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顥的一首《黃鶴樓》,可以說是眾多描寫黃鶴樓詩作中,最為經典的一首,而且在這一千多年來,人們對于這首詩的喜歡,可謂是不言而喻,人們從這首詩中,不僅感受到了唐詩的獨有的魅力,同時也讀到了千年黃鶴樓的壯觀;并且據說這首詩一問世,便是受到了當時李白的贊賞,也被崔顥的才華所折服。要知道李白可是一位極為灑脫,同時也很高傲的人,能夠入他法眼的人,以及作品那是極為少見,但是李白卻是對這首詩,情有獨鐘,認為是描寫黃鶴樓最經典的一首詩作,為此他還專門模仿了一首,但是很可惜,并沒能夠超越崔顥。
那么崔顥的這首《黃鶴樓》它到底好在哪里呢?為什么連一向恃才傲物的李白都贊嘆不已,還要一時興起模仿,可以說是一件極為難得的事情,唐朝有很多的詩人,可謂是多如牛毛,并且很多的詩人,也都寫過眾多優美的詩作,但是還真沒有幾位詩人,能夠讓李白羨慕。
《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可以說是唐朝眾多詩人中,非常特別的一位,他為人低調,而且盡管他寫過很多的詩作,但是真正流傳下來的詩作,到現在只有四十幾首,所以在數量方面,那是絕對無法與其他的詩人相比,但是他這一首《黃鶴樓》,便是足以令他傲視群雄,成為了唐朝一流的詩人。
這首詩其實也是寫得相對直白,并滑使用什么典故,人們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同時詩人在開頭的四句中,以一種非常興奮的心情,想要去黃鶴樓參觀,但是到達了黃鶴樓時,卻又描寫了自己內心的一種失落,這種截然不同的反差體現,立馬使得這首詩,有了更為豐富的節奏感,詩人原本是興致勃勃,想要去參觀黃鶴樓,可是到了那里,卻又很失落。
詩人也正是在這首詩中,重點描寫了自己內心的一種情感變化,令人讀了之后,立馬會在腦海中,也會有留下這種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了詩作中,那種看似相互矛盾的沖突,讀起來也更加的凄美,這也正是唐詩的所獨有的唯美,以及詩人在這首詩中,所營造出來的一種高遠意境。
最后的四句,詩人又以一種非常凄美的表現方式,描寫了自己當時內心的一種感受,以及內心的那種思鄉之情,從而也令此詩,顯得更加的別具一格,字里行間,盡是詩人的一片憂愁之感,詩人在這里這借景抒情的這種寫作方式,盡管并不是很高明,但是由于詩人描寫的太過于深情,使得這首詩也就不同其它的詩作,更為深情,也更加的感人。
那么崔顥的這首《黃鶴樓》,正是由于有著深厚的情感,以及詩人對于風景細膩的描繪,使得這首詩顯得很特別,也更加的感人,也正是這種情景交融的描寫,使得連李白都對于這首詩贊嘆不已,同時也讓后世無數的讀者,從這首詩中,不僅感受到了黃鶴樓的壯麗,詩人內心的那種失落和憂愁,這種深入而細膩的描寫,從而也令此詩,成為了唐詩里最經典的一首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