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題記: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梅花是中國的傳統之花,堅強、高潔、謙虛的品格為世人所敬重。
一、《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墻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么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飄來陣陣的香氣。這首詩沒有描寫梅花的枝葉和花朵形態,而是著意寫梅花“凌寒獨自開”的品格,寫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這里寫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王安石變法失敗,被迫辭職,十分孤獨。但他仍倔強地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這首詩正是以動人的藝術形象表達了作者這種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王安石
二、《梅花絕句》
宋·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譯:聽說梅花沖破早春的嚴寒在清晨寒風中開放,遠遠地望去那些梅花樹就像一堆堆的白雪一樣,欣喜出游足跡踏遍四周群山中.我何時方能把自己變化成數億身影啊,在每棵梅花樹下站那么一個"我"(放翁)。此詩雖小,然意趣甚豐,詩人愛梅入微,曾斷言“后五百年君記取,斷無人似放翁顛。”讀了此詩,可知此言不虛。
三、《梅花絕句》
宋·陸游
當年走馬錦西城,曾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譯:本來就生在幽深的山谷,花枝向北,更不易見到陽光,所以年年開花都很晚.您知道它品格高超,迥異流俗的風致嗎?(若要知道這一切),就在數九寒天,冰天雪地的時候來欣賞吧.
陸游借詠梅表現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寂寞和不論怎樣受挫折也永遠保持高風勁節的情操
補充一點:這里所說的梅花消息,實際是借指南宋政府偏安一隅,滿朝文武無人過問鐵蹄下中原人民的生死.梅花,不畏嚴寒,不懼冰雪,凜然開放于山崖水邊,不與百花爭艷,不以無人而不芳.梅花的品格與陸游全然相似,所以得到了陸游的特別鐘愛。
四、《卜算子·詠梅》
現代·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風雨剛把春天送走了,飛雪又把春天迎來。懸崖上已經結下了百丈堅冰,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雖然俏麗但不同桃李爭春,只是把春天的消息來報告,等到山花開滿大地時,她在花叢中微笑。毛澤東的這首詞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的操守與傲骨.把梅花的形象向縱深引導,它雖俏麗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為我們送來春的訊息.而當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時候,梅花卻獨自隱逸在萬花叢中發出欣慰的歡笑.梅花,它在詩人眼中是一名戰士,它與嚴寒搏斗,它只為了贏得春天,通報春天的來臨,然后退去,并不強奪春天的美景.這一形象是大公無私、默默奉獻的形象.詩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為一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形象,它已從一個中國革命者成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國里,它的形象已被詩人塑造成型,更加豐滿高大。
詠物詩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來詠一種事物的,而對梅花完成"百詠"的詩人最多。梅花最令詩人傾倒的氣質,是一種寂寞中的自足,一種"凌寒獨自開"的孤傲。它不屑與凡桃俗李在春光中爭艷,而是在天寒地凍、萬木不禁寒風時,獨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開出滿樹繁花,幽幽冷香,隨風襲人。
從梅花的這一品性中,中國詩人們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樣一種"沖寂自妍,不求識賞"的孤清,所以詩人常用"清逸"來寫梅花的神韻,如宋代"梅妻鶴子"的林和靖那著名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清逸"不僅是古代隱士的品格,而且是士大夫的傳統文化性格。梅花所表現的正是詩人共有的一種品質,因而詩人倍加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