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父親經常打女兒,會造成女兒缺乏自尊、自愛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現早戀,還會使女兒數學成績差;父親經常打兒子,會造成兒子逆反心理,不愿服從社會規范,或者退縮、幼稚,缺少男子氣;母親經常打兒子,會造成兒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沒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說,打孩子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造成新的心理問題。 體罰不但使孩子不再愿意與父母親近,而且打多了,只會使父母子女之間在感情上產生隔閡,嚴重的甚至會對抗、對罵、對打。 肖峰認為,濫用體罰會喪失懲戒的效果。體罰作為一種最嚴厲的懲罰手段,如果濫用,父母動輒就是幾板子或幾巴掌。打孩子打慣了,習以為常了,孩子對打也就沒有了懼怕。孩子一旦對打失去了懼怕。“打”作為一種最嚴厲的懲罰手段也就喪失了它的威懾力。這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取有些孩子所咕噥的:“動不動就打,只會打”。否則,一旦家長不在身邊,不存在打屁股的威脅了,孩子們就不會有分辨是非的主動性了。 濫用體罰還會使孩子學習錯誤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打孩子絕對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會是對孩子的一種個性壓抑,尤其是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弱者要服從于強者,暴力可以解決問題,這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會從父母那里學會了“以暴制暴”,學會了“打人經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