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精選十句名言
1、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釋義】所以要想掌握情況,要先從自己開始,只有了解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別人。
2、已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入,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
【釋義】如果自己不事先確定策略,統帥別人也無法步調一致。做事沒有技巧,叫做“忘情失道”,自己首先確定斗爭策略,再以此來統領眾人,策略要不暴露意圖,讓旁人看不到其門道所在,這才要以稱為“天神”。
3、故謀莫難于周密,說莫難于悉聽,事莫難于必成;故謀必欲周密;必擇其所與通者說也。
【釋義】所以說謀劃必須周到慎密;游說要選擇與自已觀點相通的對象。所以說:“辦事情要穩健,無懈可擊。”
4、故與智者言,依于博;與拙者言,依于辯;與辯者言,依于要;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與過者言,依于銳。
【釋義】所以與智者談話,就要以淵博為原則,與拙者說話,要以強辯為原則;與善辯的人談話,要以簡要為原則;與高貴的人談話,要以鼓吹氣勢為原則;與富人談話,要以高雅瀟灑為原則;與窮人談話,要以利害為原則;與卑賤者談話,要以謙恭為原則;與勇敢的人談話,要以果敢為原則;與上進者談話,要以銳意進取為原則。
5、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智者達于數,明于理,不可欺以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
【釋義】那些仁人君子必然輕視財貨,所以不能用金錢來誘惑他們,反而可以讓他們捐出資財;勇敢的壯士自然會輕視危難,所以不能用禍患來恐嚇他們,反而可以讓他們鎮守危地;一個有智慧的人,通達禮教,明于事理,不可假裝誠信去欺騙他們,反而可以給他們進清理事理,讓他們建功立業。這就是所謂會仁人,勇士、智者的“三才”。
6、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獨保其身;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 經起秋毫之末,揮之于太山之本。
【釋義】當事物出現危機之初,只有圣人才能知道,而且能單獨知道它的功用,按著事物的變化來說明整理,了解各種計謀,以便觀察對手的細微舉動。萬事萬物在開始時都像秋毫之末一樣微小,一量發展起來就像泰山的根基一樣宏大。
7、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
【釋義】欲望多了,心神就會渙散,意志就會消沉。
8、小人謀身,君子謀國,大丈夫謀天下。
【釋義】小人為自身利益而謀,君子為諸侯國利益而謀,大丈夫為天下大事而謀。
9、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故陰道而陽取之也。
【釋義】如果對方有某種嗜好,就要仿效以迎合他的興趣;如果對方厭惡什么,就要加以避諱以免引起反感。所以要進行隱密謀劃而公開的進行獲取。
10、故去之者從之,從之者乘之。
【釋義】想要除掉的人,就放縱他,任其胡為,待其留下把柄時就乘機一舉除掉他。
韓非子精選十句名言
1、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
【釋義】兔子死了,再也用不著獵狗,就把獵狗煮吃了;敵國滅亡了,謀臣再也用不著了,就把謀臣害死。
2、私行勝,則少公功。
【釋義】營私舞弊之風盛行,臣下就不能盡職為君效力了。
3、 恃人之以愛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為者安矣。
【釋義】依賴別人出于愛為我效力就危險了,依賴別人不得不為我效力才能平安。
4、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釋義】世間總有得不到的東西,也總有辦不到的事。
5、小知不可使謀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釋義】在小事上耍小聰明的人不能讓其謀劃大事,在小事情上忠心的人不能命其主管法律。
6、同事之人,不可不審察也。
【釋義】采取同樣行動的人,不可不加以審查[可能有不同的原因]
7、 凡人之大體,取舍同者則相是也,取舍異者則相非也。
【釋義】大凡人的本性,都是觀點相同的就相互肯定,觀點不同的就相互反對。
8、恃人之以愛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為者安矣。
【釋義】依賴別人出于愛為我效力就危險了,依賴別人不得不為我效力才能平安。
9、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則制于人。
【釋義】君主最大的禍患就是信人臣下,信任臣下就反為其所制約。
10、 君臣之利異,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滅。
【釋義】君臣之間的利益是相對立的,所以沒有臣下是忠誠的,所以臣下得到利益,君主的利益就會喪失。
墨子精選十句名言
1、兼相愛,交相利。
【釋義】既愛自己也愛別人,與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2、言不信者,行不果。
【釋義】 說話不講信用的人,做事不會有結果。
3、志不強者智不達。
【釋義】 志向不堅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4、勇,志之所以敢也。
【釋義】有勇氣和志氣才是勇士。
5、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帶五湖。
【釋義】大海的寬廣可以容納眾多河流;有比喻人的心胸寬廣可以包容一切; 意思是“以三江為衣襟,以五湖為衣帶”
6、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良才難令,然可以致君見尊 。
【釋義】優良的馬匹不容易乘坐,但可以載得重行得遠;好的人才不容易駕馭,但可以使國君受人尊重。
7、法不仁,不可以為法。
【釋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
8、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
【釋義】具有仁德的人處理政事,一定是興辦對天下有利的事情,革除對天下有害的事情。
