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硅(SiO2)是玻璃的常見基本成分。[1]在自然界中,石英的玻璃化發生于閃電擊中沙子時,形成中空的,分枝狀根莖名為閃電。[2]
熔融石英是由化學純二氧化硅制成的玻璃。它具有優異的抗熱沖擊能力,能夠在熾熱時在水中存活。然而,它的高熔化溫度(1723 °C )和粘度使其難以使用。[3]通常,添加其他物質是為了簡化加工。一種是碳酸鈉(Na2CO3,“蘇打”),它降低玻璃化轉變溫度。蘇打使玻璃水溶,這通常是不希望的,所以石灰 (CaO,氧化鈣,通常從石灰石中獲得),一些氧化鎂 (MgO)和氧化鋁 (Al2O3)的加入以提供更好的化學耐久性。所得玻璃含有約70-74%重量的二氧化硅,被稱為鈉鈣玻璃。鈉鈣玻璃約占人造玻璃的90%。[4][5]
大多數普通玻璃含有其他成分來改變其性質。鉛玻璃或燧石玻璃更“明亮”,因為增加的折射率導致明顯更多的鏡面反射和增加的光色散。添加鋇也會增加折射率。二氧化釷賦予玻璃高折射率和低色散,以前用于生產高質量的透鏡,但由于其放射性,已被現代眼鏡中的氧化鑭取代。[6]鐵可以摻入玻璃中以吸收紅外輻射,例如在電影放映機的吸熱濾光器中,而鈰(IV)氧化物可以用于吸收紫外波長的玻璃。[7]
以下是更常見類型的硅酸鹽玻璃及其成分、性能和應用:
另一種常見的玻璃成分是粉碎的堿性玻璃或“碎玻璃”,可用于回收玻璃?;厥詹AЧ澥≡牧虾湍茉?。碎玻璃中的雜質會導致產品和設備故障??梢约尤氤吻鍎┤缌蛩徕c、氯化鈉或氧化銻,以減少玻璃混合物中氣泡的數量。 玻璃批量計算是確定正確原料混合物以獲得所需玻璃成分的方法。[26]
Moldavite是一種隕石撞擊形成的天然玻璃,產自波西米亞的貝塞斯
閃電管石塊
石英砂(二氧化硅)是工業玻璃生產的主要原料
三位一體核武器試驗制造的玻璃
鉛玻璃,在玻璃中加入氧化鉛制成的玻璃
硼硅酸鹽玻璃吉他幻影
玻璃的廣泛使用主要是由于生產出對可見光透明的玻璃組合物。相反,多晶體材料通常不透射可見光。[27]單個微晶可以是透明的,但是它們的小平面(晶界)反射或散射光,導致漫反射。玻璃不包含與多晶體中晶界相關的內部細分,因此不會像多晶材料那樣散射光。玻璃的表面通常是光滑的,因為在玻璃形成過程中,過冷液體分子不會被迫處理成剛性的晶體幾何形狀中,并且可以遵循表面張力,這會產生了微觀上光滑的表面。即使玻璃部分吸光,即著色,這些賦予玻璃透明度的特性也可以保持。[28]
玻璃具有折射、反射和透射遵循幾何光學的光的能力,[29]而不會散射(因為沒有晶界)。[30]它用于制造鏡片和窗戶。[31]普通玻璃的一個折射指數大約1.5。[32]這可以通過添加低密度來變修改[33]例如降低折射率的硼(見冠狀玻璃),[34]或者用高密度材料例如(傳統的)氧化鉛(參見含鉛玻璃和鉛玻璃)或在現代使用中,毒性較低的氧化物鋯、鈦、或鋇。這些高折射率玻璃(在玻璃器皿中使用時被不準確地稱為“晶體”)會產生更多彩色光的色散,并因其鉆石般的光學特性而備受推崇。
根據菲涅耳方程,玻璃板的反射率約為每表面4%(在空氣中垂直入射時),[35]并且一種元件素(兩個表面)的透射率約為90%。[36]具有高氧化物鍺含量的玻璃也可應用于光電子學,[37]例如,對于透光光纖。[38]
簡易光學裝置:放大鏡
光玻璃纖維束
