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民辦小學報名的爸媽都知道,那感覺就像“渡劫”——有通宵排隊的;有趕場參加六所學校考試的……
今年,杭城民辦小學的招生火爆程度再度刷新歷史紀錄,不少熱門學校的錄取比例超過10:1,錦繡.育才中學附小錄取比例達到了21.6:1。(鹿姐姐特別提醒:從明天起,又一場“戰役”即將打響:4月25日至26日,民辦初中開始接受網上報名。)
為啥民辦小學越來越火爆?鹿姐姐的老朋友樂爸(杭州外語實驗小學校長張敏)在自己的公眾號上寫了一篇推文,道出了真相。
1、民辦小學到底好在哪里?
民辦小學可以選擇生源。
在公辦小學嚴格實行“零擇校”政策面前,民辦小學的招生可以通過經濟手段及面試學生和家長,把價值認同、基本屬于同一階層的孩子挑選出來。你的孩子和什么樣的孩子在一起學習,圈子很重要,說白了,就是“孟母三遷”的道理。
民辦小學班級人數少,達到了真正的小班化。
像杭州這樣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雖然規定公辦小學的班級規模為35人,但實際都會達到或突破40人。
而民辦小學的班額就能控制在36人以內,一些高收費的學校,班額甚至控制在20人以內。同樣一節課,老師給40人上課和給20人上課,是有本質區別的。同時,一間教室里40個學生和20個學生,這樣的學校生活環境是不可比的。
2、家長為什么熱衷于報讀民辦小學?
對優質教育的追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老百姓對精神層面的需求不斷增加,特別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不想輸在起跑線上,總想給孩子最好的。
和買學區房比起來,讀民辦小學劃算多了。
和杭州動輒五六百萬元的學區房比起來(在北京學區房就要上千萬了),即使讀20萬一年的民辦小學也要劃算得多。一般兩三萬一年的學費,對大多數中產家庭來說,完全能承受,且不影響生活品質。
公辦“零擇校”,只能選民辦。
公辦小學嚴格實行“零擇校”,很多沒有戶口、材料不全等不符合入學政策的家庭,只能選擇民辦小學。還有一些對家門口公辦小學不滿意的家長,也轉向了民辦小學。
一些民辦小學可以直升民辦初中。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討論得再是熱火朝天,在中國,必須要直面應試這道坎。一些升學率排名靠前的民辦初中所辦的附屬小學,就成了香餑餑。
很多家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進入了民辦小學就一攬子解決了六年后的升學問題,能直接升入對應的民辦初中。
別人在瘋狂,我做不到淡定。
在全民焦慮的時代,大部分家長其實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報民辦,看到大家一哄而上,總不能泰然處之。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原本內心強大,有十足定力的家長,也被裹挾其中,身不由己,再加上很多家長本就缺乏安全感。
3、公辦小學沒有優勢嗎?
你以為只有民辦小學招生才火爆嗎?其實,公辦小學的招生更為火爆。
很多熱門公辦小學已持續多年出現一表生(也就是住、房、戶一致,所有入學條件都符合的本地生)被調配的情況,而且招生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除了這些熱門公辦小學,其他普通公辦小學入學也很緊張,因為要解決大量涌入城市的外來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可以這么說,沒有哪一所公辦小學學額有余地。
之所以火爆,公辦小學的優勢也是很突出的:
免費。
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是全免的。雖然對很多家庭來說,錢不是問題,但也有家長想著能省則省,更何況,那些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一年的學費真的物超所值嗎?
就近。
國家指定的就近入學政策還是有科學根據的。這么小的孩子,六年的風雨兼程,不如每天能多睡一個小時來得更重要。家門口的學校,接送也方便,也不需要為了孩子的讀書,折騰整個家庭,犧牲生活品質。
優秀教師多。
學校最重要的資源是人,硬件是死的,人是活的,再高大上的理念,沒有優秀的教師去實踐,都是看起來很美的海市蜃樓。
近幾年,民辦小學通過高薪重酬吸引了一部分名師、骨干教師。但總體上來說,名師、優秀教師、骨干教師目前基本以公辦小學居多。除了優秀師資,大部分熱門名校是公辦小學。
至于辦學理念,公辦民辦都蠻拼的,風生水起,各有各的好,沒有什么可比性。
4、民辦小學火爆是中國基礎教育出了問題嗎?
如同沒有完美的孩子一樣,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教育,教育問題一直并將長期存在。放眼世界,民辦小學的火爆并不是中國特有的,越是發達國家這種情況越突出。
在美國,如果想把孩子送進理想的私立小學,家長也要經歷非常緊張的升學之旅。通常,當申請私立小學時,一個家庭會申請4所左右的學校,校方也要進行家長面試和對孩子的測試,其競爭程度相當激烈。
比如,紐約鼎鼎大名的私立小學Hunter College Elementary School,每年,該校會在2500名申請者中,選出25名女孩和25名男孩入學。根據該校官網顯示,錄取率僅為2%。比上斯坦福大學還難。在美國,除了私立小學,連私立幼兒園的競爭都相當激烈。
照這樣的趨勢,特別是去年最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提出,要大力扶持民辦幼兒園的建設,國內民辦學校熱馬上要向學前教育階段延伸了。這是國家經濟發展從而推動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然,國內當下這種盲目瘋狂的民辦擇校熱,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擇校熱,除了有家長對優質教育的追求外,更大一部分原因是應試教育壓力向小學幼兒園的蔓延。幼兒園中班的孩子已經奔波在各種培訓班了,已經開始加入瘋狂的奧數行列了。
解決這個問題,關鍵還是要花大力氣辦好每一所公辦小學,加大對公辦小學辦學的投入——把錢花在刀刃上,而不是鋪張浪費地過度追求校舍的氣派、硬件的高大上;要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教育最重要的人的培養上去;大幅度提高公辦學校教師待遇,讓教師過上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當前,公辦小學優秀教師的流失正在不斷加劇,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5、作為家長到底該如何理智選擇?
量力而行,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作為家長,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和精神條件,無可厚非。如果你家庭年收入不到十萬,卻要省吃儉用,勒緊褲腰帶,給孩子讀每年四五萬的民辦小學,就不值當了。即使交得起學費,畢竟階層不同,學校里做個校服,搞個活動,分分鐘就能讓你心力交瘁。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是讀書的料,非得逼孩子做學霸,是非常不人道的。所以,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你自己那么平凡,怎么就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呢?對絕大多數家庭來說,你的孩子終究會是一個平凡人。
在樂爸眼里,最好的老師是家長,最好的學校是家庭。鹿姐姐也想引用前段時間朋友圈熱傳的一句話: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因為比起名校、分數、考試,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健康和人格。
希望爸媽們積極面對所有的結果,也愿孩子讀上一所適合自己的學校。
▼作者:張敏,愛妻號一枚,現有一4歲男寶米樂,每天為兒子讀繪本樂此不疲,現開個人公眾號:lebashenghuojia(樂爸生活家),和大家聊家庭關系、快樂育兒、親子閱讀、自助旅行……各種話題。本文已獲樂爸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