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是符合我國國情和人群的高血壓防治權威參考。最近,有關專家對《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版修訂要點進行了簡要論述。
當前防治形勢
從1991至2015年的高血壓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正逐年增高,但與此同時,人們對于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也得到提升。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發病的第一危險因素,我國71%的腦卒中死亡和54%的心梗死亡與高血壓有關。
主要防治目標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版修訂的指導思想是:執行國家“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重心下沉”的方針。相關研究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發生腦卒中:心梗的概率約是5:1,由此確定我國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標是預防腦卒中。
降壓目標及措施
血管病高危患者,血壓降至130/80mmHg也有益;對血壓≥150/95mmHg患者,可開始聯合治療;對一般高血壓患者初始用常規劑量降壓藥;降壓目標<140/90mmHg,能耐受的部分患者可降至130/80mmHg左右;積極聯合治療。
高血壓分層指標變化
增加130~139/85~89mmHg范圍;將心血管危險因素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診斷標準改為≥15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腦卒中發病危險因素;將心房顫動列入伴隨的心臟疾病;將糖尿病分為新診斷與已治療但未控制兩種情況,分別根據血糖(空腹與餐后)與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診斷;在其他危險因素和病史中,加入慢性腎病3期、慢性腎病4期;對高血壓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按有無并發癥進行不同分層。
如何防治高血壓
適度運動。長期運動鍛煉可以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使去甲腎上腺素等縮血管物質釋放減少,血管擴張,血壓降低;同時,運動時,骨骼肌內血流量增加,也會使周圍血管擴張,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就會使血壓下降,從而預防心血管病。
避免久坐。長時間坐著,血液流動緩慢,能量消耗減少,脂肪容易堆積,長此以往,會導致血管逐漸硬化,血管內脂質沉積,管腔狹窄,血壓升高,心血管病發生率倍增。
不要劇烈運動。高血壓患者不要進行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運動。這是因為人體在進行劇烈運動時可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大幅度升高及心率增快,增加心血管意外的概率。
降低體重。體重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而胖人的血壓往往會高出正常水平,體重越重,患高血壓的危險性也就越大。因此,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減重。
合理飲食。少吃鹽,少吃油、肉類,多吃膳食纖維;補充維生素,多吃蔬果;多攝入含鈣、鎂、鋅、硒、鉀等營養元素的食物。
規范用藥。輕度高血壓患者,應以運動療法為主,藥物為輔;中、重度高血壓患者應注意根據醫囑規范用藥,同時適度運動。
堅持健走。健走是一種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簡單易行,安全有效。長期堅持能輔助降壓,增強高血壓人群抵抗力,減少發生并發癥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