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一)生效法律文書、征收決定【物權法第 28 條】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
生效時發生效力。
(二)繼承、受遺贈【物權法第 29 條】 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
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三)合法建造、拆除房屋1、合法建造房屋的,自事實行為成就
(房屋封頂之時)時,建造人取得房屋所有權,無須登記;2、拆除房屋的,將每一層的
屋頂掀開時,該層的房屋所有權就消滅了,無須注銷登記。
基于法律行為的不動產物權變動
(一)區分原則
1 法律行為是否生效,應依照法律行為制度確定;
2 物權變動效果是否發生,應依照物權變動的規則確定;
3 因欠缺公示手段導致不能發生物權變動效果的,法律行為的效力不因此而受影響。
(二)債權形式主義(登記生效主義)
不動產:合同 登記=所有權
適用范圍:
1、建設用地使用權;2、房屋所有權;3、不動產抵押權
(三)債權意思主義(登記對抗主義)
任意公示:不公示,物權仍然變動,只是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
適用范圍:
1、土地承包經營權;2、宅基地使用權;3、地役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