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
說到木蘭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花木蘭或者是一種花卉的名稱,然而這里的“木蘭”既非花名,也與花木蘭無關(guān),而是滿語“哨鹿”之意。
邀三兩好友開啟“木蘭之旅”。既然是遺憾那便不能辜負了,拉上了圍場的“原住民”我親親的同學(xué)說走就走。
在我對于草原的理解中,云是低的,似乎觸手可及;草是矮的,未及膝蓋。花與草相惜云與藍天相伴,牛羊遍地,一起拉著家常。
而木蘭圍場不僅滿足了這些,還有了一絲歷史的韻味,傳說的迷人。
草原
/草原
.
承德市區(qū)導(dǎo)航到達木蘭圍場正門,都市的繁華見消,放馬草原的壯闊見長。
左手是烏蘭布統(tǒng)的自然丘陵草原,跌宕起伏;右手是塞罕壩歷經(jīng)風雨艱難生長的人工森林。
草原天路兩邊交相呼應(yīng),不知自己身處草原還是藏身森林,別有一番風味。這番風味怎是一波拍照了得,我們想住在那里,擁抱這一片寂靜遼闊。
剛剛提到了塞罕壩的人工林場,之前這里屬于當年大清王朝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但是,隨著清王朝的逐漸沒落,這里也就失去了往日的喧鬧和輝煌。
塞罕壩
在同治二年,也就是1863年便在這里進行開圍放墾,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
后來又受到軍閥和日軍的掠奪性砍伐和連年山火,這里的原始森林蕩然無存。
在建國初期,這里已經(jīng)變成了高原荒丘。
因國家政策的支持組建了一支創(chuàng)業(yè)大軍,那一代人堅持著奮斗著塞罕壩的森林世界再次回到了大家的視野。
人類有著自己的想法,大自然的力量卻永遠不可忽視。
七星湖
七星湖的美是神與手的天然偶成,深吸一口,洗滌掉塵世的喧囂,真的想把這里的空氣灌上一桶背回家,藍天襯著白云,一不小心落在了七星湖。
七星湖有個神奇的傳說。七星湖,原來叫火泡子因為在康熙大戰(zhàn)噶爾丹的時候,這里是康熙的屯糧地,當時兩軍對壘,不分勝負,噶爾丹心生一計,火燒清軍糧草。
霎時間,火光沖天,大火難滅。此時,天降大雨,降雨過后,清軍開始清點糧草,發(fā)現(xiàn)損失并不是很嚴重。
大雨沖刷形成了七個水泡子,就把這個地方叫”火泡子”,口口相傳,就變成了活泡子,又因為這七個泡子的排列形狀像天上的北斗七星,于是有了今天的“七星湖”。
七星湖野花爛漫,野生的蘑菇唾手可得,不過一般都是有毒的蘑菇,可不能隨意采摘。
/七星湖
.
為了更好地欣賞我們把車停下,往深處走,誰料突然大雨傾盆,變了個落湯雞,可得隨身帶好傘,說不定就澆個滿頭蒙啊。
雨后天晴的那份靜謐也是令人向往的……
御道口
牛馬羊可以無限靠近,他們好像能讀懂我們的意思,擺著各種POSE
驅(qū)車前往御道口草原,一路上可以騎馬,可以草地賽車,可以滑草,看實景演出等等。
滿族的薩滿文化在實景演出中,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有一種敬畏也含有震撼。
馬術(shù)文化在馬場上揮灑著獨具特色的魅力,馬漢子的粗獷灑脫與馬兒的桀驁交相輝映。
康熙飲馬驛站&小灤河濕地公園
聽說這里有一座號稱壩上的“不夜城”這可不能錯過,說走就走,這里是一條滿蒙特色街
——康熙飲馬驛站,各色風味小吃,蘑菇醬、牛肉干、奶片、各種滿蒙家常菜,擦一擦口水,竟然還有特色表演,夜晚還有煙花,紅色的燈籠高高掛起,燈籠上的福字向游客表達美好的祝愿。
不遠處是小灤河濕地公園,我們徒步前往,天陰沉了下來,帶好傘,誰料一陣陣風吹過,又被大雨澆了,雨傘沒頂用啊!
這里的天氣真的是變化無常,這個季節(jié)一會半袖,一會風衣,其實帶著棉衣也不為過啊。
就這樣結(jié)束旅程,看過了草原,穿梭了森林,徜徉了花海,擁抱了沉浮,還好我來過,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