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學詩
歷史詩壇上不乏豪放派詩人,
如果說李白的豪放是狂放,
蘇軾的豪放是灑脫不羈,
辛棄疾的豪放帶有悲情色彩,
那么,“詩豪”劉禹錫的豪放,
則是堅持本心,維護自我的豪放。
▲
聽歌學詩,本期邀你一起收聽、學習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感受他高尚的人格
以及堅持本我的豪情。
音:文境
文:Soga
正文約3438字,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詩 人 簡 介 劉禹錫,字夢得,祖籍洛陽,唐朝著名文學家、哲學家。他詩文俱佳,所涉獵的題材廣泛,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與柳宗元交情深厚,被并稱為“劉柳”,同時又與白居易合稱為“劉白”。他的詩,無論短章長篇,大都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倔強的自信,極富藝術(shù)張力。
創(chuàng)
作
背
景
唐順宗永貞元年,劉禹錫因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改革,即“永貞革新”,不料改革失敗,積極參與革新的人士均被貶官,這其中就有劉禹錫。這次改革失敗直接導致劉禹錫被貶多次,其中在朗州(今湖南常德)待的時間最長,近十年,后終于被恩準回京,卻又因?qū)懺娭S刺挖苦群小(即《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一再被貶謫,從連州到夔(kuí)州再到和州。
唐敬宗寶歷二年冬,劉禹錫罷和州刺史,此時距離因永貞革新失敗被貶官已經(jīng)20多年了。劉禹錫返回洛陽,途徑揚州時,與白居易相逢。二人感慨萬千,酒宴上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對劉禹錫長期遭貶謫的處境表露憤慨和同情。劉禹錫隨即寫下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因白居易字樂天,所以標題中的“樂天”即白居易。
注:《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等詩見下文。
詩
詞
賞
析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首聯(lián)詩人直擊主題,交代自己被貶至“凄涼地”二十多年的遭遇,通過“凄涼地”“二十三年”和“棄置身”三個極富感情色彩的詞來渲染、表露無限心酸和憤懣。
頷聯(lián)“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運用兩個典故——“聞笛賦”和“爛柯人”寫自己離京很久,世事變遷,從側(cè)面控訴朝廷小人對自己的迫害,同樣滿含酸楚和痛苦。
“聞笛賦”出自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向秀寫的《思舊賦》。向秀與嵇康、呂安是好友,嵇康、呂安二人因得罪司馬昭被殺,向秀經(jīng)過亡友舊居,聽見鄰人吹笛,為了表示對其二人的懷念,隨即寫下《思舊賦》。劉禹錫借此典故寄托對因參與政治改革被害的好友的懷念。
“爛柯人”的典故則是這樣的:據(jù)《述異記》所載,晉人王質(zhì)上山砍柴,見兩個童子在下棋,便站在一旁觀看,棋局還沒結(jié)局,他手中的“柯”(也就是斧頭的木柄)已經(jīng)朽爛了。王質(zhì)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經(jīng)過去了很多年,同時代的人早已去世。詩人這里借此典故,表述自己長期貶謫在外,回到家鄉(xiāng),早已物是人非。
頸聯(lián)“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詩人以“沉舟”“病樹”自喻,縱使感到悲傷、惆悵也認識到需要振作,用達觀的態(tài)度面對過往,甚至勸解白居易不用再為自己的貶謫之苦感到悲痛,因為沉入大海的船只旁邊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jīng)過,枯萎的樹木前面仍有數(shù)不盡的林木正繁茂生長。此聯(lián)兩句表現(xiàn)出詩人豁達開闊的胸襟,至今常被人拿來引用,并賦予它“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之含義,遂成千古名句。
尾聯(lián)“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表達出詩人對朋友的感謝,同時用這兩句來和朋友互相勸慰、鼓勵,讀來令人振奮。
(預更了解劉禹錫)戳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