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首次發現或發生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異常。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稱糖尿病合并妊娠。目前我國GDM患病率已達10%~20%,大約平均每6個孕媽媽中就有1個成為“糖媽媽”,遭遇“甜蜜的煩惱”。
GDM有何風險?
GDM是一種高危妊娠,若血糖控制不佳,孕婦極易發生各種感染、流產、早產、巨大兒、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畸形、新生兒低血糖和呼吸窘迫綜合征,甚至出現母嬰死亡等不良后果。
GDM患者在產后發生2型糖尿病(T2DM)的風險是正常糖耐量孕婦的7倍,GDM患者產后5~16年約有17%~63%進展為T2DM,GDM患者產后發生其他代謝性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大提高,其子代成年后發生肥胖、糖耐量異常、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的風險也明顯升高。
GDM如何診斷?
GDM一般在孕24-28周通過75g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進行篩查,任何一項血糖值超過以下標準即診斷為GDM:
空腹血糖≥5.1mmol/L,
餐后1小時血糖≥10.0mmol/L,
餐后2小時血糖≥8.5mmol/L。
GDM患者血糖控制目標
GDM患者妊娠期血糖應控制在餐前及餐后2小時血糖值分別≤5.3、6.7mmol/L,特殊情況下可測餐后1小時血糖≤7.8mmol/L;夜間血糖不低于3.3mmol/L;妊娠期HbA1c宜<5.5%。
PGDM患者妊娠早期血糖控制勿過于嚴格,以防低血糖發生,妊娠期餐前、夜間血糖及空腹血糖(FPG)宜控制在3.3~5.6mmol/L,餐后峰值血糖5.6~7.1mmol/L,HbA1c<6.0%。
GDM如何治療?
目前控制孕期血糖的方法主要有健康教育、飲食控制、適當運動、血糖監測和胰島素治療。
孕婦在日常飲食中應多吃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及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低糖水果、雞蛋、低脂牛奶、魚肉、禽肉等);少吃或不吃高糖、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進食過飽,控制體重。
運動方式可選擇散步、瑜伽、孕婦操、游泳等,運動的強度應以孕婦能耐受、在運動過程中無不適為宜,每次運動的時間也因人而異,一般控制在30~60min之間。
80%~90%的GDM患者可以通過飲食控制和適當運動來達到血糖控制。經過飲食和運動管理,妊娠期血糖還不達標時,應及時加用胰島素進一步控制血糖。
胰島素治療
目前可應用于孕期的胰島素制劑:
①可應用于孕期的胰島素類型包括所有的人胰島素,如短效、中效及預混人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有門冬胰島素、賴脯胰島素、地特胰島素。
②孕期胰島素應用方案,對于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升高,推薦三餐前短效/速效胰島素+睡前NPH。由于孕期胎盤胰島素抵抗導致的餐后血糖升高更為顯著的特點,預混胰島素應用存在局限性,不作為常規推薦。
胰島素用量及調整:
初始應從小劑量開始,0.3~0.8U/(kg·d)。每天計劃應用的短效胰島素總量應分配到三餐前使用,分配原則是早餐前最多,中餐前最少,晚餐前用量居中。
每次調整后觀察2~3天評估療效,每次以增減2~4U或不超過胰島素全天用量的20%為宜。夜間胰島素作用不足、黎明現象和Somogyi現象均可導致高血糖的發生,前兩種情況必須在睡前增加中效胰島素用量,而出現Somogyi現象時應減少睡前中效胰島素的用量。
妊娠中、晚期對胰島素需求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妊娠32~36周時胰島素需求量達高峰,36周后稍下降,胰島素用量的調整應個體化。
口服降糖藥物
多項二甲雙胍與胰島素孕期應用的頭對頭研究證實了二甲雙胍孕期應用的療效及安全性,但由于我國尚無二甲雙胍孕期應用的適應證,且口服降糖藥物用于孕期糖尿病仍缺乏長期安全性的數據,孕期不推薦使用口服降糖藥物。
來源:整理自人衛藥學、上海市糖尿病臨床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