在制造過程中,硅酸鹽玻璃可以被澆注、成型、擠出和模塑成從平板到高度復雜形狀的各種形式。[39]成品很脆[40]并且會斷裂,除非層壓或經過特殊處理,[41]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非常耐用。[42]它侵蝕得非常慢[43]并且能大部分都承受水的作用。[44]它最能抵抗化學攻腐蝕[45]不與食物反應,是制造食品和大多數化學品容器的理想材料。[46]玻璃也是一種相當惰性的物質。[47]
腐蝕
盡管玻璃通常是耐腐蝕性的[48]并且比其他材料更耐腐蝕,但它仍然會被腐蝕。[42]組成特定玻璃成分的材料對玻璃腐蝕的速度有影響。[45]含有高比例堿的玻璃[49]或者堿土金屬的耐腐蝕性不如其他種類的玻璃。[50]
玻璃鱗片有防腐涂層的應用。[51]
力量
玻璃的拉伸強度通常為7兆帕(1000 psi),[52]然而,理論上它可以有一個強度17千兆帕,因為玻璃有很強的化學鍵。幾個因素,如劃痕和氣泡等缺陷[53]以及玻璃的化學成分會影響玻璃的拉伸強度。[54]幾種工藝如增韌可以提高玻璃的強度。[55]
在玻璃批料制備和混合之后,將原料輸送到熔爐中。用于大規模生產的鈉鈣玻璃在燃氣單元中融化。特種玻璃的較小規模熔爐包括電熔爐、罐式熔爐和日用儲罐。[56]經歷熔化、均質化和精制(去除氣泡)后,玻璃才會成形。用于窗戶和類似應用的平板玻璃是由浮法玻璃工藝形成的,這一過程是在1953年到1957年間由英國皮爾金頓兄弟的Alastair Pilkington爵士和肯尼斯·比克斯塔夫(Kenneth Bickerstaff)使用熔融錫槽創造了連續的玻璃帶,在重力的影響下不受阻礙地流動。玻璃的頂部表面在壓力下經受氮氣以獲得拋光表面。[56]用于普通瓶和罐的容器玻璃是通過吹制和壓制的方法形成的。[57]這種玻璃通常經過輕微的化學改性(添加更多的氧化鋁和氧化鈣),以提高耐水性。玻璃成形技術的表格進一步總結了其他玻璃成形技術。
一旦獲得所需的形狀,玻璃通常被退火,以消除應力并增加玻璃的硬度和耐久性。[58]隨后可進行表面處理、涂層或層壓,以提高化學耐久性(玻璃容器涂層內璃容器)內部處理、強度(鋼化玻璃、防彈玻璃、擋風玻璃[59]),或光學性能(隔熱玻璃,抗反射涂層)。[60]
雜質使玻璃具有顏色
透明和不透明示例
玻璃可以吹成眾多的形狀
玻璃中的顏色可以通過添加均勻分布的帶電離子(或色心)和通過沉淀精細分散的顆粒(例如在光致變色玻璃中)來獲得。[61]普通鈉鈣玻璃薄時肉眼看起來無色,盡管氧化鐵 (FeO)雜質高達0.1%重量[62]產生綠色,這可以用厚片或借助科學儀器觀察。進一步FeO和氧化鉻 (Cr2O3)添加物可用于生產綠色瓶子。硫與碳和鐵鹽一起用于形成鐵多硫化物,并產生黃色到幾乎黑色的琥珀色玻璃。[63]玻璃熔體也可以從還原性燃燒氣氛中獲得琥珀色。[64] 二氧化錳可以少量添加,以去除氧化鐵(ⅱ)產生的綠色。藝術玻璃和工作室玻璃使用嚴密保護的配方著色,包括金屬氧化物、熔化溫度和“烹飪”時間的特定組合。藝術市場上使用的大多數有色玻璃是由服務于該市場的供應商批量生產的,盡管有些玻璃制造商能夠用原材料制造自己的顏色。
天然玻璃,尤其是火山玻璃黑曜石,被全球許多石器時代社會用于生產鋒利的切割工具,并且由于其來源區域有限,被廣泛交易??脊抛C據表明,第一個真正的玻璃是在敘利亞北部沿海、美索不達米亞或古埃及制造的。[65]公元前三千年中期,已知最早的玻璃物體是珠子,可能最初是作為金屬加工 ( 爐渣)的意外副產品產生的,或者是在生產彩釉過程中產生的,彩釉是一種通過類似上釉的工藝制成的玻璃前材料。[66]
