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要學習第一個方就是小柴胡湯。這個方是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非常重要的方。方的組成有柴胡、黃芩、半夏、生姜、人參、大棗、甘草。我們學習這個方,方的組成重要,用量重要不重要?尤其是哪一個藥用量比較大?柴胡。還有一個藥用量也是比較大的,半夏。還有一個藥用量是比柴胡、半夏的量還要大的,哪一個?大棗12枚,一枚大棗大概2.5g,差不多30g。這個方組成重要,用量重要。這個方煎煮重要不重要?煎煮是非常重要。張仲景在論述的時候說:“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告訴我們煎煮復雜不復雜?這個方,在通常情況下,煎煮應該多長時間?大概就是四十五分鐘到五十分鐘左右。煎煮有哪些重要性?有什么好處?有什么不足?不足,就是煎煮時間長,浪費能源。在通常情況下,藥煎煮需要多長時間呢?大概就是三十分鐘吧?小柴胡湯煎煮三十分鐘,主要有三大作用,解熱,可以治療好多發熱性疾病吧?抗炎,抗菌。小柴胡湯作用多不多?還是比較多的吧?
如果用小柴胡湯煎煮五十分鐘,仍然有什么?解熱、抗炎、抗菌,它又出現了一個什么作用呢?抗病毒。抗什么病毒?其中可以抗乙肝病毒。提到乙肝,同學們覺得這樣的病治療的難度怎樣?非常大吧?我在臨床中遇到乙肝這樣的病人我通常是這樣說的,你父母親有沒有?得出一個結論,凡是有家族性的比較難治,難治的程度就是同學們所說的非常大。如果不是家族性,而是被感染的,用我們的小柴胡湯,如果病人堅持服藥,還真能達到預期治療目的。比如說,我們中醫學院有一個老師,去找我看病。他悄悄的跟我說他是乙肝。我問他是不是家族性質?他說不是。我給他開方,大概吃到八九個月,一化驗,正常了。他又到了幾個醫院復查,總是正常。幾年過去了,每年體檢總是正常。以前別的人也給他開小柴胡湯,關鍵是煎煮的時間怎樣?沒有恰到好處。這是抗病毒煎煮的時間應該怎樣?煎煮五十分鐘;抗硬化,可以抗肝硬化,要按照西醫的說法是不可逆轉的。我們中醫學院有一個女同學,帶著她的姐姐來看病。她的姐姐就是三十多歲,是肝硬化。和我說話的時候,就是兩眼淚汪汪。我給她開小柴胡湯,并且告訴她煎煮的時間,一年半過去了,一做B超,B超顯示不是肝硬化,就是正常。這個人為了防止病情發展,她每周吃兩劑、三劑;還可以抗什么?腦動脈硬化。
再一個方面,抗腫瘤。在門診上班,有一個男同志不到六十歲,經檢查診斷是肝癌。肝癌的腫瘤大概比雞蛋要大一點,不僅僅一個像雞蛋,還有紅棗那樣大的。西醫說他的癌癥到了后期,沒有必要再做手術了,還有轉移。其中他有兩個癥狀,一個癥狀肝區疼痛,一個呢,時不時出現水腫。我給他開方,在吃得過程中,他的腫瘤總是在變小,二年過去了,后來變得更小一點了吧。五年過去了,他還在吃藥,這是抗腫瘤。在臨床中治療腫瘤,尤其是肝的腫瘤,效果還是應當不錯的。
再一個抗什么?可以抗潰瘍,主要針對兩個潰瘍效果比較理想,一個就是口腔潰瘍,就是人們說的免疫機能低下了;再一種就是抗胃潰瘍,比如說一個人是胃潰瘍,用我們學習的小柴胡湯,在一般情況下,吃不到一個月,原來做胃鏡是潰瘍,再一做怎樣呢?是正常。
抗潰瘍,還抗什么呢?抗精神失常。舉一個例子,在門診上班,有一個女同志。我想問同學們一下,你們說抑郁癥大部分是男的還是女的?差不多,男的也有,女的偏多,是吧?同學們說的是事實。為何女的偏多?主要就是女同志考慮問題太認真了,再一個女同志在考慮問題的時候,總是太保守了。該發泄的時候,怎樣?放在肚子里邊了。
