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電動車觀察員走訪了浙江、安徽等地的電動車市場,九月份之后馬上就要進入電動車銷售淡季,很多商家趁著開學進行了各種各樣的促銷優惠活動。不過,一些超低價雜牌店也趁機撈一筆。
在某大品牌的店里,放著兩款一模一樣的電動車,有一輛電摩標價1800元。在這輛車旁邊,還有一輛同樣車型的品牌車,標價2600元。兩輛電動車同樣款式、同樣的電池竟然相差800元?當電動車觀察員問起兩輛車的差別,老板娘毫不避諱地表示,第一輛車材料差,成本低,別看零售價格低,利潤反而高。
浙江和安徽等地的低價車基本來自于浙江和山東。一個姓羅的經銷商聽說電動車觀察員要開店,他很熱情地表示,車子是自家廠里組裝的,價格比較便宜,一般電摩的批發價不超過1000元/輛,當然只有一輛裸車,不包括電池、雨衣,說明書也要經銷商自己印,廠家提供模板。說完后他還不忘提醒,這么一輛車不要在城區銷售,最好批發到鄉鎮。他建議盡量不要貼太知名的品牌,貼個二三線的品牌,省得工商檢查后出事。原來低價電動車廠就是造假的窩點!
為什么同樣的車價格相差懸殊?電動車觀察員走訪了一家知名電動車廠的總經理,他說,這么低價的車比一般正規廠家要便宜近千元。比如正規廠裝配的輪胎要150元,雜牌車只要60元,這些車上使用的電池,價格也要便宜200元左右,主要是用維護電池,外觀上沒什么區別,但是在選取塑件、車架、導線等配件時會偏向價格較低的產品,再加上多為小廠組裝,幾乎沒有相關的出廠檢驗,無法保證安全性。電動車觀察員看到了兩種輪胎、電池、剎車、避震等部件,均有很大的差別,但不仔細對比很難發現。
以輪胎為例,貴一點的輪胎壓起來很硬,便宜貨一壓就扁;而低價車上的車架僅有一根主梁,好車架則有三根主梁貫穿整個車身。如果說這幾處差別還能看出,那么避震的差別一般人很難發現。好車用的是液壓避震,劣質車用的是仿液壓避震,里面其實就是一根彈簧再加了一點液壓油。這種仿的在外觀上和液壓避震一模一樣,新車時效果也差不多,但是時間長了彈簧的肯定不如液壓的,急剎車情況下給前叉頂端的壓力也會更大。前叉避震是除剎車之外,影響電動車安全的重要零部件,一旦避震不足,前叉的壓力會瞬間加大,很容易導致前叉斷裂,造成人員傷害。
為什么明知低價車質量不好,容易出事故,還有經銷商銷售?主要原因是利潤的誘惑!相對于質量好,價格貴的車型,某些經銷商寧可賣低價劣質車,因為便宜的電動車利潤反而更高。他們根本不顧后期有沒有回頭客!這是電動車行業目前存在的悲哀現實!
試想一下,連說明書都要經銷商自己印刷的廠家,是多么不負責任!按照法律規定,一旦這些電動車出現問題,廠家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可是這些小廠家正規的廠房都沒有,出了事就是跑!最后倒霉的還是那些貪便宜、不考慮長遠利益的經銷商!
電動車觀察員(微信號cev439014078)是一家專業研究電動車及配套行業的媒體機構,也是中國目前電動車行業最大的微媒體,全年訪問量突破4000萬人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行業資訊,請關注電動車觀察員(微信號cev43901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