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一個話題,股權激勵的四個前提。經常有客戶問我:“耿律師,我想做個股權激勵,如何做才能是有效的?”根據我們團隊的經驗,總結了四個前提條件,供大家參考。
股權激勵最重要的前提是企業盈利,即員工的錢投到企業員工必須獲得相應的收入如果企業不盈利員工的錢是根本不會投進來的。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員工最清晰。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而企業盈利與否,牽涉到企業的戰略。也就是企業是在紅海里邊競爭還是在藍海里邊勝出。
在我股權課堂上,我非常倡導企業的戰略問題。我認為創業企業不是做更好,而是做不同,做差異化。找到自己獨特的優勢。從而在藍海里邊勝出。
股權激勵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企業的老板是否有愿意分享的精神。只有老板有愿意真正分享的精神,愿意把企業財富與員工共同享用,這樣的企業股權激勵才會有效。
我們現實中碰到一些企業,在沒有掙錢的時候給員工許諾的很好,一旦掙錢,想各種各樣的理由克扣本應發給員工的現金,最終導致員工對企業及企業負責人失去信任。這是企業負責人沒有真正愿意分享的精神所致。
未來的企業一定是平臺,企業主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家在平臺上各展其能,最終實現共贏的目的。這也是我經常談到的,《道德經》第八十一章: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即,企業主愿意分享,企業會做的越大,這里邊典型的例子就是華為的任正非。華為有八萬多名員工持股,最后造就了華為今天的地步。
經常有企業家問我:耿老師我們的財務應當不應當公開?
我一般會問他一下:如果你做為企業的員工,你想不想讓企業的財務公開呢?
答案很顯然,做為員工為了自己的安全考慮肯定想讓企業的財務公開。而企業的財務公開與否,考驗老板的智慧與把控能力。這里不得不再提一下華為,華為為了做到財務公開,每年年底會請世界上最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以確保做到企業的財務公開透明,樹立員工對企業財務的信心。所以,企業的財務公開與否牽涉到企業股權激勵的成敗。
我個人認為,不公開財務的股權激勵最終可能會流于形式。因為,企業的員工失去了對企業的信任力。
企業員工是否真正的信任企業、信任企業的負責人?
信任看不見摸不著,但存在于員工的心中。而信任是靠點滴的積累產生的,所以一個企業有真正讓員工信任的制度,這樣的股權激勵才能有效推行下去。
我們在做股權激勵方案過程中,當我們去調研的時候有些員工一聽到入股就笑了笑。從笑容當中可能是對企業的不信任。所以,信任是企業股權激勵的根基。
綜上,我們認為企業股權激勵的成敗取決于第一企業是否盈利;第二企業負責人是否有真正愿意分享的心態;第三財務是否真正公開透明;第四企業的員工對企業主真正的信任。但愿今天的分享對正在考慮做股權激勵的你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