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劉云早年畫油畫,后來轉為中國畫,他由西返中,在中西融合中探尋屬于自己的現代山水語言。他特別注重畫面意境的營造,不論是對于湖湘山水的表現還是周游寫生,他一方面強調直觀感受,同時又對畫面結構精心構造,在水墨與色彩的交融中釋放出詩意的朦朧。楚山湘水、瀟湘文脈,靈秀之氣行走于筆端,浪漫與雋永耀然于紙上。這種自信來自于打破中西文化壁壘,以文化主體性態度主動吸取人類視覺文化精萃,融匯于自我心性的表達之中,這就是劉云所強調的對于宇宙與山川那種永恒且“靜穆”的意境追求。
——展覽學術主持,周功華
劉 云
1957 年出生,湖南岳陽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五、六、七、八屆理事、湖南省畫院原院長、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副會長、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長城畫院副院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南大學兼職教授、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
創作活動及代表作被收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新中國美術史》《中國現代藝術史》《中國當代美術1979-1999》《中國當代藝術文獻》《中國美術年鑒1949-1989》《中國現代美術之路圖鑒》等。
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藝術展并有獲獎。部分作品被中國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濟南美術館、等國內外機構及個人收藏。2008 年受外交部的邀請主創21 米大型中國畫《靈山秀水·夢江南》永久陳列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新辦公樓大使宴會廳,2012 年受外交部邀請創作大幅中國畫作品《瀟湘春暉圖》永久陳列中國駐冰島大使館。2016 年外交部收藏中國畫《夕陽無語山更靜》并陳列于駐香港特派員公署。2017 年11 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靈山秀水—劉云中國畫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湖南省文聯共同主辦)。
出版有《劉云作品油畫精選》 《劉云畫集》《山水清音·劉云畫集》《跨界·造境 劉云藝術檔案》《云峰有約·劉云中國畫作品集》《靈山秀水·劉云中國畫作品集》等。
劉云
瀟湘山水畫創作要
“往外走”“求不同”
受訪者:劉 云
訪談人:李輝武
記錄人:薛 景
時 間:2018 年10 月15 日
地 點:湖南省畫院
在湖南省畫院的院長辦公室,劉云先生與我們暢談瀟湘山水畫之遠景
李輝武(以下簡稱李):有三個方面的問題想與您探討。第一個問題是湖湘文脈和當代瀟湘山水創作的關系;第二個問題就是湖南當代山水畫群體的特點,以及山水畫創作與本土地理地貌的關系;第三您的作品里有很強的南派山水特點。與董源《瀟湘圖》里種平遠山水,在意境和脈絡上有沒有某種內在聯系?
劉 云(以下簡稱劉):什么是“湖湘文脈”,就是湖南人對自然、對宇宙的崇尚。湖湘文化很大一部分還是屬于楚文化的范疇,像屈原的《九歌》、《山鬼》之類,描寫的都是浪漫的巫騷意蘊。就歷史的脈絡來講,書法有懷素、柳宗元、何紹基等;畫家有易元吉、髡殘等,他們成名并不是在湖南,但是與湖南有很多牽連。湖湘文化在近現代還孕育出了齊白石這樣的大家。反觀當代這一塊,湖南山水畫家沒有很好的去尋找湖湘文脈的源頭,沒有做深入的研究、探索,反而脈絡并不清晰。
清嵐曉月之二 90cm×230cm 紙本設色 2018年
李:您剛提到湖南人的性格深深影響湖南畫家的創作狀態。確實如此,湖南畫家的作品和江浙畫家的作品就有很大區別。
劉:對,湖南地域養成的湖南人的性格,這些也都是受湖湘文化影響的關系。像齊白石、黃永玉,湖南人的性格確實影響了他們的藝術創作的狀態。湖南地域民俗民情,也是湖湘文化里一個很大的源頭。這些原因促成了湖南畫家的作品和江浙畫家的作品區別很大。
松風悠揚之十三 90cm×60cm 紙本設色 2018 年
李:您覺得本土山水畫創作是什么樣的狀態?
劉:這要談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和不足。站在本省范圍來講,在中國畫里面,目前現階段還是山水畫的整體實力比較強。這幾年湖南山水畫在外面交流、展覽比較多。還有一個比較令人欣慰的點,就是當前的湖南山水畫群體面貌的多樣性還是值得稱道的,就這個展覽里的八位畫家來講,每位畫家都有自身的面貌,存在差異性。我覺得正是因為這種面貌的出現,撐起了湖南山水畫的現狀,“一人一品”讓外地人對湖南山水產生了一定的印象,這對湖南山水畫的健康發展有很多好處。
松風悠揚之十七 90×60cm 紙本彩墨 2019 年
劉:但是我們的山水畫創作現在面臨著什么樣的問題呢?放在全國山水畫創作來看,整體性的影響力還不夠,缺少一定的沖擊力。全國范圍內對瀟湘山水有一定的印象,但這種印象不像其他地方(畫派)有完整的風格的脈絡。這與我們的宣傳推介有很大的關系。
湖南山水畫創作比較好的方面就是,湖南畫家基本是以瀟湘風貌為創作背景,恰恰是因為這種地域性的明確,在全國山水畫創作范圍內與其他地區存在不同,這就是我們的特點。而且湖南的山水畫群體里還有一波領軍的人物,并且每個人都有的獨特的和瀟湘風貌息息相關的面貌,體現了畫家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松風悠揚之十一 90cm×230cm 紙本設色 2018 年
李:建國以后,瀟湘山水畫創作的脈絡清晰嗎?
