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夸贊,我其實汗顏。在育兒方面,我真沒有那么高水平,在群里的分享也沒有那么大愛;捫心自問,我從來不敢以好媽媽自居。我是一個后知后覺,在孩子的影響下,才開始認真思考生命,認真修行自己的普通媽媽。
之所以分享,是因為自己因為學習育兒受益,感受到了太多欣喜,于是,也想幫助更多的媽媽們;再加上自己腦子不夠用,分享出來,自己再消化一次,就更容易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在做媽媽的這條路上,我的每一天,都是在不斷推翻自己,重塑自己的過程中。
說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家曾經的荒唐事吧
我家大孩子小學低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吃飯時,孩子說,媽媽,今天的菜有點甜;我馬上回復,哎呀,鹽放多了就咸了,鹽少了就甜(淡)了——因為我們當地的土話,味淡也會表達說味“甜”
……聽到我這么霸氣地回復,孩子沒吭聲,扒拉了幾口,隨便吃了一點就上學了。
后來當我自己吃那個菜時,我嚇了一跳,那個味道實在難以下咽啊,原來孩子說的“有點甜”是糖的那個味道,根本不是我想當然的土話“味淡”,原來我炒菜的時候,把白糖錯當成鹽放進去了!
——真是讓你見笑了,我們這些大人,常常自以為是,沉醉在自己的大道理中,根本不愿意蹲下來,去“聽見”,去“看見”孩子。
我家老二小時候,因為那時候我已經開始學習育兒,所以,我應該是脫胎換骨了,成為了一個可以“聽得見孩子說話”的媽媽了。但是,孩子他奶奶沒學過這些啊,所以,就有了以下這種“反抗愛”的場景了
孩子在吃飯時,每每說自己吃飽了,準備離開;他奶奶總會說,哎呀,小伙子吃那么一點怎么會飽,再吃點……孩子反抗到想哭,委屈地朝我申訴:我說我飽了飽了,我奶奶為什么就不相信呢
我于是耐心地給孩子解釋這個世紀難題:你奶奶嘛,老人家,擔心你餓著;你可以體諒她的心境……
因為學習,我這個曾經很荒唐,不斷犯錯的媽媽,和孩子之間有了越來越多的同理心,我在理解自己,重塑自己,成為自己的路上,也越來越多地去理解孩子,幫著孩子找到他自己,成為他自己;
——如今,我依舊是沒有畢業的媽媽,有些道理看似懂得,但是知行合一還是很難的;孩子,謝謝你帶給我的修行;在育兒這條路上,我會篤定地走下去的,因為值得,因為很幸福!
我是終生學習育兒,分享育兒,寫日記的幸福懶媽媽瑞霞,每個人的人生都值得被記錄,歡迎你來到日記星球,一群人,一起寫,會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