玻璃仍然是一種奢侈品,超過青銅時代晚期文明的災難似乎已經是玻璃制造停滯不前南亞玻璃技術的本土發展可能始于公元前1730年。[67]然而,在古中國代中與陶瓷和金屬制品相比,玻璃制造似乎起步較晚。術語玻璃發展于后期羅馬帝國。那它位于特里爾的馬玻璃以制造心特,在在現代德國晚期拉丁語學術語lesum起源于日耳曼語,代表透明的,有光澤的物質。[68]羅馬帝國各地都發現了玻璃物品[69]在國內,葬禮,[70]和工業環境。[71]羅馬玻璃的例子已經在前羅馬帝國之外的中國,[72]波羅的海、中東和印度被發現。[73]
玻璃在中世紀被廣泛使用。在對定居點和墓地的考古挖掘中,英格蘭各地都發現了盎格魯撒克遜玻璃。[74]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玻璃被用于制造一系列物品,包括容器、窗戶,[75]珠子,[76]也用于珠寶。[77]從10世紀起,玻璃被用于教堂和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戶,沙特爾主教座堂和圣丹尼斯大教堂有著著名的例子。到了14世紀,建筑師們正在設計帶有彩色玻璃墻的建筑,例如圣禮拜堂,巴黎,(1203–1248)[78]和格洛斯特大教堂的東端。[79]彩色玻璃在19世紀隨著哥德復興式建筑的出現有了重大復興。[80]隨著文藝復興和建筑風格的改變,大型彩色玻璃窗的使用變得不那么普遍。[81]家用彩色玻璃的使用增加了[82]直到大多數堅固的房子都有玻璃窗。這些玻璃最初是由小塊玻璃引線在一起的,但隨著技術的變化,玻璃可以用越來越大的板材相對便宜地制造。這導致了更大的窗玻璃,在20世紀,普通家庭和商業建筑中的窗戶變得更大。
在20世紀,新型玻璃如夾層玻璃、強化玻璃和玻璃磚[83]增加了玻璃作為建筑材料的使用,并帶來了玻璃的新應用。[84]多層建筑通常用幾乎完全由玻璃制成的幕墻建造。[85]類似地,夾層玻璃已經廣泛應用于擋風玻璃的車輛。[86]自中世紀以來,眼鏡就一直使用光學玻璃。[87]透鏡的生產變得越來越熟練,有助于天文學家[88]以及在醫學和科學中具有其他應用。[89]玻璃也用作許多太陽能收集器的孔徑蓋。[90]
從19世紀開始,許多古老的玻璃制造技術開始復興,包括浮雕玻璃,自羅馬帝國以來首次實現,最初主要用于新古典主義風格。[91]新藝術運動大量使用玻璃,[92]隨著勒內·萊儷,艾米里·加利和南希的道明生產彩色花瓶和類似的產品,通常是浮雕玻璃,也使用光澤技術。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在美國專門研究世俗和宗教的彩色玻璃,以及著名的燈具。20世紀初,諸如沃特福德和萊儷等公司大規模生產玻璃藝術品。大約從1960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小工作室手工制作玻璃藝術品,玻璃藝術家開始把自己歸類為實際上在玻璃領域工作的雕塑家,他們的作品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精細工藝。
在21世紀,科學家觀察到古代彩色玻璃窗的特性,其中懸浮的納米粒子阻止紫外線引起改變圖像顏色的化學反應,正在開發攝像技術,使用類似彩色玻璃捕捉2019年火星的真實彩色圖像歐空局火星車任務。[93]
