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在4月29日《溫州都市報》)
妙用六招,搞定中考作文
陳一源
中考作文,是語文考試中的半壁江山!即將臨近2016年中考大作文60分、小作文(或稱微寫作)10分,共計70分,占語文分數的比重非常高。要想把作文寫好寫得出彩,平時多積累多閱讀多練寫之外,也要學會一些應試的招數。下面,教你考場作文致勝六招。
一、字跡要清晰端正,切忌潦草涂改,字要寫進邊框內;寫成六段,卷面整潔;開頭結尾要簡練,最好首尾兩、三行
任意一篇作文,躍入閱卷老師第一眼的是字。因此,寫作文必須要求落字端正秀麗。作文,老師評得是內容,而不是欣賞書法,切忌潦草,切勿作大面積涂改。作文卷上,都是用黑色印刷的方格。除書寫規范外,行文寫字時,建議占方格的四分之三,顯得卷面美觀,予人以好感,切切不要寫出邊框線。寫中考作文,要及時分段。整篇文章三四個段落顯得少而擁擠,九十個段落,顯得多而散亂。我認為六到七段為宜。卷面一定要整潔,標點符號要準確生動,內文不要涂改得亂七八糟。中考作文每段寫多少好呢?最好勿超過5行,頂多6行。也就是百字左右。如果一段都寫八九行,會給閱卷老師產生視覺上的疲勞,影響評分。每段八九行、十幾行的大篇作文千萬勿粘邊;提議在寫作文時,開頭結尾占兩行半到三行半,最好勿超過四行。應瞬間讓閱卷老師看到精練的內容而快感,視覺上產生好感,也會為作文分數加碼。
二、想出一個好題目,作文仿佛成功了一半;動筆之前要深思,想出題目列提綱
考試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來擬定題目或補齊半命題題目;題目不宜太長也不要太短。擬題的方法,平時根據題材,選擇十幾個精彩的標題,意背下來,考試時依葫蘆畫瓢,順手拈來。
動筆前,要給自己充足的構思時間,“開弓沒有回頭箭”,最忌文章寫到一半,又想另起爐灶,推到重來。最后弄得時間不夠,心情糟糕。故建議同學們打腹稿,考試作文不能見異思遷,邊寫邊改。一旦構思已定,就不要輕易改動。因此,羅列提綱,注明全文分成幾個層次,一個層次是一段,中間如果能設置好一個過渡句或過渡段更好。列提綱時,一定要把開頭結尾寫詳細些,中間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話語或名言俗語、詩詞典故,要寫到位。首尾扣題,中間過渡句前后呼應,也要扣題。
有些同學提綱擬好后,構思開頭反復推敲,精雕細琢,思維敏捷則行文流暢。文章寫好后,要慎重對待修改。修改,只能巧用于字、詞和對標點符號的妙用,整篇結構不得修改!
三、作文開頭要出彩,龍鳳呈祥出亮點
寫考場作文,如同畫龍。龍頭要畫好,還要會點睛。
梁朝時,有一介很著名的大畫家叫張僧繇,他不但畫佛像人物畫的栩栩如生,而且畫龍畫得又好又妙。一天,梁武帝要張僧繇在南京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金龍,張僧繇用兩天時間就畫好了,并且畫得活靈活現,非常逼真,只是都沒有眼睛。寺周圍的人們聽說后,都去觀看,發出陣陣贊嘆聲。有人問他:“為什么不把眼睛畫出來。”他說:“眼睛可不能輕易畫呀!一畫了,龍就會騰空飛走的!”大家聽了,誰也不信,都認為他在吹大牛說大話。后來,經不起人們一再請求,張僧繇只好答應把龍的眼睛畫出來。奇怪的事情果然發生——他剛剛點出第二條龍的眼睛,頃刻,天地間電閃雷鳴,刮起了疾風,兩龍破壁而出,光芒四射,沖天而起騰空而去。未點睛者如故。圍觀者個個看得目瞪口呆,贊嘆不已。
在關鍵性的地方用上一兩句精辟的語言來點明含義,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這種手法也稱為“點睛”之筆。睛是什么?古代杰出評論家認為是“乃神光所聚”。我們不妨給它下個定義:睛是文章中最傳神、最精彩、最動人又是最耐人回味的一筆。有了這一筆,宛如電影有了主題歌,樂曲有了主旋律,整篇作文就有了魂魄!比如現代散文大家楊朔在《荔枝蜜》中先寫自己因被蜜蜂“釘”了一下,就不大喜歡蜜蜂了;接著把筆頭一轉寫道:
“我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
這一段點睛之筆,充滿激情的語言贊美蜜蜂、贊美美好生活而無私奉獻的精神,大大地升華了主題。
龍生九子,各具形貌特色。作文開頭畫龍方法很多:懸念開頭法、題記開頭法、引名句開頭法、修辭句開頭法、設問式開頭法、對偶式開頭法、巧用典故開頭法、名人名句問答開頭法等等,不一而足。男同學要學會畫龍,巧妙點睛;女同學要學會繡“鳳頭”,精密細繡,描龍繡鳳即能出彩!!!
