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不少家長都松了口氣,終于把熊孩子“還”回學校了。
但是不可避免的,輔導作業的噩夢又回來了
這道題跟上道題不是一個類型嗎?你怎么還是做錯!
看清楚了在寫,你再算一下是得這個數嗎?
怎么才上三年級,寫作業就這么費勁
你看都幾點了,你這道題都卡多久了,你晚上還睡不睡了
昨天還想著,今天要好好鼓勵孩子,不罵他,可是一到輔導作業的時候還是忍不住!
孩子寫作業慢、拖拉,同樣的問題反復錯,對新知識接受慢、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學習方法不正確。
很多孩子學習只靠死記硬背,不分重點、不會舉一反三。做一道題就是做一道題,不會歸類總結,舊的知識還沒完全掌握,新的學習內容又填進來,長期處于“滿負荷”狀態。
長此以往,孩子一直處在重復學習舊知識、反復練習的路上,消耗大量的精力,甚至會喪失學習興趣!
7-12歲是孩子正處于思維習慣形成時期,是養成高效學習方法的關鍵時期。等到了初中,學習科目增多,難度加大,學習習慣也已定型,孩子再想轉變就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