瑞典科斯塔·格拉斯布魯克(Kosta Glasbruk)的口吹玻璃,(1742年)上有吹玻璃工人管道上的浮子標記
英國坎特伯雷的一座建筑,它以不同的建筑風格和玻璃幕墻展示了其悠久的歷史,包括從16世紀到20世紀的每一個世紀。
圣丹尼斯大教堂唱詩班的窗戶,是最早使用大面積玻璃的地方之一。(13世紀早期的建筑,19世紀修復了的玻璃)
“哈德威克大廳,玻璃比墻還多?!?16世紀)
維也納奧斯特賴希什郵局的窗戶(20世紀初)
洛杉磯Westin Bonaventure酒店展示了玻璃作為建筑材料在20 - 21世紀的廣泛使用
新的化學玻璃成分或新的處理技術可以在小規模實驗室實驗中進行初步研究。實驗室規模玻璃熔體的原材料通常不同于大規模生產中使用的原材料,因為成本因素的優先級較低。在實驗室中,大多使用純化學品。必須注意原材料沒有與環境中的水分或其他化學物質(如堿金屬或堿土金屬氧化物和氫氧化物或氧化硼)反應,或者雜質是定量的(燒失量)。[103]在選擇原料時應考慮玻璃熔化過程中的蒸發損失,例如,亞硒酸鈉可能優于容易蒸發的物質SeO2。此外,與相對惰性的原料相比,更容易反應的原料可能是優選的,例如Al(OH)3超過Al2O3。通常,熔化在鉑坩堝中進行,以減少坩堝材料的污染。玻璃的均勻性是通過均化原料混合物(玻璃配合料)、攪拌熔體以及粉碎和再熔化第一熔體來實現的。所獲得的玻璃通常進行退火,以防止加工過程中破裂。[103][104]
為了從玻璃形成傾向差的材料制造玻璃,使用新技術來提高冷卻速率或減少晶體成核觸發。這些技術的例子包括氣動懸浮(在熔體漂浮在氣流上的同時冷卻熔體)、噴濺淬火(在兩個金屬砧之間擠壓熔體)和輥淬火(通過輥澆注熔體)。
玻璃纖維(也稱為玻璃增強塑料[105][106])是種復合材料,由嵌入塑料樹脂中的玻璃纖維(也稱為玻璃纖維[107]或者玻璃褶邊[108])組成。[109][110]它是通過熔化玻璃并將玻璃拉伸成纖維制成的。這些纖維一起被編織成布,然后放入塑料樹脂中固化。[111]
玻璃纖維絲是通過拉擠成型工藝制成的,其中原料(沙、石灰石、高嶺土、氟石、硬硼鈣石、白云石和其他礦物質)在大爐子中熔化成液體,該液體通過非常小的孔(如果玻璃是電子玻璃,其直徑為5-25微米,如果玻璃是s型玻璃,其直徑9微米)擠出。[112]
玻璃纖維具有輕質和耐腐蝕的特性。[113][114]玻璃纖維也是一種很好的絕緣體,[115]允許它用于隔離建筑物。[116]大多數玻璃纖維不耐堿。[117]玻璃纖維還具有隨著玻璃老化而變得更強的特性。[118]
不包括二氧化硅作為主要成分的某些類型的玻璃可能具有物理化學性質,可用于它們在光纖和其他專門技術應用中的應用。[119]這些包括氟化物玻璃、鋁酸鹽和鋁硅酸鹽玻璃、磷酸鹽玻璃、硼酸鹽玻璃和硫族化物玻璃。
氧化物玻璃有三類組分:網絡形成劑、中間體和改性劑。[120]網絡形成物(硅、硼、鍺)形成高度交聯的化學鍵網絡。根據玻璃的組成,中間體(鈦、鋁、鋯、鈹、鎂、鋅)可以同時作為網絡形成劑和改性劑。[121]改性劑(鈣、鉛、鋰、鈉、鉀)改變網絡結構;它們通常以離子的形式存在,由附近的非橋氧原子補償,通過一個共價鍵結合到玻璃網絡上,并保持一個負電荷以補償附近的正離子。[122]有些元素可以扮演多重角色;例如,鉛既可以作為網絡形成劑(Pb4+替換Si4+)或作為修飾劑。[123]
非橋氧的存在降低了材料中強鍵的相對數并破壞了網絡,降低了熔體的粘度并降低了熔化溫度。[121]
