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痛
女,實習生,跟診時見其手捂右耳,表情痛苦。詢問知其右耳疼痛劇烈,耳鼻喉科考慮是中耳炎,已服消炎藥。
當即說,針一針吧。
右病治左,右耳病,首先考慮少陽經氣不利,為上部,故在左手腕以下取穴。雙手拇指檢查中渚穴,按壓左側明顯酸痛,遂針一針,詢問學生:“現在耳朵還痛嗎?”
學生驚奇:“好神奇,真明顯不痛了!第一次感覺針灸有那么好的療效!”
我說:“要好好學習針灸!”
留針45分鐘,疼痛基本消失。
二、口腔潰瘍
女,看皮膚病,訴近日口腔潰瘍,疼痛難忍。左側疼痛明顯。按右手合谷,明顯酸痛,遂針1針。詢問患者:“現感覺如何?” 患者答:“真神奇,基本不痛了!”
留針45分鐘。撥針,已無疼痛!
三、落枕
女,學校同事,右枕部不適3天,頸不能左轉側。按肩井處疼痛明顯。首先考慮為少陽經氣不利,在左手外關處找到明顯壓痛點,告訴患者,我會數“一、二、三”,囑患者數到三時向左側轉頭。數到“三”時進針,患者轉頭,不適立即減輕!再詢問,訴右肩胛部及項部仍有不適,檢查為太陽經所過處,故在左手太陽腸經腕關節附近找壓痛點,發現養老穴與支正穴間,外關穴外上有一個明顯酸痛點,進針,患者訴肩胛骨不適緩解,但頭前曲時,感覺右項部緊繃感,督脈主一身之陽,按壓百會有明顯酸痛,遂針百會1針。留針,囑活動頭部及左肩部。45分鐘后取針,已無明顯不適。
2天后隨訪,訴針后明顯好轉,但晚上沒有睡好,又有一些加重,囑抽空復診。
四、左足痛、頸部淋巴結腫痛
女,約40歲,學校同事,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復診。訴上次針灸后,左腳疼痛已明顯好轉,足外翻時外踝下方仍有不適,指壓左金門穴,有明顯酸痛。考慮是足太陽經氣不利,應于對側手太陽求同氣。在右腕骨穴處找到明顯酸痛點,隨咳進針,同時外翻左足,針后痛減。留針45分鐘左右,撥針,已無不適。
患者感覺神奇,問:“頸部痛能不能幫我扎一針?”
檢查:雙則翳風穴附近觸及綠豆大小淋巴結,觸痛,活動度好。考慮是少陽經氣不利。雙側均痛,根據《黃帝內針》總則,病情左右區別不明顯時,可以按“男左女右”取穴。頸部為上部,對應在腕、踝關節附近,在右手少陽經外關穴處找到明顯壓痛點,右側強于左側,遂針一針。針后頸部疼痛基本消失,繼續留針30分鐘至下班。撥針,已無疼痛。
按語:內針療效我已經很確信,如果針后效果不好,是我學的不好,求同氣沒有求好,不會再懷疑內針。前幾天有朋友留言,強調內針針法不可同時針左右手,當時不甚理解,后來咨詢同道,明白了。總則中的“陰陽倒換求”沒有充分應用!最好的學習是在實踐中思索,在總結分享中接受批評與幫助。愿我的分享能夠讓更多的朋友了解內針、相信內針,進而學習應用內針!歡迎大家文章后面留言批評指正,或提供更好的治療思路。找我針灸朋友,如果病情沒有完全消退之前,建議跟隨我的門診多針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