我再舉個例子,去年上半年,我們中醫學院有一個女同學找我看病。她說最近這一段時間,總是覺得下樓的時候速度慢,想從窗口跳下。說明她對人生怎樣?我給她開方,她吃了三個月,她說終于明白了。心情怎樣?好多了。之后她把她的姐姐帶來了,也是什么?抑郁癥。比她怎樣?更嚴重,現在都達到了預期治療目的。這是我們學習可以抗什么?精神失常。
再一個方面,它可以抗什么呢?抗自由基。什么叫自由基?我在黑板上寫一個東西,我想好多同學我一寫知道是什么東西。什么東西?SOD,用中文表達一下,大寶。猜的真準確呀,怪不得同學們都是這樣漂亮,是不是整天用大寶呢?大寶的別名叫什么?SOD。SOD的別名叫什么?叫超氧化物歧化酶。小柴胡湯直接可以作用于超氧化物歧化酶。什么叫自由基?知道不知道西醫現在研究人的細胞,最小的結構單元是什么?知道不知道現在西醫研究到什么水平了?我要告訴同學們,西醫現在已經研究到陰陽了。真的假的?真的。說明西醫水平不斷在提高。自由基,人最小的結構單元叫做什么?電子團。電子團由什么結構的?陰和陽所構成,就是陰基和陽基構成電子團。電子團不斷變化,不斷變化成了細胞,不斷變化。西醫是不是研究到陰陽了?什么叫做自由基?指的就是不成對的電子團,叫什么?叫自由基。人為何會衰老?為何會死亡?主要就是什么?自由基多了。所謂自由基多了,比如說地球上都是女同志叫什么?叫垃圾。地球上都是男同志叫什么?叫垃圾。都是陽,構不成電子團。都是陰,構不成電子團。電子團是陰基加陽基。要想清除自由基,誰來清除呢?超氧化物歧化酶,就是小柴胡湯來作用的。
小柴胡湯還抗不抗?還抗,抗什么?抗免疫機能,這些話不太恰當,叫增強機體免疫力,不叫抗了。這是我們學習小柴胡湯。除了藥物組成的重要性,用量的重要性之外,一個主要方面,關系到療效,什么呢?要煎煮。好多好多人為何用了小柴胡湯沒有達到預期治療目的,關鍵是什么?沒有重視煎煮。我們到臨床中一定要重視什么?煎煮。煎煮沒有恰到好處,它會讓我們開的方是前功盡棄,病人花錢達不到治療目的,我們心中難受。煎煮的重要性。從現代研究啊,小柴胡湯一個主要成分叫做什么呢?叫皂甙一。煎煮三十分鐘就是皂甙一,煎煮到五十分鐘左右,這個東西找不到了,變成什么了?變成二了。這說明煎煮可以改變一個方的化學結構。這僅僅是現代研究的一個方面。張仲景寫“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當然我們學習的時候,還要重視什么?加減變化,到后邊再說。
我們學習要認識到一個問題,它的功用是什么?主要就是清膽熱,調氣機,補益正氣(和解少陽)。我們怎樣認識它的功用?主要與什么有關系?與它的用藥有關系。在認識的時候,它的藥理作用,主要與煎煮有一定關系,我們已經說了。
下面,我們學習小柴胡湯中醫的證。第一個方面就是少陽膽熱氣郁,還應該再加兩個字,少氣證。氣虛,為何是氣虛呢?因為它的功用有什么?補益正氣。它的主要癥狀表現是什么?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默默”是什么?表情沉默,不欲言語,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為何會出現“往來寒熱”呢?少陽為何會出現往來寒熱呢?想過沒有呢?想過吧?少陽受邪的前提是什么?少陽受邪的前提是正氣虛弱。