劉:我雖然覺得瀟湘山水畫歷史傳承不是很清晰,但建國以后有幾代山水畫家的脈絡是很清晰的。建國初期,就有一批民國延續下來的山水畫家,他們并沒有在全國非常有影響力,但是他們聚集在湖南的學校里等藝術機構,對湖南的山水畫創作產生了一定的印象,比如張一尊、段千湖、楊應修等比較有代表性。再就是一批從各個專業院校分配來湘的畫家,比如曾曉滸、莫立唐、徐照海等。
春水弄清影之十九 96cm×60cm 宣紙設色 2019 年
劉:新中國成立后瀟湘山水畫的發展錯失了幾次機會。新中國成立初期,江蘇的一批老畫家舉辦了“寫生采風萬里行”,形成了一個新金陵的山水畫創作群體。湖南沒有好好組織。80 年代起,全國山水畫的交流增多,湖南的山水畫家卻沒有趁機走出去,又錯失了一次機會。“單干”,沒有形成團體,就是湖南山水畫影響力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
2000年以后,湖南中青年山水畫家開始異軍突起。省畫院、省美協和湖南師大美院等出現一批以山水畫創作為主的畫家,開始經常在全國性的山水畫展覽中露臉,這成為別人了解瀟湘山水創作的窗口。我覺得現在湖南的山水畫創作方面,還要聚集一群有志之士往外走。這個展覽就很好,但只是一個起點,可以做成一個“八人展”的機制,逐步往外推。
夕陽無語山更靜之三 122cm×116cm 紙本設色 2019 年
李:您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和策展人的意圖是很貼近的,這次展覽的八位畫家,或多或少隱含的是湖南當代山水畫的狀態和問題,并且是湖南當代山水畫創作和湖南當代美術創作之間的問題,請從這個角度談談您自己的創作,特別是去年北京中國美術館您個展以后的感受?
劉:我們這八位參展畫家,最可貴的就是都是表現瀟湘風貌的山水畫,但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面貌。這一點跟很多其他地域不同,他們是“趨同”,我們的是“求不同”。策展人的意圖也是很明顯,就是“求不同”。這八位畫家目前也能代表瀟湘山水畫創作的整體面貌。
碧波云山散林蔟之十七 120cm×120cm 宣紙設色 2019 年
劉:去年展覽(“靈山秀水·劉云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館)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覺得去年的作品里還是有很多不足,已經不符合我內心的要求了。還有一個感受就是要多出去做展覽,多交流,在展覽交流的碰撞中得到啟發,引起一些思考,這些思考可能對你的藝術創作帶來質的轉變。優秀的畫家在藝術創作中要尋找新的東西,原創的東西,就始終需要一種很飽滿、很有激情的“推進液”,這是藝術創作中的源源不斷的養料。
我從油畫到中國畫,特別是近年的作品,雖然材料變了、繪畫的表現方式也變了,但實際上畫面里的一個東西始終沒變,就是作品對“靜穆”的追求,這個是我對自然、對宇宙的個人認識和表述。
馮遠先生說我現在是創立了一種“新山水”。其實,我并沒有刻意要求有某種藝術風格或者圖式出現,這是從我的骨子里自然而然的脫穎出來的。從2004年開始,從彩墨、水墨,后來又學習宋畫,再學習重彩,我沒有一個預先設定,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心境,像冥冥之中有什么牽引著我往前走。將去年的作品和今年的作品放在一起就有很大的區別,今年的作品實際上從內涵和表現上都趨于純粹,色彩提純了,對墨的運用也更加豐富了。
蒼山風呤暖長空之八 90cm×60cm 紙本設色 2018 年
南山翠色 60cm×90cm 紙本設色 2019 年
青山幽遠之十二 96cm×1800cm 宣紙設色 2019 年
松風悠揚之十四 90cm×60cm 紙本設色 2018 年
松枝搖曳碧水痕之十 120cm×118cm 紙本設色 2018年
夕陽無語山更靜之四 60cm×90cm 紙本設色 2019 年
夕陽無語山更靜 60cm×90cm 紙本設色 2019 年
疏煙淡日水無聲 90cm×230cm 紙本設色 2019 年
青山翠色之三 90cm×60cm 紙本設色 2018年
道 南 正 脈
當代瀟湘山水八家
開 幕 式
2019年7月20日(周六)下午3:00
展覽時間
2019年7月20日至31日
展覽地點
湖南省畫院美術館
指導單位
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
湖南省美術家協會
湖南省畫院
協辦單位
樂沃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江右堂陶瓷藝術館)
承辦單位
逸點藝術機構
學術主持
周功華 / 李輝武
策 展 人
劉 晨
湖南省畫院美術館
展廳開放:9:30——16:30
地址:長沙市開福區營盤東路69號
公交路線:150、112、203、3路
在“省展覽館”站下車
地圖指引:如圖A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