9、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釋義】志向不堅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講話不守信用的人,他的行動就不會果敢。
10、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
【釋義】釣魚人躬著身子,不是對魚恭恭敬敬;用蟲子作為誘餌捕鼠,不是喜愛老鼠。
孫子精選十句名言
1、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釋義】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不能拘泥于某種作戰的形式,正像水本無固定的形態一樣,放在圓容器中它就是圓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工作的時候應審時度勢,靈活機動地制訂計劃,不可死搬教條,墨守成規。
2、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釋義】知道什么情況下可以打,什么情況下不可以打的將領,就能打勝仗。能審時度勢,知己知彼,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動,這樣自然能取得成功。
3、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釋義】善于指揮作戰的將領,要避開敵人的銳氣,等到敵人士氣衰落、疲憊時再去攻擊它。在力量相當時,可以作暫時的讓步,以保持銳氣,待到時機成熟時,再給以致命的打擊。
4、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釋義】戰爭是一種用假象來欺騙和迷惑對方的學問。戰陣之間,必須施以偽裝,使敵人產生錯覺,作出錯誤判斷,然后趁機對敵方進行襲擊,定可獲勝。
5、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
【釋義】對敵人要以小利誘惑他,使他上鉤;要擾亂敵人,趁機戰而勝之;當敵人實力雄厚時,要防備他可能進攻自己;當敵人力量強大時,就要避其鋒芒,保存實力。
6、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釋義】對敵人作戰,就應在敵人守備最薄弱的地方和敵人意想不到的時間,在對方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襲擊,這樣就能出奇制勝。
7、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釋義】臨戰時必須了解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有把握便打,沒有把握不打,根據敵情的變化,采取最合適的方式、最恰當的時機去攻擊敵人。
8、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釋義】在我強敵弱的情況下,應集中優勢兵力,包圍、進攻、消滅敵人;在敵我力量接近時,應設法分散敵人的兵力,果斷地攻擊敵人,將敵人擊潰;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則回避與敵交手,能走便走,采用機動靈活的戰術。否則,或者會坐失良機,或者會冒險交戰,導致戰爭失敗。
9、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釋義】遇到情況危急,已無退路的險要關頭,可把軍隊投道死亡線上,士兵如過河卒子,只能進不能退,為求得自身的生存,必須背水一戰,拼死搏斗,這樣反而能轉敗為勝。
10、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釋義】百戰百勝固然好,但不是好中之好;不經過戰爭而使敵人屈服,才稱得上好中之好。
孫子精選十句名言
1、心枝則無知,傾則不精,貳則疑惑。
【釋義】枝,枝蔓;心枝,意為心有旁騖,不專心。傾,全部之意。不專心就等同于無知,心有偏向辦事就不能專誠,分心二用就會陷入迷惑的境地。
2、不知戒,后必有,恨復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
【釋義】不知警惕,還要重犯錯誤;拒絕規勸,堅持錯誤,必然讓壞人鉆空子。
3、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無思也。
【釋義】年少時如不學習,年長了就沒有才能;年老時如不對人教誨,死了之后就沒有人懷念。
4、君子博學深謀,修身端行,以俟其時。
【釋義】君子要做到增長知識,提高能力,提升道德修養,端正品行,以便等待機遇的到來。
5、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釋義】青色染料是從藍草里提煉出的,但顏色比藍草更深;冰是由水凝結而成的,而比水還寒冷。比喻只要努力學習,就可以后來居上。
6、夫大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釋義】品德和地位不相當,能力和職務不相當,獎賞和功勞不相當,處罰和罪過不相當,沒有比這更不好的
7、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釋義】好的農民并不因為有旱澇災害就放棄耕種,好的商人并不因為一時虧損就不做買賣;士人君子并不因為貧窮就對道德修養松懈怠慢。
8、厚者,禮之積也;大者,禮之廣也;高者,禮之隆也;明者,禮之盡也。
【釋義】一個人能具備敦厚的品德,在于他日積月累,堅持不斷地按照禮的原則行事;一個人能具備豁達大度的品德,在于他普遍地推行禮的原則,處處按照禮的要求去做;一個人能具備高尚的品德,在于他真正把禮的原則發揚光大;一個人能具備英明的品德,在于他切實地把禮的原則融化在了自己心中。
9、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釋義】以 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 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 過錯了。
10、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釋義】駿馬跳躍一次,也不能有十步(遠);劣馬奔跑十天也能跑很遠,在于堅持不懈;雕刻一下便放棄,即使是腐朽的木頭也不能被折斷;雕刻并且持之以恒,就是金石也能被雕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