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陰心經合穴
少海穴又名曲節穴,為針灸穴位,手少陰心經合穴。海為諸川之匯,深闊無量。在人身以少陰為六經之最里。又本穴治癥,極為夏雜,牽及多經之病,有如眾癥來歸者,故曰“少海”。
所謂少者,指少陰經言也。其所治癥為表表里虛實寒熱以及七情志意等病,如癲狂、吐涎、項強、臂痛、齒痛、目眩、頭風、氣逆、瘰疬等等,即“海”之含意也。
【穴位釋義】
少,陰也,水也。海,大也,百川所歸之處也。該穴名意指心經的地部經水匯合于本穴。本穴物質為青靈穴水濕云氣的冷降之雨和極泉穴的下行之血匯合而成,匯合的地部水液寬深如海,故名。
【定位】
屈肘,在肘橫紋尺側紋頭凹陷處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旋前圓肌、肱肌。皮膚由前臂內側皮神經分布。在皮下組織內有貴要靜脈,該靜脈接受前臂正中靜脈或肘正中靜脈的注入。針由皮膚、皮下筋膜,在貴要靜脈的前方,穿前臂深筋膜,深進旋前圓肌,繼穿正中神經(或其內側)及其深方的肱肌。
【功能主治】
功能:
理氣通絡,益心安神,降濁升清。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主治:
1.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癥,頭痛,眩暈,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尺神經炎,尺神經麻痹;
2.呼吸系統疾病:肺結核,胸膜炎;
3.運動系統疾病:落枕,前臂麻木及肘關節周圍軟組織疾患,肘臂攣痛,下肢痿痹;
4.其它:心絞痛,淋巴結炎,疔瘡,瘰疬,急性舌骨肌麻痹或萎縮,肋間神經痛等。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癔病、精神分裂癥、尺神經麻痹、肋間神經痛等。配后溪穴主治手顫、肘臂疼痛;配神門穴、內關穴、大陵穴主治癔病。
【日常保健】
我們在日常保健過程中可以用少海穴提高保健養生的綜合性。對于在心火較旺的時候每天可以按摩3-4次,每次1-2分鐘就可以了。這個穴還可以治療出汗、心痛心煩等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