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呆羊 | 圖:網絡
公眾號:圖書放映室
3個月,22個越獄犯,一個塵封已久的組織,每個新人都有出局的可能,每位長者都有內鬼的嫌疑,《法醫秦明》之后,秦明又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故事《守夜者》。
《守夜者》秦明著
有人覺得這一本比起之前的《法醫秦明》系列相差較多,它失去了作者最擅長的法醫部分,變成了有些平庸的犯罪小說,也有人表示看得停不下來,感覺情節非常精彩,同時在很多細節中完成了普法,對公安工作的還原度也非常合適。
究竟要如何評價這本書,實在是一件各花入各眼的事,作為一本犯罪小說,劇透的話,又肯定會被大家吐槽,所以,我更想聊一下的是這本書里塵封已久的神秘組織。
“二十多歲的蕭聞天,站在“守夜者”三個大字之下,由傅元曼親自捧給她一套嶄新的“八三式”警服。軍綠色的支付、鮮紅的領章還有光彩熠熠的肩章放到他的手上之時,他的心里涌出了萬般神圣的感覺。
“這是公安部授予的特別行政徽章。”傅元曼揚了揚手中的一個證件說,“各地警方見到此徽章,必須精誠協作,給你們提供應有的方便。”
證件上,是一枚閃閃發光的六角星徽章。
加入守夜者組織的十年,是蕭聞天的黃金十年。和其他守夜者組織的成員一樣,他們奔波在全國各地,接觸各類大案、要案和疑難案件。親手破獲了無數奇案,親手抓獲了無數窮兇極惡之人。他們意氣風發,享受著各地同行的羨慕之情,沐浴著百姓們感激的目光。
可是,就在那不知不覺之中,守夜者組織的內部出現了問題。對于法制進程的加速,不同觀念的人們發生了分歧。”
秦叔在這本新書中設定了一個叫做“守夜者”的組織,這個組織身披榮光成立。在全中國獲得解放之際,出現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大案,社會上人心惶惶,臨危受命的鋤奸干部蔡局長想出奇招,找來了一個說書的、一個算命的和一個打更的人來破案,最終要案成功偵破,也正因此,公安部受到啟發成立了“守夜者”組織,選出身懷特長、能力優秀的成員,專門偵辦有特殊意義的疑案要案。
但是隨著組織的發展,當守夜者成員們辦了太多的案件、看到了太多游走在黑暗邊緣的事情之后,問題,終于發生了——有些成員由原本犯罪懲治者成為了犯罪者,有些人則希望成為罪犯審判者,以自己的方式懲治罪惡,哪怕是非法手段。這一類人,譬如《守夜者》書中第一個小BOSS“幽靈騎士”,與此類似的,還有網劇《暗黑者》里面的“Darker”。
網劇《暗黑者》
他們所殺之人,都是曾經犯過罪但一直逃脫了法律制裁的人,或者處在法律規定空白處、無法被法律制裁的人,但是這種行為,是可以被理解的么?
我們通過法律來規范、約束著社會中每個人的行為,懲治犯罪、保障人們的安全,但是生活中總有一些“灰色地帶”,要么是法律尚未對其作出規范,要么是這些人一時逃過了法律的制裁,這個時候,該何去何從?當法律不能給予正義的審判和公平的時候,秩序是否仍然應該是我們持之以恒、不變的追求?
這樣的問題,當時在看《暗黑者》時我就曾不止一次的思考過,不得不承認,類似“幽靈騎士”、“Darker”這種罪犯審判者確實很“燃”,在某種程度上,它們有些像是古代的俠士,仗劍天涯、屠盡所有不忠不義之人,可是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評判這種行為呢?更何況,在網絡、輿論空前發達的情況下,如此濃重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又極容易煽動起人們的情緒。
《暗黑者》darker
作為法醫的秦明,在前言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也將其作為貫穿全書的“精髓”——
“從新中國成立到今天,我國的法治進程逐步推進,在這條道路上,前輩們勵精圖治,不斷探索,才有了今天和諧穩定的大局。過度的個人英雄主義,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但是,真正可以給老百姓安定的,必須是法治。《嗜血法醫》、《夜叉》等影視作品的主角,不能是我們鼓吹的目標,嚴格守法、嚴格執法,才是榜樣。”
秦叔說,雖然這個序寫的有點像八股文,但確實是他心中所想,心中所愿。而這個前言,也確實給了我很深的感觸,理性與感性的雙面,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于現實社會,我們需要的永遠是秩序和法律。
圖書放映室(id:xiron4)
放映一篇好文,推薦一本好書
從此開啟我們的緣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