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第97條中說“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前提是什么?正氣虛弱。說明發熱怎樣?正氣蓄積力量,極力抗邪,則發熱。使我忽然又想到一個問題,人們在通常情況下,說是往來寒熱,假如說,來了一個病人,這個病人沒有怕冷,就是發熱,能不能用小柴胡湯?在門診上班,來了一個病人,多大了,9歲了。她的母親說,她的女兒病最少四年了,每個月總是22號發熱。她說發熱體溫燒到40℃,治不治,第四天都好了。幾年過去了,我摸了一下脈象,問了一下情況,她給我提供了一個信息。她說這幾年來,每個月22號準時發熱,發熱基本上都是在早上四五點開始,看看面色是不榮的。張仲景是這樣說的,從寅至辰上,寅就是上午的三點;辰就是上午的九點,換一句話說,三點到九點是少陽所主的時間。舉一個例子不一定恰當,但是說不定能說明一個問題。假如說邪氣五公斤,正氣五公斤,誰怕誰?誰也不怕誰?處于什么狀態?僵持狀態。假如說到了什么時間?到了少陽之時,所謂所主時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在特定的情況下,有些人在某個時間段精力比較旺盛?這就是人有個時間段。少陽所主的時間段是什么?就是早上三點到九點,到了所主的時間,少陽之氣怎樣?大了沒有?大了?病是趨于緩解,張仲景所說的緩解,可能是病證緩解,可能向愈。
現在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假如說邪氣是個8,正氣是5,這個病斗爭明顯不明顯?不明顯吧?是不是病就緩解呢?不是的。假如說正好到了啥時間呢?少陽所主的時間,正氣怎樣呢?由5變成什么了?力量強了,正邪斗爭則高熱到40℃,這就是所主時間,正氣怎樣呢?蓄積力量抗邪比較明顯。我們認識六經所主時間的時候,一種可能性就是病證緩解,一種可能性就是什么?病證加重。根據她的病癥表現,把她辨為什么?少陽,開了小柴胡湯。她找我的時候,是什么時間呢?是18號。病人22 號沒有發熱。最后沒有發熱,最后怎樣?達到了預期治療目的。說明我們學習小柴胡湯,在一般情況下治療的是往來寒熱。在特定的情況下,只熱不寒可以用。換一句話說,今天有沒有好多疾病是低熱?治療效果不明顯,用什么方?小柴胡湯。
上一堂我們學習小柴胡湯,這一堂還是小柴胡湯。往來寒熱雖然是小柴胡湯主治證的一個主要方面,但是我們要認識到,但熱不寒也是可以用的。為何用?有沒有辨證要點?因為這個熱在誰所主的時間?這個人發熱總是在中午出現,總是在中午加重,就變了,用小柴胡湯就不一定有好的療效。胸脅苦滿,邪侵犯到少陽,少陽的經氣、經脈被郁滯了,就會出現什么?胸脅苦滿。這個胸脅苦滿包括不包括脅痛呢?能不能治療脅痛呢?是完全可以的。張仲景在《傷寒論》中第37條他說“胸滿,脅痛者,可與小柴胡湯。”可以治療脅痛吧?我給同學們在前面說煎煮的時候,就提到有一個肝癌,主要癥狀就是脅痛,肝區疼痛。我們開小柴胡湯達到了預期治療目的。這是我們學習認識到的一個方面。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默默就是表情沉默,不欲言語,相當于今天所說的抑郁癥。跟同學們開玩笑的時候說,男同志多還是女同志多?差不多,女同志偏多。男同志有沒有?在門診上班,有一個男同志抑郁癥。經過有效的治療,基本上都達到了預期治療目的。心煩,再煩再煩,可以出現神志異常,用我們學習的什么方?小柴胡湯。