堿金屬離子小且可移動;它們在玻璃中的存在允許一定程度的電導率,特別是在熔融狀態或高溫下。它們的流動性降低了玻璃的耐化學性,允許水浸出并促進腐蝕。堿土金屬離子帶有兩個正電荷,需要兩個非橋氧離子來補償它們的電荷,它們本身的移動性小得多,也阻礙其他離子,特別是堿金屬的擴散。最常見的商用玻璃類型包含堿金屬和堿土金屬離子(通常是鈉和鈣),以便于加工和滿足耐腐蝕性要求。[124]通過脫堿,通過與硫或氟化合物反應從玻璃表面去除堿金屬離子,可以增加玻璃的耐腐蝕性。[125][126]堿金屬離子的存在也會對玻璃的損耗角正切和它的電阻有不利影響。[127]為電子產品(密封、真空管、燈)制造的玻璃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氧化鉛的加入降低熔點,降低熔體的粘度增加折射率。氧化鉛也有助于其他金屬氧化物的溶解,并用于有色玻璃。鉛玻璃熔體的粘度下降非常顯著(大約是蘇打玻璃的100倍);這允許更容易地去除氣泡和在并低溫度下工作,因此它經常被用作搪瓷和璃焊料中的添加劑。高離子半徑的Pb2+離子使其在基質中高度不動,并阻礙其他離子的移動;鉛玻璃因此具有高電阻,比鈉鈣玻璃(108.5vs 106.5 ω?cm特區,250℃)。[128]
添加氟降低玻璃的介電常數。氟帶高負電的并且吸引晶格中的電子,降低材料的極化率。這種二氧化硅-氟化物用于制造集成電路的絕緣體。高含量氟摻雜導致揮發性SiF2O的形成,種玻璃是熱不穩定的。介當介電常數低至約3.5–3.7時,穩定層得以實現。[129]
過去,小批量的具有高表面積結構的非晶體金屬(帶、線、膜等)是通過實現極快的冷卻速度而產生的。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生W. Klement最初將這種現象稱為“splat cooling”,他指出每秒幾百萬度的冷卻速度足以阻止晶體的形成,金屬原子會“鎖定”在玻璃態。非晶態金屬線是通過將熔融金屬濺射到旋轉的金屬盤上生產的。最近,已經生產出許多厚度超過1微米的合金。這些被稱為大塊金屬玻璃(BMG)。液態金屬技術公司銷售多種鋯基BMG。還生產了成批的非晶鋼,這些非晶鋼的機械性能遠遠超過了傳統鋼合金的機械性能。[130][131][132]
2004年,NIST 研究人員提出證據表明,可以從熔體中生長出各向同性的非晶態金屬相(稱為“q-玻璃”)。這一相是快速冷卻過程中在鋁-鐵-硅系統中形成的第一相,或“初級相”。實驗證據表明,這個相是由一個一級相變。透射電子顯微鏡圖像顯示,q-玻璃從熔體中成核為離散粒子,以均勻的生長速率在所有方向上球形生長。衍射圖顯示它是各向同性玻璃相。然而存在成核障礙,這意味著玻璃和熔體之間的界面(或內表面)不連續性。[133][134]
電解質或熔融鹽是不同離子的混合物。在三種或更多種不同尺寸和形狀的離子物質的混合物中,結晶可能非常困難,以至于液體可以容易地過冷成玻璃。研究得最好的例子是Ca0.4K0.6(NO3)1.4。鋇摻雜的鋰-玻璃和鋇摻雜的鈉-玻璃形式的玻璃電解質已經被提出作為現代鋰離子電池單元中使用的有機液體電解質的問題的解決方案。[135]
一些水溶液可以過冷成玻璃態,[136][137]例如LiCl:RH2O(氯化鋰鹽和水分子的溶液),組成范圍4<R< 8。[138]含糖的水溶液具有玻璃態,可用作表面活性劑。[139]
