用百合、生熟地滋養(yǎng)肺腎陰液,并為君藥;麥冬和玄參則處在丞相的位置,麥冬幫助百合以養(yǎng)肺陰,清肺熱,玄參助生熟地以益,腎陰,降虛火;當歸、芍藥養(yǎng)血和營,貝母、桔梗化痰止咳為佐;甘草調和諸藥為使,所以你看,古人的方劑配伍非常講求,君臣佐使諸藥適用,使陰液恢復,肺金得固,則咳嗽、吐血諸證自愈。
生活中,很多人一看到自己吐出來的痰中帶血絲,就很緊張,生怕自己和肺結核、肺癌沾上邊,誠如電視上常看到一樣,某皇帝坐在龍椅上咳嗽不止,打開手帕一看咳出血來了,太監(jiān)趕忙宣御醫(yī),不久后,皇帝駕崩。
其實,這只是劇情需要,實際上痰中帶血有多種原因。就像那位突然造訪的老爺子一樣,以為自己得了重大疾病,他聽了陳醫(yī)生的建議后,一邊吃著藥,一邊又去醫(yī)院拍了片子,發(fā)現(xiàn)只是支氣管擴張,虛驚一場。陳醫(yī)生給他開的藥見效后,他又抓了幾劑。
后來,每天早上陳醫(yī)生晨練的時候,總能老爺子矯健的身影。
⊙注: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y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