張仲景所說的“喜嘔”有什么特殊概念?中醫在認識的時候,邪,我們畫兩個,這邊相當于什么呢?膽。這邊相當于什么?胃。嘔吐,不管怎樣說應該在胃,膽在正常情況下,它是要疏達胃氣的,膽疏達胃氣,胃氣是上了還是下了?這就是正常現象。在常的情況下,胃氣得到膽氣疏泄條達,就是通降正常。假如說,現在少陽膽有熱,膽在正常情況下,膽氣會疏達胃氣,現在膽有熱,擾亂胃氣,嘔吐了。從我們中醫這個角度,是膽有熱,胃沒有熱,膽熱影響到胃,胃有熱,胃氣上逆,出現嘔吐。假如說,嘔吐之后,胃中熱減輕了沒有?嘔吐之后,胃中熱還有沒有了?沒有了。為何沒有了?病不在胃而在膽。嘔吐之后,病人會出現一種感覺,胃中特別舒服,像正常人一樣。嘔吐之后,胃中舒服了吧?過了一段時間,也可能半個小時,也可能一個小時,也可能時間更長一點,熱怎樣?又來了,又擾亂胃氣。它不僅僅嘔吐,實際上還有胃中不舒服,病人是怎樣想?上一次一吐舒服了,如果能把它吐出來多舒服呢。我們理解張仲景所說的“喜嘔”就是指嘔吐之后胃中舒服像正常人一樣。我們在臨床中,比如說胰腺炎,膽囊炎,胃炎這樣的病人,如果出現嘔吐,如果嘔吐之后胃中舒服,我們馬上就想到什么方了?小柴胡湯。不用不知道,一用下一次還是要用的,就是什么?喜嘔。
口苦,熱吧?咽干,熱,目眩,會不會頭暈?會。熱容易出現頭暈目眩。回想一下,柴胡用量是多大?24g。柴胡是什么藥?辛涼。一下用了二十多克,涼、涼、再涼,涼,變成什么了?變成冷了,柴胡用量大,由原來的辛涼變成寒,清熱。這是我們認識到,柴胡用量大吧?黃芩清熱吧?
說到這里,舌苔應該是什么顏色?應該是黃,這里要做一個補充說明。張仲景在《傷寒論》中第230條中說“舌上胎白者,可與小柴胡湯。”張仲景說是什么?白。接著張仲景說的第二個證型是什么?“熱入血室”,它突出的是熱還是寒?熱吧?熱應該是黃。張仲景為何寫是白?我是這樣想的,我怎樣想呢?張仲景正在寫舌苔的時候,忽然間來了一個人,猜猜誰來了?不知道吧?是張仲景愛人來了。她說“仲景同志,發現問題了沒有?”張仲景一看她“什么問題?”她說“仔細看”張仲景沒有發現問題。她說“仔細看”。張仲景還沒有發現問題,又低下頭寫東西。他愛人沒有說話,用手做了一個動作,指指自己的臉。張仲景一看,怎么面色和原來不一樣呢?張仲景愛人問他,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時間吧?張仲景愛人今天把面色涂得白白的。張仲景一看,說漂亮漂亮,顏色就是紅里透白。張仲景愛人怎樣說呢?真白假白?張仲景說白白白,就是白。這一下子寫成什么了?寫成白了。這種情況下,張仲景愛人拉著他說,吃飯不要太辛苦了,休息一下。一休息,回來以后,那個時候又沒有鋼筆,研的墨水干了,張仲景一看,字寫錯了,怎么辦?張仲景愛人說,吃完飯以后再來改。吃晚飯以后,他沒有忘。張仲景愛人跟他怎樣說呢?今天晚上看看電視劇,這一下子,不看不行。到了今天變成什么了?白了。張仲景,在寫《傷寒雜病論》過程中,有多處都是什么?筆下之誤。有的人說,這不是張仲景筆下之誤,是后人張仲景的徒弟在抄的時候,是張仲景徒弟的愛人來了,影響寫錯了。這種可能性都是有的。我們今天在寫東西的時候,有沒有可能和別人說著話把一個字寫上了?有。這是我們學習小柴胡湯,知道可以治療的舌苔應該是什么?薄黃。張仲景說是什么?薄白。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出現這樣的矛盾是多處的。以后我們學到我會告訴同學們在哪個地方還有。