分子液體由不形成共價網絡但僅通過弱范德華力或通過瞬態氫鍵相互作用的分子組成。許多分子液體可以過冷成玻璃;有些是通常不結晶的優質形成劑。
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糖玻璃。[140]
在極端壓力和溫度下,固體可能表現出大的結構和物理變化,這可能導致多晶相變。[141]2006年,意大利科學家利用極端壓力創造了一種無定形的二氧化碳。這種物質被命名為無定形碳(α-CO2)并表現出類似二氧化硅的原子結構。[142]
重要的聚合物玻璃包括無定形和玻璃態藥物化合物。這些是有用的,因為與相同的結晶組合物相比,當化合物為無定形時,其溶解度大大增加。許多新興藥物在其結晶態實際上不溶的。[143]
濃縮的膠體懸浮液可以表現出與顆粒濃度或密度相關的明顯的玻璃化轉變。[144][145][146]
在細胞生物學中,最近的證據表明細胞質的行為像一個膠體玻璃,接近液-玻璃轉化。[147][148]在低代謝活動期間,如在休眠中,細胞質玻璃化并阻止向較大細胞質顆粒的移動,同時允許較小的顆粒在整個細胞中擴散。[147]
玻璃陶瓷材料與非晶態玻璃和晶態陶瓷具有許多共同的特性 。它們形成玻璃,然后通過熱處理部分結晶。例如,白色陶瓷的微觀結構通常包含無定形相和結晶相。晶粒通常嵌在晶界的晶態的晶粒間相中。當應用于白色陶瓷時,玻璃質意味著該材料對液體具有極低的滲透性,當由特定的試驗方案測定時,通常但不總是水。[149][150]
該術語主要指鋰和鋁硅酸鹽的混合物,其產生具有令人感興趣的熱機械性能的一系列材料。其中最重要的商業特性是耐熱沖擊。因此,玻璃陶瓷已經變得非常適用于臺面烹飪。結晶陶瓷相的負熱膨脹系數(CTE)可以與玻璃相的正CTE相平衡。在某一點上(約70%結晶),玻璃陶瓷的凈CTE接近于零。這種類型的玻璃陶瓷表現出優異的機械性能,可承受高達1000°C的反復和快速溫度變化。[149][150]
和其他無定形固體一樣,玻璃的原子結構缺乏在結晶固體中觀察到的長程周期性。由于化學鍵合特性,玻璃確實具有相對于局部原子多面體的高度短程有序性。[151]
在物理學中,玻璃(或玻璃固體)的標準定義是通過快速熔融淬火形成的固體,[152][153][154][155][156]盡管術語玻璃通常用于描述任何表現出玻璃化轉變溫度Tg的無定形固體。對于熔融淬火,如果冷卻足夠快(相對于特征結晶時間),則結晶被阻止,相反,過冷液體的無序原子構型在溫度Tg下凍結成固態。材料淬火時形成玻璃趨勢稱為玻璃形成能力。這種能力可以通過剛性理論來預測。[157]通常,相對于其結晶形式,玻璃以結構上的亞穩態存在,盡管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在無規立構聚合物中,沒有無定形相的結晶類似物。[158]
玻璃由于缺乏一級相變,有時被認為是液體,[159][160]其中某些熱力學變量如體積、熵和焓在整個玻璃化轉變范圍內是不連續的。玻璃化轉變可以被描述為類似于二階相變,其中強熱力學變量如熱膨脹系數和熱容量是不連續的。[153]然而,相變的平衡理論并不完全適用于玻璃,因此玻璃化轉變不能被歸類為固體中經典的平衡相變之一。[155][156]
玻璃是無定形固體。它具有在與在液液種體過冷相觀察到的原子結構,但顯示出固體的所有機械性質。[159][161]經驗研究或理論分析并不支持玻璃長時間流動到可感知程度的觀點。室溫玻璃流的實驗室測量確實顯示了與1017–1018Pa s量級的材料粘度一致的運動 。[162]