文章前幾段,要精雕細刻,要出彩。給評卷老師一個好印象。比如,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可制造懸念或巧述故事,引人入勝;或妙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或善寫兩行題記,揭示主旨,或引用詩詞顯深意。
四、結尾——豹尾要甩得又響又有力,贈送兩種技法:鏗鏘有力和意味深長
開頭和內容寫好后,過渡句要扣題,集中力量把結尾寫好。閱卷老師的慧眼S型掃描全文。所以結尾——豹尾要甩得又響又有力,讓結尾更突出!結構完整是中考一類作文的基本要求,以往一些考生的作文雖能達到“鳳頭”、“豬肚”,卻很難寫出一個有力度的“豹尾”!讓結尾更有力的寫作手法沒有固定的形式,但其總體要求是呼應主旨、簡潔利落,最好是獨特而又表現力。我認為一個好的結尾有兩種寫法較好:鏗鏘有力和意味深長。
豹尾要甩得又響又有力是結尾的一種風格,它可以升華主旨、或發出感召、或展望未來等,簡潔明了,擲地有聲。而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尾,可以通過警醒、憂慮意識的文風表達社會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作為結語,達到欲說還休的效果,使自己的文章有味外味、意外意,引發閱卷人的思考與共鳴,耐讀并有回力。
結尾很重要。也可用畫龍點睛,發人深思;或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或精辟議論,深化主旨。結尾是總結全文,如果是記敘文,要抒情;如果是議論文,要歸納。無論如何,最好都要再次扣題。作文過程中要多次扣題,一路寫,一路扣。開頭和中間至少扣兩次,結尾再扣一次。結尾怎么扣呢?告訴你一個簡單易學的妙招——就在結尾段的第一句,把題目復述一遍,然后歸納文章觀點就OK啦!!
五、文體最好選寫記敘文,文章要有二至三個亮點;爭取寫滿600字
考場作文,不是記敘文,就是議論文。一般來說,多是“總—分—總”結構。記敘文的結尾要注意點題抒情和總結哲理;議論文最好是“1—4—1”結構,中間的4段或5段,是分層解題。也可以靈活采用夾敘夾議的手法。因此,寫考試作文,第一是首選記敘文寫。文章要有二至三個富有表現力的句子作為亮點,讓閱卷老師眼睛為之一亮!如是記敘文,人的情節和生動的描寫(環境、外貌、語言、動作、心理)來表現你的真情,要會描寫還有善于描寫。如是議論文,最好有2個典型的論據,縱橫捭闔,表達作者深刻的見解。如是小小說,必定要有一個完整又巧妙的構思。一般來說,中考一類作文字數要求都在600—680字之間。如果行文剎不住車,那就寫到720字;但也不少于580字。
六、將錯就錯,一錯到底,亦可絕處逢生!適當克隆,為我所用
中考考場作文,如果寫了一半忽然發現跑題或脫題怎么辦呢?我以為,與其想重寫,倒不如將錯就錯完成全篇。當然要力挽狂瀾,要在扣題總結上使出渾身解數;或者在抒情議論、結論收尾上大做手足。臨陣補救,可以絕處逢生。結尾再做連環回扣,也許像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回眸一笑百媚生”。 考前,同學們閱讀了大量的優秀作文,積累了不少素材。當你審題后,可先在大腦中搜索一下以往寫過、看過或修改過的好作文,想想有沒有可以利用或化用的。如果有,則可適當克隆,為我所用。
其實,文章的內容最最重要。什么是招?對一個高手來說無招勝有招,能夠化腐朽為神奇就是高招!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