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極危
中國重點保護一級動物!
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是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頂鶴,體長130~140厘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余羽毛白色,棲息于開闊平原沼澤草地、苔原沼澤和大的湖泊巖邊及淺水沼澤地帶。常單獨、成對和成家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節則常常集成數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別是在遷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薺等植物的莖和塊根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葉、嫩芽和少量蚌、螺、軟體動物、昆蟲、甲殼動物等動物性食物。分布于中國\印度、伊朗、阿富汗和日本等地。
白鶴在中國文化中占一席之地,象征吉祥長壽,潔白一身體現白鵝純真之雅,也代表著吉祥如意。
廣東珠海三灶村民,每年農歷新年初一開始活動至初七,都舞獅耍鶴。除夕夜,要為新扎的白鶴披紅戴花,由德高望重的長者為白鶴點睛開光,以顯其的靈性威力(用新毛筆點朱砂點眼睛)。鶴舞模仿白鶴:梳理羽毛、尋找食物、喝水、飛翔、休息、蹲在一邊聽鶴歌等動作表演。鶴歌是鶴舞的重要部分,自編自唱,四句一組,長度不限,如果不想繼續唱了,按照慣例,歌者只需唱一句“出齊羽毛飛上天“,鶴歌便結束了。歌詞歌頌社會發展、好人好事、勸人從善、教人上進,有著寓教于樂的作用。
攝影:
老兵不油丹頂鶴 赤頸鶴 浪尖上的靈魂舞者蒼鷺 大藍鷺 天鵝之舞 神游寶寶家雞年賞雞 白腹錦雞 紅腹錦雞 水雉印度雕鸮 印緬斑嘴鴨 白頸鸛 彩鹮白頭雕 白尾海雕 虎頭海雕 大紅鸛棕尾虹雉 毛腿魚鸮 毛腳鵟 疣鼻天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