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數據顯示,目前老年癡呆癥的患者逐年增高,目前全球有3650萬人患有癡呆癥。每7秒就有一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5.9年,是威脅老人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
阿爾茨海默癥是50歲以上人群中十分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可高達3%~8%,通過研究發現,該病的發病率與年齡密切相關。
事實上大家要明白,阿爾茨海默病在早期有一定的信號以及特殊癥狀。只不過容易被周圍人所忽略的,還認為是自然衰老引起的生理性病變。
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工作忙碌,事業繁重,忽視了老人的健康變化。而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盡可能做到的是,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才能得到有效的延緩。
1.行為異常
存在阿爾茲海默癥時,人們的反常行為有許多,而行為和語言等都屬于是反常行為。
或許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性格比較怪異的老人,比如家里的老人本來是性格溫和而且非常善解人意的,但是情緒卻突變了,變得特別古怪,此時也要引起警惕。
2.失去語言組織能力
阿爾茨海默病會常常讓患者“忘詞”,就是指語言表達時候出現障礙,甚至對于一些很簡單的溝通都做不到。
他們說出來的話常常牛頭不對馬嘴,邏輯性很差,讓人聽不懂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溝通出現問題。
3.睡眠障礙
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多在疾病的早期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如噩夢連連、醒來后思維混亂、半夜覺醒的次數超過三次或在睡眠的過程中有言語及肢體上的異常表現等等,出現這些表現一定不能單純依靠服用助眠藥物來緩解。
4.判斷能力下降
老年癡呆癥發病早期患者會出現判斷能力下降的情況,患病之后無法對正常的事情進行思考、分析、判斷,對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就無法獨立完成。如果有判斷功能下降情況,需要警惕老年癡呆癥。
1.年齡
阿爾茲海默病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衰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個人一旦超過60歲,以5年為一個周期,就會使這種疾病的患病風險加倍,而我們中國老年人越來越多,所以患病率也越來越高。
2.吃得太飽
老年人胃口好與他們的健康有關,吃得太飽會導致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大量增加,耗氧量增加一倍!當氧氣不足時,記憶力和認知能力會下降,從而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3.神經退化
阿爾茨海默病的神經退行性病變包括神經元死亡、神經纖維纏結、神經纖維斷裂等病理改變,這些變化可能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1.吸煙
大量的煙毒會隨著體內的血液循環到達大腦,這會容易帶來腦動脈硬化的問題。
大腦供血供氧不足會導致大腦神經細胞病變,使腦組織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問題,這樣也會容易增加老年癡呆的發生風險。
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盡量不要去吸煙,這樣也可以有效的避免老年癡呆的發生。
2.過于內向
因為這種性格的人不能及時宣泄自己的情緒,或者當自己有更多的負面情緒時,不能及時擺脫。
這些負面情緒或想法會通過神經反射或內分泌調節等各種途徑,間接抑制和抑制腦細胞或腦神經的代謝活動,導致腦細胞的神經放電頻率減慢,長期下去會導致老年癡呆癥。
3.熬夜
老年人晚上的睡眠時間很短,睡四五個小時就可能醒過來。 睡眠不僅要給身體休息的時間,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保護大腦,使腦細胞儲存能量。 總是睡眠不足的話,大腦的思考能力會下降。
4.不喜歡運動
大家在平時一定要適當的去鍛煉它,可以促進我們身體的血液循環加快。我們新陳代謝增強體質,還能夠幫助我們預防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從而起到保護心臟健康的問題。
在現如今的生活質量比較高,但是大家一定要堅持每一步一定要堅持鍛煉。
因為運動之后它能夠使整個身體抵抗力增加,也能夠使身體的各項器官延長壽命,預防老年癡呆癥的到來。
5.睡太久
一些中老年人退休后生活悠閑,空閑時間更多。閑下來的時候,他們經常躺在床上或者在家玩手機。
其實睡眠時間太長并不好,還會導致大腦神經系統的活躍度降低,更容易誘發老年癡呆癥,每天睡6~7個小時就夠了,睡眠過多對大腦有害。
6.慢性疾病不重視治療
有慢性疾病置之不理,這是錯誤的習慣。發現疾病苗頭,有某些指標不穩定。先到醫院進行檢查了解類型,嚴重程度,后續科學治療,才能把指標穩定控制減少傷害。
但有的人在疾病應對這方面很馬虎,殊不知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癥等不斷發展會讓患者的大腦血管,神經等不同程度受到傷害。
相比健康人群來說后續引發癡呆癥的可能性增加。想要好好保養,防止疾病加重引發其他問題,有慢性疾病還需盡早治療。
7.身材過于肥胖
對于中老年人來說,若身材過于肥胖,就會使健康受到一定的影響。不僅會出現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情況,而且也會引起眾多的并發癥。
根據有關研究發現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都與老年癡呆息息相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體重,避免血液出現濃稠而影響到身體健康。
老年癡呆不僅威脅著身體健康,還會給家人帶來很多麻煩,從而降低生活的幸福度,所以提高警惕,注意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也提醒各位年輕朋友,一定要給老人足夠的耐心和關心,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患有老年癡呆的幾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