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從小就受著這樣的熏陶:大量科學事實證明,人起源于動物界,人是從動物界分化出來的。但是,人和動物有本質的區別,人已經超出了動物界,成為自然界的改造者。并且認為:人和現代的類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進化來的。森林古猿最初在茂密的森林里過樹上生活。后來,部分地區的氣候變得干燥了,森林減少了,那里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地來生活,逐漸發展成為現代的人類。赤道附近的古猿,仍然生活在森林里,它們逐漸進化成為現代的類人猿。森林古猿進化成為人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恩格斯對這個進化過程作了解釋。恩格斯指出,下地來生活的古猿,它們用后肢走路,用前肢來取食物,用樹枝或石塊來防御敵害。在運用這些天然工具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制造簡單的工具。這樣,人的祖先就有了勞動。由于勞動,手便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改善。同時,也引起了身體其他器官的變化,特別是大腦得到高度的發展。在勞動過程中,產生了語言和意識,建立了社會。于是,勞動就使森林古猿變成了人。
歷史學家、生物學家及考古學家,甚至哲學家,他們根據化石的發現,為人類描繪了人類脫離古猿后的發展歷史:猿人階段——古人階段——新人階段。
這就是我們所接受的人類起源的教育,人們對此從來不曾有過懷疑,堅信達爾文與恩格斯傳給我們的“唯物史觀”,并且不遺余力地給予證明,哪怕牽強附會、轉彎抹角地都要繞到“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的觀點上去,這不得不說是中國人的悲哀。
對于萬物起源,孔子知之,文于周易,秦漢以下卻無人識之,宋周子識之,張子、程子明之,朱子廣之,其文大白于天下,宋明有道之儒皆曉了于胸。道有升降,有顯晦,時至今日,今人崇尚科學,知進化不知氣化,可知道之興廢不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