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高中生物的小伙伴都知道一個名詞,叫做生殖隔離,講的是兩個不同的物種因為染色體或者行為等因素不同,導致不能交配的情況。
實際上,生殖隔離代表的是動物界絕大多數情況,卻不是所有情況。人類經過成千上萬年的摸索和科學研究,已經多次打破生殖隔離。
今天,咱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上10大人造跨物種雜交動物。
騾子
這是我們最熟悉的雜交動物了,由馬和驢雜交而成。其中,公驢和母馬所生的雜種為馬騾,簡稱騾;由公馬和母驢所生的雜種為驢騾。
騾子抵抗力很強,不容易得病,壽命相對較長。而且騾子易于駕馭,體格又比較強壯,是人類創造出來輔助農業生產的重要生物。
又被稱為“彪”,是雄獅子和雌老虎雜交而成的生物。由于二者都是貓科動物,所以基因相對比較接近,才會有這樣的情況。
獅虎獸額頭上有老虎的紋案,但性格又和獅子比較接近,喜歡社交,愛和兄弟姐妹打鬧。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100只獅虎獸。2014年,人類首次雜交出白獅虎獸,而且一下子就培育出四胞胎,讓它們在網上火了一把。
和前者相反,虎獅獸是雄老虎和雌獅子雜交出來的物種。虎獅獸外形像獅子,不過有老虎的花紋。性情上來看,虎獅獸更像老虎,比較兇猛。
根據科學研究,雌性虎獅獸是可以生育的。印度就曾有一只雌性虎獅獸和雄獅子交配,產出了下一代。目前來看,虎獅獸比獅虎獸培育更難,成活率更低。
又叫斑驢,是斑馬和驢雜交的產物。人們雜交出這種生物,主要是為了能夠讓它們的下一代獲得驢一樣被人駕馭的性情,以及斑馬對非洲一些傳染病的抵抗力,從而輔助當地的農業生產。
這是由灰熊和北極熊雜交而成的物種,這也是極少數被發現野生狀態下就能出現的雜交物種。
這是由于北極圈變得越來越不適合北極熊生存,北極熊無奈之下轉向內陸,與灰熊接觸的次數大幅增加,于是出現了灰北極熊。
很多人都知道,其實狗原本就是從狼被人類馴化而來。而人類馴化狼的歷史,也不過幾萬年。
這個數字看起來很久,其實在生物演化的歷程來看不足道哉。因此,狼和狗的基因還是非常接近的,雜交出狼狗不足為奇。
聽見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會很詫異。不過仔細想想,豹不也是貓科動物嗎?既然老虎可以,豹也沒什么理由不可以的。
1910年,印度的一家動物園第一次培育出豹獅獸。1959年,日本的一家動物園,也成功復制了這個案例。野生情況下,二者由于敵對關系,不可能產生豹獅獸。日本的動物園也是在麻醉了雌獅子的情況下,才培育出豹獅獸。
豹獅獸的外形基本還是很像豹,不過鬃毛較長。除此之外,人們還不知道它從獅子那里繼承了什么基因。
這是由北美野牛和人類飼養的黃牛雜交而成的,既可以用來生產牛奶,還可以食用。
皮弗婁牛的飼料利用率高,而且不易得病。據說用皮弗婁牛肉做出來的漢堡,口感更好,而且多汁,相對更好吃一些。
是白腹錦雞與紅腹錦雞雜交出來的新物種,擁有二者的五彩斑斕的羽毛。經過大量閱讀文獻,小編認為,它的主要價值就是好看……
也被簡稱為鯨豚,顧名思義,就是鯨和海豚的雜交后代。實際上,二者的物種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因此這也算是生物學界的一大奇跡。
甚至有人曾經宣稱:他看見過野生的鯨豚。不過始終沒有足夠的證據,小編個人也持懷疑態度。
通過這些雜交試驗得到的結果,將會在未來發揮重要的作用。也許有一天,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知識,改造基因,讓人類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