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參與的2015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2015年年底在中國氣象局揭曉。
1.北方速凍
2015年11月21-27日,北方地區出現大范圍降溫天氣,中東部大部降溫超過10℃,局地超過14℃。最低氣溫零度線壓至長江中下游地區,華北大部最低氣溫為-8℃~-16℃,其中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達-16℃~-24℃;山東中西部最低氣溫降至-9~-14℃。河北保定(-15.6℃)、山東濟南(-10.1℃)等113站的最低氣溫跌破1961年以來11月最低氣溫記錄。寒潮天氣導致河北、山東等省用電負荷大幅增加,各大醫院感冒患者人數激增。
2.霧霾爆表
2015年10月4-7日,華北、黃淮等地連續出現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北京PM2.5濃度一度達400微克/立方米,由于正值國慶返程高峰,交通運輸受到較大影響。11月,東北、華北再遭持續霧霾襲擊,多地出現重度污染天氣。8日,沈陽PM2.5濃度最高超過1400微克/立方米;30日,北京PM2.5濃度局地超過900微克/立方米。
3.沙塵滾滾
2015年上半年,北方共出現13次沙塵天氣過程,較去年同期(7次)明顯偏多。4月15日,沙塵暴隨9級大風襲擊京城,黃沙彌漫,能見度迅速下降,多個監測站點PM10小時濃度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達到重度污染。
4.城市看海
2015年主汛期南方共出現18次暴雨過程,間隔時間短,雨量大。福建福州(244.4毫米)、貴州長順(247.8毫米)、江蘇常州(243.6毫米)等24站日降水量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6月2日,南京最大小時雨量相當于54個玄武湖的水量;6月16-17日,上海遭特大暴雨襲擊,近百條馬路積水到膝蓋,上海變“海上”。此外深圳、武漢等多個大中城市也頻頻看“海”。
5.新疆高溫
2015年夏季,新疆高溫日數21天,比常年同期(14天)偏多7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其中7月12日至8月10日,新疆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38℃以上高溫覆蓋面積最大達75.3萬平方公里;7月20日,吐魯番地區東坎兒極端最高氣溫達46.5℃。持續高溫天氣對春小麥、春玉米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部分林果遭受高溫熱害。
6.廣東臺風
“彩虹”于2015年10月4日在廣東湛江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50米/秒)。“彩虹”是有氣象記錄以來10月登陸廣東的最強臺風。狂風暴雨導致湛江市區一片狼藉,全城交通近乎癱瘓。“彩虹”外圍螺旋云帶伴隨出現多個龍卷風,廣東佛山順德、廣州番禺、汕尾海豐多地遇襲。“彩虹”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40億元,是2015年造成經濟損失最重的臺風。
7.冬季暴雨
2015年11月,南方地區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1-23日,湘贛浙桂粵閩6省(區)平均降水量145.5毫米,為歷史同期最多;廣西靈川(148.9毫米)、富川(142.3毫米)和湖南桂東(127.1毫米)等63站日降水量突破11月歷史極值。江西、湖南、廣西等地出現罕見冬汛,多條河流出現超警戒水位。浙江麗水因山體滑坡導致數十棟房屋被掩,38人死亡;湖南郴州山洪暴發致尾礦坍塌。
8.閱兵藍
為保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順利進行,2015年8月20日起京津冀晉魯蒙豫七省(區、市)實行機動車限行、企業停限產、工地停工等減排措施,加上氣象條件較好,北京市連續多天空氣質量處于一級優水平,朋友圈紛紛被“閱兵藍”刷屏。
9.最強臺風
“蘇迪羅”于2015年8月8日先后在臺灣和福建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分別為15級(48米/秒)和13級(38米/秒)。受其影響,臺灣、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和江蘇等地出現強降雨天氣,浙江中南部沿海出現10~13級陣風,福建莆田局地風力達53米/秒(16級)。“蘇迪羅”影響11省,風雨強度大,共造成268.7萬人受災,33人死亡或失蹤,是今年造成人員傷亡最大的臺風。
10.北方干旱
來源:科學畫報 kxhbcx 資料來自中國天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