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是學校發展的“魂”,一所學校的發展,關鍵在校長,一所學校的教育品味取決于校長的品格和品質。學校在發展的進程中積淀出的學校文化,對學校發展起著潛移默化、推波助瀾的作用。而這一學校文化的形成,無疑是一種提煉、提升、強化、形成習慣的過程,也是校長品格與學校文化建設水乳交融、共生共進的過程。
一、校長的辦學理念是學校文化建設的試金石
重視文化建設是現代校長實現辦學理念的關鍵,同時,要以新的辦學理念統領學校文化建設。學校文化建設有著廣泛的涵義,可以將其內化為物質與精神兩個方面。學校的物質文化是外在的、顯性的,包括校園建筑、場地設施、文化設備、校園美化等,是物質基礎,它承載著校園的文化信息。而學校的精神文化是隱性的,雖不被人所直觀感受到,但卻發揮著無形的力量,直接影響著校長辦學思想、辦學理念的生成與提升。校長的辦學理念是一種個性化的產物,有個性才能有特色。時代在發展,教育形勢在變化,由建校之初皆適用的“以學生發展為本,為學生一生奠基”,到結合學校變化的實際,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特點,又提出“體驗成功,享受快樂”的辦學理念。在這一辦學理念的指引下,學校文化建設蔚然成風,滲透到教學、德育、團隊活動各個層面。在學校發展中要始終堅信:勤奮成就偉業,敬業引擎未來;教師文化做到:和諧、勤奮、敬業。和諧意味著生機與活力、平等與包容、和藹與和睦。學生文化倡導:我成長,我快樂,我自信。教研組文化體現:精品、互助、包容。做到多出精品,出好精品。在專業化發展上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同事間要相互欣賞,相互包容。
二、校長的人品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風向標
在一所學校里,一個校長的教育品格尤為重要,那就是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忠誠,這也取決于校長的人品,即人格魅力。
校長的人格魅力是當好校長的先決條件,也是一個學校文化建設關鍵因素。校長的人格魅力是一種活力、合力和凝聚力、向心力,能產生無窮的力量,能激勵廣大教職員工為黨的教育事業勤于工作、樂此不疲,并發揮事半功倍的奇效。所以,校長一旦形成特有的魅力,就會對廣大師生員工產生強大的吸引力,進而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推動學校的發展,這無疑是一種隱性的學校精神文化。
如果說教師是舵手的話,那么校長就是強有力的領航者,是航向,是航標,一旦失去了航向、航標,學校的發展不言而喻。相反,一個凝聚力強的學校,其教職員工一定緊緊圍繞學校辦學目標,眾志成誠、任勞任怨,在學校內部形成一種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工作氛圍。
三、校長的教育智慧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助推器
知識就是力量,智慧造就品格。一個知識淵博、思維敏捷、追求卓越的校長,是學校發展的引領者,是指引教職員工前行的一盞明燈。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一個校長獨特的教育智慧和學識水平直接影響決定著學校今后的發展道路,校長只有不斷地學習、善于革新、標新立異,使學校文化建設不停地注入新的生機,讓校園文化豐富多彩而又獨具特色。學校的發展彰顯了學校的實力與魅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與肯定,也鑄就了學校發展道路的輝煌。有實力才有魅力,有思路才有出路,有智慧才有特色。
四、現代學校發展呼喚特色型校長的到來
學校無特色,無品牌,究其實質是學校育人取向文化的缺失,所以說校長的思想決定著特色化學校的生成。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思想深邃的校長,追求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其學校管理也會如一首詩、一幅畫、一段旋律、一片風景。學校至此,已經形成特色文化。以外語口語訓練為主的特色教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利用,班級特色化管理,班級干部輪流制,平安級部建設,教學特色化展示(小學幫學稿、中學導學稿、調講課、“同課異構”)等等,這都是現代學校發展進程中對校長完美形象的展現。
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在學校文化建設中,還需要有品格的校長執著追求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