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財政存量資金,簡而言之,就是各級政府沉淀在各類銀行里的財政資金。“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做到標本兼治,是基層政府解決發展資金不足,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舉措。
一、財政存量資金的現狀及問題
財政存量資金以預算結轉類和財政專戶結存資金為主,主要以國庫存款、財政專戶存款的形式存在。
(一) 財政存量資金的結構。基層政府財政存量資金,按資金類別劃分:一是預算結余;二是預算結轉類資金;三是各類財政專戶結存資金;四是其他財政存量資金。
(二)財政存量資金的存在形式。在各類財政資金存款中:主要分布在國庫存款;商業銀行存款。
(三)資金“沉睡”,制約經濟發展。地方政府一方面因發展經濟而舉債,而另一方面卻又有大量財政資金在“睡覺”,資金使用效益就無從談起。
二、財政存量資金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從方針政策上找原因,反復出現的問題要從發展規律上找原因。”普遍產生財政存量資金的原因,表面上看是財政支出的賬面數和資金支付數不同步,但從根本上講,是財政預算編制粗放,以及“以收定支”預算管理模式所造成的。具體而言,造成財政存量資金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財政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與完整性。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財政預算編制的質量。財政資金存在改變資金用途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于在編制財政預算時,部門及單位沒有進行充分調研與論證,使得財政預算不能反映實際情況,編制不夠科學合理,一些財政資金無法按預算編制的用途使用,又不能隨意改變用途,導致逐年結轉形成存量。另外,財政預算的編制內容也不夠完整,在編制每年的部門財政預算時,預算單位沒有考慮上年的專項結余,導致專項結余不僅沒有使用或收回,反而逐漸增大。
(二)部門重預算輕執行的思想沒有根本轉變。在絕大多數部門單位領導看來,財政資金只要是分配給我了就是我的,至于什么時間撥、怎么撥關系都不大,反正今年用不完還可以往下年結轉,支配權不改變。財政部門的監督重點在財政資金的使用用途而不是使用年限,也助長了部門單位對財政資金的“私有”觀念,單位重預算輕執行的思想根深蒂固。單位千方百計上項目、爭預算,預算一經批復就大功告成。部分項目因政策、規劃、環境等條件發生變化不能按期開工、進度緩慢或結余較大,導致資金滯留沉淀形成存量。
(三)上級轉移支付資金使用存在諸多障礙。財政資金不僅有本級財政資金,而且還有一部分是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這部分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卻存在諸多障礙。一是轉移支付資金的分類與投向過于分散,重點不夠突出,使得一些資金因不能使用而沉淀。二是大部分轉移支付資金集中于年底撥付,造成了這些轉移支付資金的沉淀。三是轉移支付資金存在資金使用的限制性,只能專款專用,政府在資金使用上沒有靈活性和主動性,造成資金閑置。
(四)國庫單一賬戶收支體制改革不到位。一是專項資金種類多,重復開戶現象較為嚴重。同類資金在多個商業銀行多頭開戶,少則三、四個,多則五、六個,甚至在同一家金融機構不同網點設立同一類財政專戶,影響了財政專戶資金的使用效率。二是財政專戶開立不規范,管理缺乏法律法規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具體到實施方面規定的不夠充分、系統,使得在財政專項資金規范、管理和監督過程中缺乏強有力的法律法規依據。三是財政專戶資金規模日趨擴大,增加了資金風險。許多事業項目是跨年度的,甚至長達三、四年,沒有使用完結余下的資金并沒有集中上繳到國庫,弱化了國庫監督管理。
(五)部分專項收入不能統籌安排形成存量。根據規定,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礦產資源費、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收入必須專款專用,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則,這些收入需要安排支出,但又不能調劑使用,多年下來便形成存量資金。
三、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幾點思考
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關鍵是要加快改革,完善制度建設,需從加強管理與完善制度兩個方面入手,既要全面清理現有的財政存量資金,又要防止產生新的存量資金,更要加快完善國庫單一賬戶制度。
(一)在加強管理層面上
一是嚴格預算編制,增強預算的科學性與完整性。要嚴格執行新《預算法》,考核支付進度,推進績效評價。通過嚴格執法,來推動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的落實。認真審核部門(單位)預算編制。要轉變預算單位對結余結轉資金管理的思想認識。同時,為做好存量專項資金清理整合工作,財政部門應積極協調,細致討論,充分聽取部門的意見,實事求是地確定存量專項資金的整合方案,加快資金使用。
二是分類處置財政專戶,規范資金管理。積極清理往來掛賬,完善手續沖銷部分存量。按照“歸并同類資金、合并重復賬戶、撤銷無效賬戶”的要求,認真清理財政部門在各類商業銀行中設立的賬戶,規范管理財政專戶,為盤活存量財政資金夯實基礎。
三是遵守管理規定,梳理專項資金。嚴格業務流程,對專項資金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制定分門別類,核對界定的管理辦法,綜合考慮資金用途等要素,提出保留、撤銷或調整的意見,提高財政專戶資金管理的安全性、規范性。
四是積極推進項目建設,“喚醒”存量資金。對本級預算安排結轉期超過一年且未使用的預算結轉項目,上級專項轉移支付連續結轉兩年以上項目,以及沒有具體項目或有項目但無法支出的財政專戶資金全部進行整合,或統籌調入公共財政預算進行全部整合;對預算單位超過一年以上的專項結余資金,全部進行統籌整合;對當年預算安排形成的結余資金頂抵下年項目預算。對應按原用途使用的資金,盡快撥付投入使用;對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資金,予以收回,重新統籌安排試用。
五是創新資金管理方式,探索拓寬存量增值渠道。可考慮將非稅收入、專項資金、往來資金等財政專戶結存資金,由活期存款轉為協議存款,或者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增加財政資金的收益。
(二)在完善制度層面上
一是進一步完善財政預算管理制度。財政預算編制關系到財政資金使用的效率,針對當前財政預算編制存在的問題,逐步推行“零基預算”,探索建立基本支出保障制度,加快推進預算績效目標管理。
二是進一步完善財政預算執行評價制度。對編制好的財政預算要加快執行與實施,對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要及時反饋,既可以避免財政資金的沉淀,又有利于對項目進行績效評價。建立指標結轉與部門基本支出資金結余、預算安排與部門專項資金結余、專項資金分配與資金使用效益三掛鉤的管理機制。同時,上級對下級的轉移支付資金,應提前告知,盡快撥付,避免造成資金滯后、沉淀。
三是進一步完善財政資金監管制度。應當按照“動態管理、分類整合、集中財力、保障重點”的原則,對財政專戶存款加強管理,穩步推進財政專戶資金統籌整合。對財政資金的運行與使用進行定期跟蹤審計監督,避免出現財政資金挪用、損失等現象。
四是嚴格執行國庫單一賬戶制度。通過修訂《預算法實施條例》,嚴格國庫單一賬戶制度,確保所有財政收入都納入國庫單一賬戶管理、所有財政支出都須從國庫單一賬戶劃撥,從而減少財政資金進出中間環節,提升財政資金周轉效率。(朱德華 肖力 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