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清晨起床后,開始一天不同的辛勤工作。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在這個忙碌紛擾的世界里至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期待著每天下班后可以擺脫疲憊,讓雙腿放松。
但可惜的是,這看似再正常不過的放松對于許多人來說確是奢望,他們回家后發現腿部疲勞、腫脹、疼痛、抽筋,找不到舒服的姿勢來緩解這些癥狀,這些癥狀統稱為不寧腿綜合癥(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 。RLS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VI),也就是大眾常說的靜脈曲張。美國曾有報道,至少10 - 15%的美國人存在RLS,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兩倍,至少39%的RLS患者有潛在的靜脈功能不全。我國還沒有進行過類似的統計,但前來就診的許多患者都會訴及上面提到的癥狀。一位女性患者曾經這樣對我描述癥狀:不管什么姿勢腿都不舒服,恨不能把腿扛到肩膀上。
早在1672 年,英國醫生ThomasWillis 首次描述了不安腿綜合征,該病又稱為Ekbom綜合征,其臨床表現通常為夜間睡眠時,雙下肢出現極度的不適感,迫使患者不停地移動下肢或下地行走,導致患者嚴重的睡眠障礙。該病雖然對生命沒有危害,但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許多美國和歐洲的研究已經表明,頻繁醒來造成的不安和周期性腿部運動引起夜間血壓波動導致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對70000多名婦女參加的健康研究發現, RLS女性與沒有RLS的女性相比發生心臟病的幾率上升50%,尤其是對于RLS病程超過三年以上的患者。另一項研究發現,RLS男性相比沒有RLS的男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約高40%,且更易發生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疾病及營養和代謝障礙。
國際不寧腿綜合癥研究組(IRLSSG)制定了一個由四個癥狀組成的最低診斷標準:
1、 異常感覺:由于肢體的難以形容的不適感,導致有運動肢體的強烈愿望,主要是下肢。這些異常感覺常發生在肢體的深部,而不是在表面,如皮膚。
2、 運動癥狀: 患者不能入睡,不停運動肢體以緩解異常感覺。主要表現為來回走動、不停晃動或屈曲伸展下肢、或者在床上碾轉反側。
3、 癥狀在休息時加重,活動可以暫時緩解。
4、 癥狀在夜間加重,深夜達到高峰。
RLS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下肢靜脈功能不全,在我們腿部靜脈中有許多單向開放的“閥門”,我們稱之為靜脈瓣膜。 正常情況下,這些瓣膜使得我們即使是站著的時候,靜脈血也能從腿部一路往上回流入心臟。而如果這些瓣膜出現了問題,血液由于重力的緣故返流積聚在腿部引起靜脈高壓、炎癥、組織水腫、皮膚變色、腿部疲勞和抽筋等癥狀。在靜脈學雜志(Phlebology) 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治療靜脈曲張和潛在的靜脈功能不全后可使98%的RLS患者癥狀緩解。
正常靜脈瓣膜與曲張靜脈瓣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