小柴胡湯治療的第二個病證就是熱入血室。熱入血室,張仲景在論述熱入血室的時候,張仲景用了三句話,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如結胸狀”,結胸,我們在前面學習的時候,也簡單說了一下,結胸病變部位在哪?可能在胸中,可能在胃脘,可能在腹部。張仲景所說的小柴胡湯治療熱入血室出現的“如結胸狀”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性指的是女同志在月經期出現乳房脹痛,乳房在胸中吧?疼痛也可能非常劇烈,相當于今天所說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有相當一部分女同志在月經來之前,疼痛怎樣?加重。這叫什么?“如結胸狀”,換一句話說,小柴胡湯可以治療什么?乳腺增生。第二個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女同志在月經來的時候,出現痛經。在小腹了?這也叫什么?結胸。為何不說是結胸,而說是如結胸狀?它表現的癥狀像結胸,且不是結胸。怎樣知道不是結胸?它的病證發生有個什么?時間的周期性。假如說一個女同志,怎樣叫做痛經?假如說她一個月三十天都是痛經,還叫不叫痛經?目前還不叫痛經,應該叫什么,叫腹痛。如果在月經期的前后,叫什么?痛經,這就是如結胸狀。
第二個方面,張仲景說了一個什么?“如瘧狀”,指的就是像瘧疾一樣。指的是女同志在月經前后,或者是月經期,總會出現感冒的癥狀,發熱,怕冷,月經期過了,感冒怎樣?好了。這叫什么病?這叫熱入血室。張仲景說癥狀表現像什么?像瘧疾,它表現一個什么特殊性,時間的周期性,月經期一過好了,這叫做什么?熱入血室。
第三個方面,張仲景說是什么?“如見鬼狀”。舉一個例子,事情發生在2011年3月份,鄭州航院三個女同志找我,其中有一個女同學說她經常見鬼。她們住在一個房間,她不是天天見鬼的,她總是在月經期前后,在晚上睡覺把燈一關上,她說某某人進來了,怎樣進來了?隨著門縫進來了。同學們趕緊把燈拉著,床上床下找了一下,沒有發現。問她她說看著了,從門縫擠進來的。一次、兩次,二年過去了,同學們對她漸漸也就習慣了,不過她一喊人們總是想起來檢查一下。她又說她父母親說,她小的時候中邪了,求過神,求過仙,最后說不再求了。吃了很多藥,也沒有多大作用。她說她見到有的是鬼,有時是人,見到的有相當一部分人她都沒有見過的,但她能叫出人家的名字。西醫把她作為精神病治過,其中她父母親把她帶到精神病醫院住過一段時間,照樣見鬼,與月經期有關系。張仲景在《傷寒論》第145條中說“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人血室。”我給她開了一個小柴胡湯,同時告訴她煎煮的時間,一個月過去了,她三個同學又來了,說她沒有再說見鬼,繼續吃藥。從我們中醫說是熱在哪?在血中吧?血抗不抗邪?不抗。靠的是什么?氣。氣白天行于哪?行于肌表;夜里行于哪?行于血中,正邪斗爭比較明顯,這樣的病發作有時間的周期性。
我在門診上班,還有一個女同志,這個女同志有五十多了。她丈夫說她在五年前,一到晚上發脾氣,說看電視不對,不看電視不對,換臺不對,不換臺不對,出去不對,在家不對,就是和她丈夫吵架。吵完她丈夫又和誰吵?和她兒子吵。說她兒子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她是更年期,我們把她辨為什么?熱入血室。一開藥,一吃藥,最后達到了預期治療目的。
