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今年77歲的陸廟生,是古城臺街道學院巷社區的一名義務廉政監督員。陸廟生夫婦結婚五十多年來,兩人相敬如賓,孝敬老人,善待鄰里,贏得了周圍人的贊譽。
重視子女教育,以德育人
陸廟生說,父母對子女負有撫養和教育的責任,無論是父母還是祖父母,都要把對下一代的愛建立在科學和理性的基礎上,把對子女和孫子孫女的愛同培養他們的人生觀、道德觀及其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結合起來,講究方法、講究技巧,健康的家庭需要一個健康的環境才能得以健康的發展和延續。陸廟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和妻子始終把對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從小教育孩子需學會“先做人、再做事”。現在,他的三個孩子都在不錯的單位工作,工作態度認真、負責。大的孫子、孫女也已經參加工作,只有小孫女還在上學。為了讓小孫女能夠健康快樂成長,陸廟生夫婦率先垂范,為小孫女做出榜樣。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小孫女禮貌懂事、健康活潑。
盡心贍養老人,安度晚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陸廟生夫婦除了在精神上給予家里的老人體貼和安慰,還積極創造物質條件讓老人享受到晚年之福。陸廟生的父親去世后,母親身體不好,經常住院。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陸廟生和愛人將母親接到自己家中,盡心盡力贍養母親,直到母親去世。在這個家庭里,子女尊重長輩,長輩關心愛護子女,他們共同建造了一個溫馨和諧、積極向上的文明家庭。
夫妻相敬如賓,助人為樂
和睦的家庭能給每一個家庭成員帶來溫暖、帶來快樂,特別是能為孩子快樂、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要建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最重要的是必須處理好夫妻關系。陸廟生說,在家庭關系中,夫妻關系是最基本的關系,起著核心的作用。陸廟生夫婦凡事都會一起商量,共同決定,做到“求大同,存小異”,每件大事做了決定后,雙方都會感到心情舒暢,不會存在矛盾。作為老黨員,陸廟生夫婦非常樂于助人,關心鄰里,只要大家有什么事,他們總會熱心去幫忙。陸廟生的愛人,被大家稱為熱心大媽,要是碰上刮風下雨,她總是會主動替沒人的家里收衣服。在陸廟生夫婦的影響下,他的孩子們也都為人謙和、熱心助人。
和睦的家庭是快樂的,家庭中的每個人,不管收入多少,不管學歷高低,只要大家互相關心、體貼,就會讓每個人的心里都覺得特別踏實,特別想為這個家去付出一切,這樣的家庭才是文明、開心、和諧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