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傍晚(兩牙21點以后太陽才日落)到達西班牙西南部古都塞維利亞。西班牙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居歐洲第6名,世界排名第13。
15世紀始建立單一國家,近代史上西班牙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發源地,在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于15世紀中期至16世紀末期時成為影響全球的日不落帝國。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語,為世界上總使用人數第3多的語言。
第一站是塞維利亞,古城的建筑保留著幾個世紀前摩爾人(即今的阿拉伯人)統治過的痕跡。哥倫布4次航海環球之行,就有3次從此地出發。
這是塞維利亞西班牙廣場,又是西班牙全國第一大廣場,是西班牙摩爾復興建筑的縮影。是為1929年舉辦伊比利亞美洲世界博覽會而建的。
為西班牙建筑中新文藝復興建筑風格的典型代表,孤型建筑、廣場的墻壁有許多壁龕,每一方塊代表西班牙不同省份、城市的各種風情…
塞維利亞大教堂。建于1402年耗時一個多世紀建成,是世界第三大教堂,僅次于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和倫敦圣保羅大教堂。
該教堂在原伊斯蘭教寺院舊址上改建而成。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教堂的建筑時期經歷了穆德哈爾、哥德、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學院派等各個時期。
因此,教堂是融合了伊斯蘭教與基督教雙重風格的宗教藝術的產物。
哥倫布的靈柩1898年由古巴運回西班牙,埋在教堂的哥倫布墓。
黃金古塔。建于1220年,也就是穆瓦希德王朝。體現阿拉伯建筑風格,有12個等邊的磚塔構成,每一塊代表一個方位。
塔的四周涂金粉而得名。當年用以控制從瓜達爾基維爾河到底塞維利亞的水路,為西班牙珍寶船隊定期從美洲帶回的金屬提供安全保護。后成了監獄、倉庫、郵局、航海博物館。
塞維利亞地鐵站
隆達。馬拉加省的省會市,是一座懸崖上的天空之城。位于達盧西亞腹地的一座山峰之上。
隆達,被太加斯溪分為兩半,老城立足于750公尺高的萬丈懸崖邊上,一座小橋把新舊城分割。
景點在老城,居住購物在新城。當年交通十分不便,著名作家海明威來此。他說,隆達是歐洲最適合私奔的地方。“私奔勝地”的來源。
這里又是西班牙斗牛的發源地,古老的斗牛場,還有斗牛學校和斗牛博物館。
這里還是青霉素發明者的故鄉。
米哈斯。位于安達盧西亞南部安達魯西部;著名的白色小鎮,紅頂白墻的房子沿著坡度平緩的山麓展開。
坐電梯直達觀景平臺,一座典型的地中海風格白色小鎮的全境就在眼前。
已有上千年歷史的白色建筑群在海拔428米高的地中海之畔的山巒上,俯視著地中海,眺望著大海對面的非洲大陸。
格拉納達。安達盧西亞自治區內格拉納達省會,位于內華達山麓。
阿爾罕布拉宮。這是一座摩爾人皇宮,融匯著穆斯林、猶太教、基督教風格的古跡。
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建筑之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座宮殿具有濃厚的摩爾文化特點,代表了西班牙摩爾藝術的頂峰。
里面錯綜復雜的鑲嵌式墻壁和天花板設計使得整個宮殿顯得極為奢華。
精致而風情萬種,有宮殿之城、世界奇跡之稱。
此宮有人流管制,一票難求并不虛傳。
一對新人正在宮殿拍婚紗照
美麗的新娘子
科爾多瓦。是一個擁有無數文化遺產和古跡的城市,位于西班牙南部,科爾多瓦省首府,曾是西歐最大的城市。迄11世紀初為止是伊斯蘭教主要城市之一,當時清真寺數百座。現為工業城市。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具有摩爾建筑和西班牙建筑的混合風格,是西班牙伊斯蘭教最大的神圣建筑之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公元786年前后,在羅馬神廟和西班牙哥特式教堂的遺址上修建的,并不斷擴建。1236年,西班牙占領科爾多瓦后改為天主教大教堂,象征著伊斯蘭教的殿堂被封閉。
大清真寺附近的猶太區,每年5月份各家各戶敝開大門同各方來客外享精心培育的鮮花綠植,院落、墻壁、陽臺各個角落都裝飾了鮮花。這就是著名的百花巷。
古羅馬橋。最早建于古羅馬時代在摩爾時代擴建,今仍是特里爾城內的交通要道。南邊是卡拉奧拉塔,北邊是大清真寺。
大橋以巨石建造有17孔橋洞。
康修迦納小鎮。小鎮只有280公里到處靜悄悄,因塞萬提斯的世界名著《堂吉訶德》故事中的一個背景所在地一一白風車村而出名。
人說中,描寫了主人公堂吉訶徳帶著仆人在這里遇到風車這個“巨大的怪物”,于是與之作戰,結果慘敗而歸。
康修迦納的風車是中世紀建造的,主要用來加工農產品;現在供參觀。
杜麗多。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古鎮,建在530米的山崖上霍塔河三面環繞,地勢險峻。1088一一1561年歷經幾個世紀都是西班牙首都。
由于時代的變遷及政權的更迭,杜麗多曾被阿拉伯摩爾人、基督教、猶太教、回教、羅馬人的管治。因此,留下各個時期的烙印。
建筑物涵蓋哥特式、摩爾式、巴洛式、新古典主義的教堂、修道院、王宮、寺廟、城墻、石橋、民居保存完好,真正是一座多元文化藝術結晶的活寶庫。
杜麗多大教堂。始建于1226年直到15世紀末才完成。
歷時數百年的建造,大教堂建筑裝飾工程之厐大、繁復、精致、豐富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