學習小柴胡湯,第一個大的方面是什么?膽熱氣郁證;第二個大的方面是熱入血室證;第三大方面治療的病證是膽郁發黃證。張仲景所說的小柴胡湯不是治療所有的黃疸,而是針對膽熱氣郁證黃疸,黃疸就是西醫所說的肝損傷,轉氨酶升高,膽紅素升高,我們在應用小柴胡湯的時候,用了十次有九次都是轉氨酶沒有升高,膽紅素沒有升高,而是大三陽。說到這里,病人說他沒有任何癥狀,就是乙肝大三陽,想吃中藥,對于這樣的病證怎樣去辨證呢?他說沒有任何癥狀,就是一檢查發現問題了。這個問題我們怎樣去解決呢?摸一下脈象虛不虛,看一下舌質紅不紅,就行了。如果舌質紅,苔黃就是什么?小柴胡湯。如果舌質淡,苔薄白就能不用,這是我們學習小柴胡湯治療的病證,有很多很多。
下面我們學習小柴胡湯方的配伍,柴胡什么作用?它是既清少陽膽熱,又怎樣?疏達少陽膽氣,一舉兩得。黃芩呢?清瀉少陽膽熱,瀉熱于內;柴胡與黃芩主要就是清熱,清哪里的熱?少陽的膽熱,同時還疏達氣機。方中用的半夏、生姜什么作用?半夏降逆和胃。生姜呢?調理脾胃;這兩味藥配合在一起,半夏是偏于升還是偏于降?偏于降吧?生姜呢?偏于升,一升一降起到什么作用?調理氣機。張仲景經常用半夏和生姜配合在一起,一個目的調理氣機;另外一個,相對而言半夏或多或少有點毒,姜善于解半夏之毒,這就是說它們的配伍,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再一個方面,黃芩、柴胡,尤其是柴胡用量比較大,柴胡和黃芩配合在一起,雖然能清熱,清熱的時候有沒有寒凝的弊端?有吧?用半夏、姜什么作用?溫性的,可以制約柴胡、黃芩的寒凝弊端。病還有什么呢?有正氣虛弱。張仲景怎樣說呢?“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人參、大棗、甘草是不是補氣的?少陽之氣虛,補少陽之氣。大棗是干什么?人參是補氣的,那大棗協助誰呢?甘草呢?人參補哪里的氣?哪里需要哪里去。
還有一個問題,小柴胡湯治療的少陽,我們在學習中診及其它書的時候,說少陽是什么?半表半里。我認為呀,這種說法是不全面的,不符合臨床實際的。半表半里在哪?是既不在表也不在里,還是半在外半在里呢?少陽,應該在哪呢?應該是在少陽膽,少陽膽在哪?應該是在里。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說“此為半在表半在里”,在哪一條說呢?在148條。他說這一條病是表里兼證,在表是太陽病,在里是什么?少陽病證。后人在解釋的時候,對這條沒有認真地仔細地去分析,把少陽作為半表半里。實際上少陽在哪?就是在少陽膽,少陽里,這是我們學習要認識到一個問題。比如說,我們在應用小柴胡湯的時候,如果把它局限在半表半里,應用的范圍就有點局限性。在臨床實際中,只要一個病人具備了三個方面的病機,熱、氣郁、氣虛,都可以用,不要把它局限在某一個方面。
我在門診上班,遇到一個男同志,他說他是冠心病,一痛就煩,口苦,舌質紅,苔薄黃,我一問他,病證發作在早上偏多一些,把它辨為什么呢?少陽了。一個冠心病,中午偏多,我們就要問他想不想喝水,辨一下寒熱,再問一下有沒有汗出,就可以選什么方了?就可以選麻黃湯,桂枝湯,同樣能達到預期治療目的。小柴胡湯是我們在臨床中治病常用的一個方,我們要把這個方學好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