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來源
9月7日,武漢地鐵1號線大智路站,一位小朋友來到客服中心,將一個信封交給工作人員。“這是媽媽讓我帶給你們的,謝謝大哥哥!”說完便出站離開。
原來兩天前,這位小朋友放學回家乘車卡里沒錢了,地鐵值班員王俊幫他買了一張4塊錢的地鐵票回家。
兩天后,車站收到了小孩媽媽的手寫長文感謝信,表達了由衷的謝意,并歸還了王俊4塊錢。
這位媽媽的舉動,被稱為教科書式的家教,網友們紛紛留言,為這位媽媽的言傳身教點贊!
言傳身教!父母是什么樣的人,
孩子就可能成為什么樣的人
家庭的風氣、父母的修養,都是塑造孩子品行的無形力量,如雨露之于大地,陽光之于草木。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孩子應該窮養還是富養,其實,最高境界的養育,是讓孩子有教養!
1
地鐵上,年輕媽媽抱著睡覺的孩子,因為擔心孩子的鞋子踢到別人的衣服,這位媽媽用手捧著孩子的鞋子,直到下車。
公共場合,多為他人著想,孩子是會耳濡目染的。
2
在等地鐵時,一個寶寶問爸爸媽媽還有外婆(奶奶),腳下踩的腳印是干嘛的。家人特別耐心地給寶寶解釋是排隊的,并且整齊地排給寶寶看。
想要孩子成為什么素養的人,首先你就得成為什么素養的人。
3
高峰期擁擠的地鐵上,小男孩站累了撒嬌鬧著要有座位坐。外婆蹲下來,貼在外孫的耳旁輕聲說:
這些叔叔阿姨,上了一天班,很累了,你現在都5歲了,不需要別人給你讓座了。
很多時候,我們總把自己的需求擺在第一位。正因如此,在自己困難的時候,仍能想著幫助他人,才可貴!
4
一個孩子在書店“順走”了四本漫畫書。家長發現之后寫下道歉信,并留下全部書款40元錢,一大早從門縫里塞進書店。
道歉信如下:
你好!由于我教子無方,(兒子)在你店里拿了四本(漫)畫書;
貴店門沒開,本應本人帶上兒子親自來道歉,沒開門,我給你(把錢)放里面,對不起!
孩子是鏡子,折射的是父母,要給孩子怎樣的教育,全看父母怎么做。
5
下雨天,在一個地下通道入口處。一位母親用左手為孩子擋雨,右手拿著傘,為一個佝僂著腰的老大爺擋雨。老大爺是一位步履蹣跚的流浪漢,這位媽媽一直慢慢地跟在他身邊。
善良,總藏在不經意間,行動,總比語言來得更加深刻,更打動人心。
6
早高峰,坐在后座的孩子,將酸奶盒隨手扔出窗外。
父親隨即下車將酸奶盒撿起拿回車內,并對孩子進行了教育。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很多時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一輩子。
教養,不分年齡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是家庭最大的財富
什么是教養?如果人的天性是擁有、掠奪和貪婪的話,那么教養就是付出、給予和克制。
植根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一個有教養的人,大抵如此。
7
公交車上,昆明的一個兩歲左右的小女孩,因為擔心雪糕會滴落在車廂里,就一直蹲在垃圾筒旁小心翼翼地吃著。
她是最美、最可愛的小乘客。
8
地鐵上,一位老奶奶不知是站不穩還是打盹,頭幾次險些碰到扶桿,一個男孩怕老奶奶碰到頭,一直小心用手擋著。
他的舉動,源于同情,源于愛護,源于善良,更源于修養!
9
在公園里,一個小男孩蹲下身來,為手里滿是行李的女士系起了鞋帶。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流露在細節處的愛!
最高級別的修養,就是對最親的人也能保持耐心和尊重!
10
5歲的男孩,手里還提著笨重的購物袋,但是當他看到身后的阿姨和小妹妹不方便推開門進來的時候,他急忙轉身,用小小的身軀擋住了即將要合上的玻璃門,給阿姨和小妹妹讓路。
孩子,你推開的不是一扇門,而是對于社會最基本的責任感!
11
天津地鐵3號線上,一名60歲左右的男乘客不顧周圍人的反對在車廂內肆意剝起了大蒜,蒜皮扔了一地。旁邊的乘客雖然不滿,但礙于情面,要么白眼捂鼻,要么轉身離開。
只有一位穿校服的女學生,走上前去,默默地彎腰把一地蒜皮撿起拾到手里,把垃圾帶出車廂。
女孩,你彎腰的樣子,真美!從地上撿起地上的不是垃圾,而是教養,也是最基本的國民素質。
12
一個小學生,夜間騎自行車回家,身后的司機為他一路照明??斓铰繁M頭時,孩子突然停下車,很認真的給司機鞠了一躬,以表達謝意。
對他人的善良保持尊重,懂得感恩,這樣的孩子定是善良的。
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做人,必須有教養。教養不是天生的,它和財富一樣,是后天獲得的,卻比財富還要珍貴。不負責任的父母,總想把孩子推給社會來教育,殊不知這是最大的錯!
魯迅曾說過:
小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生活中,有一些經常遇到,最容易被忽視,卻最能體現個人教養的小細節。不妨先從這些小細節開始,讓自己從內心開始高貴起來。
/1/
要有耐心,懂得謙讓。坐地鐵或電梯時,先下后上;坐扶梯時站在右側;排隊時不擠、不搶。
/2/
有禮貌應該是對所有人,無論是上司、長輩、餐館服務員或是路邊撿垃圾的老者。
/3/
對所有人對你的善意都應該真誠地說句謝謝,因為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的。
/4/
建立與他人的界限。自己的東西合理支配,別人的東西不隨便拿;從哪里拿的東西,用完后要放回原處;借了別人的東西要好好愛惜,及時歸還。
/5/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人心冷漠,但不要忘記善良。一次舉手之勞,可能會給別人帶來生活軌跡的改變。
/6/
不要故意窺探別人的隱私,比如看別人手機照片或電腦等其他物品,未經允許,不要往下翻動。
/7/
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請學會先付出。哪怕只是單純的問候和笑臉,先滿足對方的情感需求,人際交往的實質是交換與互惠。
/8/
越是小的承諾,越要信守。“下次一起吃飯”,這些脫口而出的話都是小小的約定,信守則會讓對方感到“啊,他還記得”“原來不是一句客套”,給對方留下真誠、守信的好印象。
/9/
做事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要懂得推己及人,顧及別人的感受,盡量不給別人添麻煩,不要對別人頤指氣使。
/10/
不要對別人的外表品頭論足,不要在背后說人壞話,更不要嘲笑他人。尊重別人的不同、甚至讓你覺得難以理解的地方。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其實也是貶低了自己。
本期編輯 | 劉一霖