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花市樹30周年系列文章(三)
月季夫人和北京的月季
作者:付麗
主播:A K
編輯:郡主
在全市人民熱情的推薦評選北京市花的時候,月季花是呼聲最高、投票最多的花,可見她是多么受北京市民的歡迎。
上個世紀80年代,北京地區就已經成為月季科研、生產和應用的中心,尤其是月季當選市花后的這30年,絢爛多彩的月季盛開在環路、在街邊、在公園,成為北京靚麗的城市名片。
吃水不忘挖井人,賞花不忘養花人,在紀念市花30周年之際,我們一定要講講“月季夫人”和北京月季的不解之緣。
“月季夫人”名叫蔣恩鈿,出生于19世紀初,清華大學西洋文學專業,雖然沒有大學同學錢鐘書那樣的學術地位,也沒有中學好友楊絳那樣的顯赫聲名,而她卻因月季花載入史冊,同樣閃爍著璀璨的光芒。
1951年,蔣恩鈿接受了旅歐華僑吳賚熙博士生前的重托,將吳家多年收集的國內外200多個品種的月季移植到家中,進行培育。后因工作調動,這些月季要隨她移居天津。
北京市園林局為了留住這批寶貴的月季,聘請蔣恩鈿為顧問,并在天壇公園修建月季園種植這些月季。
蔣恩鈿作為園藝顧問,就在天壇公園祈谷壇西壇院的齋宮內工作住宿,月季的魔力吸引著她每隔一周就從天津趕到北京,給月季松土、剪枝、澆水、施肥、扦插繁殖。
吳博士留下的月季書刊,她讀了一遍又一遍。同時,她也不斷的向各位園藝家請教。在學習和實踐中,她成了全國聞名的月季種植高手,只要一看月季花的葉子,就能知道將來會開什么顏色的花。
上世紀50年代中期,周恩來總理曾訪問印度,道路兩旁五彩繽紛的月季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國后周總理就問:“首都能不能也用些漂亮的月季美化起來?”
當時的北京市長吳晗立即邀請蔣恩鈿籌建人民大會堂月季園,她想都沒有想的就捐出了所有的月季。
1959年國慶十周年之際,人民大會堂旁邊的月季園里鮮花盛開,所有的花朵都按照蔣恩鈿預先設計好的顏色與圖案準時綻放,成為國慶期間一道靚麗的風景。
1963年5月中旬,天壇公園迎來了當年第一個月季花季,成千上萬的市民爭先恐后地到天壇公園看花。
朱德老總以愛蘭著稱,以花會友,他常到月季園賞花,生性詼諧的陳毅元帥戲稱朱老總是“蘭花司令”,指著蔣恩鈿說:“你是月季夫人”,自此蔣恩鈿得下了“月季夫人”的美名。
蔣恩鈿不愧為“月季夫人”的雅號,她最早確鑿地考證出現在全球占90%之多的“雜交茶香月季”母本出自中國,從而澄清了長期以來認為月季是由歐洲引進的洋花的觀點。
她還對月季品種做了分類,編寫了月季品種目錄,月季品種的鑒定,對于培育新品種十分重要。
到了1966年,天壇的月季園已擁有3000多個品種。北京乃至中國今天能有這么多品種的月季,蔣恩鈿是功不可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