盡管玻璃的原子結構與液體過冷玻璃的結構具有相同的特征,但玻璃在其玻璃化轉變溫度以下傾向于表現為固體。[163]液體過冷表現得像一種液體,但低于它的冰點,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加入晶體作為核心,晶體將幾乎立即結晶。玻璃化轉變時熱容量的變化和具有可比性的材料的熔化轉變通常具有相同的數量級,表明活性的變化自由度也是可比的。無論是在玻璃里還是在水晶里,它大多只是震動保持活動的所有自由度,而旋轉和平移的運動被阻止。這有助于解釋為什么晶體和非晶體固體在大多數實驗時間尺度上都表現出剛性。
有時發現舊窗戶在底部比在頂部更厚的觀察結果通常被認為是玻璃在幾個世紀的時間范圍內流動的觀點的支持證據,假設玻璃具有流動的液體特性,即一種形狀到另一種形狀。[164]這種假設是不正確的,因為一旦凝固,玻璃就會停止流動。觀察的原因是,在過去,當窗玻璃通常由玻璃鼓風機制成時,技術是旋轉熔融玻璃,以創造一個圓形,大部分是平的,甚且均勻的he冠狀玻璃工藝所述)。然后把這個盤子切板合窗戶的形狀。這些碎片不是絕對平坦的;隨著玻璃的旋轉,圓盤的邊緣變得不同成度。當安裝在窗框中時,為了穩定和防止水在引線中窗戶底部聚鉛的,玻璃將較厚的一側朝下放置來在窗戶的底部。[165]偶爾,這種玻璃較厚的一側被發現安裝在頂部、左側或右側。[166]
二十世紀初玻璃窗玻璃的大規模生產也產生了類似的效果。在玻璃工廠,將熔融玻璃倒在大型冷卻臺上并使其展開。得到的玻璃在澆注位置較厚,位于大玻璃板的中心。這些板材被切割成厚度不均勻的較小窗玻璃,通常澆注位置居中于其中一個窗格(稱為“靶心”)以達到裝飾效果。用于窗戶的現代玻璃生產為浮法玻璃,厚度非常均勻。
可以被認為與“教堂玻璃流”理論相矛盾的其他幾個點:
耳釘,約公元前1390-1353年,48.66.30,布魯克林博物館。這些色彩鮮艷的耳釘的軸通過耳垂上的一個孔插入,以顯示耳釘的圓形頭部。
公元前5 - 6世紀 腓尼基玻璃項鏈
公元 1-2世紀 羅馬玻璃
藍頭燒瓶(羅馬,公元300-500年,鑄玻璃)
倫巴第酒杯飲用角 6 - 7世紀
約1700-1775年,印度莫臥兒邦,兩杯鈷藍色玻璃,飾以鍍金的花卉裝飾
水管基地,印度,莫臥兒,約1700-1775年
威尼斯高腳杯產于19世紀初的意大利
孔雀手鐲,德里,鑲嵌寶石和玻璃的琺瑯銀手鐲,19世紀
朱爾,1876年,詹姆斯·鮑威爾父子公司
虹吸管瓶裝蘇打水,1922年
新馬丁斯維爾玻璃主人茶杯,鈷藍色,1930年
香水,來自蘇聯,大約1965年
玻璃花瓶
窗玻璃
玻璃枝形吊燈上的細節
玻璃吊燈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的圓形大廳,也就是正門,現在掛著一盞30英尺高的戴爾·奇胡利(Dale Chihuly)吹制玻璃枝形吊燈
道光時期北京玻璃花瓶。這種顏色以清朝的國旗命名為“皇黃色”
在這款“神秘手表”中,玻璃表盤的使用制造了一種手不動的錯覺
用光學平板測試平面度。光滑的玻璃表面被用來測量比光波長小得多的光和暗條紋。
鈾玻璃蛋糕架在紫外線下發出熒光
現代玻璃可以被鑿成不朽的雕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